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在奇幻地》作者林徐達:精神病患在舞台上演出他們眼中的我們眼中的精神病患 林徐達在精神病院的田野調查,在他躊躇著該何時結尾時,因疫情劃下句點,再也回不去了。全書第一個病院場景,也是最終畫下句點的耶誕晚會,那些荒謬即是日常,精神病院如奇幻現實,病院裡的妄想彷彿真實存在,也提醒著現實生命裡的空缺,而裡裡外外,笑著笑著就哭了。 人類學 臨床心理學 More... 林徐達 在奇幻地 余德慧 東華大學 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 田野調查 龔卓軍 心理師 林耀盛 精神病院 急性病房 人文臨床 妄想症 春節返鄉 假結婚 2021/05/30 | 精選書摘 歐文亞隆《生命的禮物》導讀:所謂心理治療,乃是重返倫理關係的現場 亞隆教授將心理治療者與病人稱作「旅程中的同伴」,也就是同修。任何治療師要感恩的往往是他最無法幫助的病人,因為無助才讓治療師發現自己與病人同在一個處境,這就是亞隆所說的「要愛那些提出難題的人」。 余德慧 Irvin D. Yalom More... 心理治療 生命的禮物 歐文・亞隆 夢 倫理 諮商 坦誠 心理師 存在心理治療 2020/07/15 | 精選書摘 《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序論:以「理心術」作為心理學的下一頁 若要脫離被實證主義綁架的心理學,把實驗室的觀察轉向人在生活世界的體驗,「心理學」一詞就必須經過轉化,變成同時包含著「心理學/心理治療學」的學問。 文化心理學的尋語路 文化心理學 More... 心理學 實證主義 宋文里 主體 人文心理學 余德慧 科學心理學 羅洛梅 實驗 人文主義心理學 心理治療 2017/10/23 | 麥志綱 尋找專屬你的「療遇介質」:你如何治療自己,並且重獲新生 你的「療遇介質」是什麼,你如何治療自己,你如何讓自己敢於面對過往的「失落」,你在什麼樣的契機下成長,而你在什麼樣的儀式下獲得內心的重生。 療癒 療遇介質 More... 余德慧 失落經驗 2015/07/03 | 讀者投書 「醫護人員請見諒?」家屬有悲傷反應,那我們的悲傷呢? 用悲傷反應的概念看待家屬的負向言語或行為,不是為了要原諒他們,而是要放過我們自己,別把那些傷人的箭撿起來插到自己身上。 上帝 人性 More... 余德慧 傷害 傷患 八仙塵爆 受害者 台灣 同理心 哭泣 培訓 大道理 失落 委屈 媒體 宗教療癒和人文身體空間 家屬 寬恕 復仇 悟性 悲傷 悲觀 惡性循環 惡意 李詩應 標題 法院 生氣 病人 療癒 編輯 臉書 行為 誤會 調解關懷員 諒解 講師 負向言語 送錯醫院 道歉 邪惡 醫師 醫病關係 醫療糾紛 醫護人員 醫院 釋懷 陳永綺 體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