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

余光中(1928年10月21日-2017年12月14日),臺灣詩人、作家,福建永春洋上村人,生於南京,曾於香港與臺灣多所大學任教。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7/12/17 | 讀者投書

余光中的鄉愁不是你的,你的政治正確也不是他的

詩人的鄉愁既成不了我們的鄉愁,我們也就不能以我們認為的政治正確去評斷詩人的政治正確。

2017/12/16 | 讀者投書

余光中的鄉愁不是你的,你認為的政治正確也不是他的

詩人的鄉愁既成不了我們的鄉愁,我們也就不能以我們認為的政治正確去評斷詩人的政治正確。

2017/12/14 | 羊正鈺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90歲病逝,你記得他的哪個作品?

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他的作品充滿對兩岸三地的感情。他的詩文集,對台灣的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

2017/12/14 | Huang L.M.

【訃聞】盛唐的終結:縱的繼承者余光中

兼具詩人、散文家、評論家以及學者身份的余光中在2017年12月14日病逝於高雄,享壽90歲。

2017/12/14 | 羊正鈺

「右手寫詩,左手寫文」余光中90歲病逝,你記得他的哪個作品?

梁實秋曾評說:「余光中右手寫詩,左手寫文,成就之高一時無兩。」他的作品充滿對兩岸三地的感情。他的詩文集,對台灣的文壇具有深遠的影響。

2016/07/11 | Marie Claire 美麗佳人

民歌之母陶曉清:他們在我家客廳拿吉他飆歌,不管是李宗盛、蘇來還是楊弦

1975年,楊弦在中山堂辦了「現代民謠創作演唱會」,將余光中的詩拿來唱。我覺得很好聽,大膽嘗試在《熱門音樂》播了三首實況,心裡很怕有人寫信罵我怎麼在西洋歌時段播國語歌

2016/01/18 | 洛楓

島嶼的這邊與那兒,我們這麼近

台灣一直是我在香港以外的另一個歸屬地,歸屬於他們的人文風景與人情關懷,在私我的感情上,這片土地曾經留下刻骨銘心的記認,在文化的認知裏,這個島嶼充滿繁盛、引人遐思的養份。

2016/01/18 | 洛楓

島嶼的這邊與那兒,我們這麼近

台灣一直是我在香港以外的另一個歸屬地,歸屬於他們的人文風景與人情關懷,在私我的感情上,這片土地曾經留下刻骨銘心的記認,在文化的認知裏,這個島嶼充滿繁盛、引人遐思的養份。

2015/01/15 | 周雪君

被忽略的教育問題:為什麼中學生的文學評論能夠得獎卻不能當作業?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指出,「有人說:香港沒有具水平的文學評論;有人說:香港文學的風景缺乏評論這一塊。有人更說:評論香港文學,是書寫於邊緣的邊緣,遊走於暗角的暗角。」學會決定偏向虎山行,希望「招聚有心人,評書,論文,動真格。」

2015/01/15 | 周雪君

被忽略的教育問題:為什麼中學生的文學評論能夠得獎卻不能當作業?

香港文學評論學會指出,「有人說:香港沒有具水平的文學評論;有人說:香港文學的風景缺乏評論這一塊。有人更說:評論香港文學,是書寫於邊緣的邊緣,遊走於暗角的暗角。」學會決定偏向虎山行,希望「招聚有心人,評書,論文,動真格。」

2014/11/25 | 羊正鈺

時代苦難 帶來文化深度-余光中、齊邦媛、漢寶德獲行政院文化獎

獲本屆行政院文化獎的作家齊邦媛表示:「我們這一代所受的苦難,希望能為台灣文化帶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