2017/12/17 | 讀者投書 余光中的鄉愁不是你的,你的政治正確也不是他的 詩人的鄉愁既成不了我們的鄉愁,我們也就不能以我們認為的政治正確去評斷詩人的政治正確。 余光中 鄉愁 More... 鄉土文學論戰 工民兵文學 縱的繼承 2017/12/16 | 讀者投書 余光中的鄉愁不是你的,你認為的政治正確也不是他的 詩人的鄉愁既成不了我們的鄉愁,我們也就不能以我們認為的政治正確去評斷詩人的政治正確。 余光中 鄉愁 More... 鄉土文學論戰 工民兵文學 縱的繼承 2017/12/14 | 羊正鈺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90歲病逝,你記得他的哪個作品? 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他的作品充滿對兩岸三地的感情。他的詩文集,對台灣的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 余光中 中山大學 More... 新詩 散文 國家文藝獎 中國 香港 2017/12/14 | 謝東霖 【插畫】余光中走了,勿忘當年他的「狼來了」 文學名人辭世,想必後世又要一陣追捧。但歷史是多面性的存在,藉由此文記錄余光中的另一面。 余光中 詩人 More... 狼來了 鄉土文學 白色恐怖 國家之愛 民族之愛 血滴子 台灣詩人 2017/12/14 | 謝東霖 【插畫】余光中走了,勿忘當年他的「狼來了」 文學名人辭世,想必後世又要一陣追捧。但歷史是多面性的存在,藉由此文記錄余光中的另一面。 余光中 詩人 More... 狼來了 鄉土文學 白色恐怖 國家之愛 民族之愛 血滴子 台灣詩人 2017/12/14 | Huang L.M. 【訃聞】盛唐的終結:縱的繼承者余光中 兼具詩人、散文家、評論家以及學者身份的余光中在2017年12月14日病逝於高雄,享壽90歲。 余光中 訃聞 More... 詩人 狼來了 某夫人畫像 藍星詩社 左手的謬思 白玉苦瓜 2017/12/14 | 羊正鈺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90歲病逝,你記得他的哪個作品? 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他的作品充滿對兩岸三地的感情。他的詩文集,對台灣的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 余光中 中山大學 More... 新詩 散文 國家文藝獎 中國 香港 2017/09/07 | 羊正鈺 「過去多是漢人、男性、異性戀文學史」上百位作家連署減少文言文 朱宥勳認為,「台灣國文教育最荒謬的地方,就是一個學生就算認真地唸了六年國文課,他走進書店裡面,卻幾乎一個作家都不認識。」 文言文 白話文 More... 余光中 台灣文學 余英時 朱宥勳 國文教育 作家 同志文學 原住民 去中國化 統獨立場 鍾肇政 陳芳明 高中國文 國文課綱 文學台灣 教育部 女性主義 2016/07/11 |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民歌之母陶曉清:他們在我家客廳拿吉他飆歌,不管是李宗盛、蘇來還是楊弦 1975年,楊弦在中山堂辦了「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將余光中的詩拿來唱。我覺得很好聽,大膽嘗試在《熱門音樂》播了三首實況,心裡很怕有人寫信罵我怎麼在西洋歌時段播國語歌 崔小萍 中廣 More... 石原裕次郎 余光中 李宗盛 陶曉清 民歌 新格唱片 2016/01/18 | 洛楓 島嶼的這邊與那兒,我們這麼近 台灣一直是我在香港以外的另一個歸屬地,歸屬於他們的人文風景與人情關懷,在私我的感情上,這片土地曾經留下刻骨銘心的記認,在文化的認知裏,這個島嶼充滿繁盛、引人遐思的養份。 余光中 台灣 More... 商禽 朱西寧 洛夫 瘂弦 白先勇 蔡明亮 鄭愁予 陳映真 黃春明 2016/01/18 | 洛楓 島嶼的這邊與那兒,我們這麼近 台灣一直是我在香港以外的另一個歸屬地,歸屬於他們的人文風景與人情關懷,在私我的感情上,這片土地曾經留下刻骨銘心的記認,在文化的認知裏,這個島嶼充滿繁盛、引人遐思的養份。 余光中 台灣 More... 商禽 朱西寧 洛夫 瘂弦 白先勇 蔡明亮 鄭愁予 陳映真 黃春明 2015/10/27 | 好房網 日據時代的「水岸第一排景觀建築」 高級料理屋化身「紀州庵文學森林」 這裡在日據時代曾是平松家族開設的高級料理屋,也曾是作家王文興幼時的居所,如今在文人奔走下成為「文學森林」,也串起不少人的兒時回憶。 余光中 作家 More... 古亭 古蹟 同安街 家變 封德屏 平松德松 房慧真 料理屋 日式建築 林海音 洪範 爾雅 王文興 紀州庵 紀州庵文學森林 隱地 離屋 2015/01/15 | 周雪君 被忽略的教育問題:為什麼中學生的文學評論能夠得獎卻不能當作業?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指出,「有人說:香港沒有具水平的文學評論;有人說:香港文學的風景缺乏評論這一塊。有人更說:評論香港文學,是書寫於邊緣的邊緣,遊走於暗角的暗角。」學會決定偏向虎山行,希望「招聚有心人,評書,論文,動真格。」 余光中 吳美筠 More... 小西 曲飛 望鄉的牧神 論二房東批評家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 香港藝術發展局 黎智英 2015/01/15 | 周雪君 被忽略的教育問題:為什麼中學生的文學評論能夠得獎卻不能當作業?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指出,「有人說:香港沒有具水平的文學評論;有人說:香港文學的風景缺乏評論這一塊。有人更說:評論香港文學,是書寫於邊緣的邊緣,遊走於暗角的暗角。」學會決定偏向虎山行,希望「招聚有心人,評書,論文,動真格。」 余光中 吳美筠 More... 小西 曲飛 望鄉的牧神 論二房東批評家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 香港藝術發展局 黎智英 2014/11/25 | 羊正鈺 時代苦難 帶來文化深度-余光中、齊邦媛、漢寶德獲行政院文化獎 獲本屆行政院文化獎的作家齊邦媛表示:「我們這一代所受的苦難,希望能為台灣文化帶來深度。」 余光中 漢寶德 More... 行政院文化獎 齊邦媛 2014/06/14 | 讀者投書 台大醫學系不採計指考國文成績會影響醫德?哪來的神邏輯 除非有特別的論述指出國文程度與醫德有特殊的關聯,不然我們沒有理由相信提升國文程度有益於培養醫德。 余光中 古文 More... 台大醫學系 品德 四書 國文 指考 搶救國文聯盟 教育 文言文 沒禮貌 私德 醫德 醫病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