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供應鏈

供應鏈是由一連串供應商和採購商組成的團隊,以接力賽團隊的模式,完成從採購原材料,到製成中間產品及至最終產品,然後將最終產品交付用戶為功能的,由一系列設施和分布選擇形成的網絡。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抵舊金山,強調與矽谷合作帶動產業轉型;朱立倫:侯訪美成功,團結力量回來了

談到此次訪美心得,侯友宜說,在華府拜會政界、智庫、參眾議員,大家除關注兩岸和國防議題外,對台灣科技產業如何因應國際情勢變化也很關心,若當選總統,將與矽谷科技產業密切合作,帶動產業轉型。

2023/09/14 | Abby Huang

打造台美產業同盟:諾格公司宣布投入1億美元,助台發展國防、航太供應鏈

諾格是美國重要的國防製造商,我國向美採購的「M136火山車載布雷系統」也是諾格所生產,這次特別來台參與國防展,企業副總裁歐布萊恩表示,這次來台首要任務為增加對台灣國防部、本土產業的合作承諾,也預告接下來幾個月將深入了解台灣的產業能力,2024年將從美國派專業的代表團來台,以便展開更深入的討論。

TNL+ 2023/09/13 | TNL國際編譯

美國火山口可能發現全世界最大鋰礦床,專家:恐牽動地緣政治、改變電動車供應鏈

南美洲內陸國家玻利維亞(Bolivia)的鹽沼地帶長期被外界視為鋰儲量最充裕的地方,其鋰儲量約為2300萬噸,然而此次發現的麥克德米特火山口鋰礦床若最終被證實擁有4000萬噸的鋰儲量,則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鋰礦蘊藏地,並大幅增加美國的鋰儲量,該國目前的鋰儲量僅為100萬噸左右。

2023/09/05 | Abby Huang

東協台商企業1000大調查:越南是台商最愛,馬來西亞、印尼未來發展潛力看好

「我們對東協的觀念要改變。」負責執行這次調查的中華徵信所(CRIF)總編輯劉任指出,據統計,2018年至2021年間全球外人投資(IFDI)金額下降,但對東協的投資卻逆勢成長兩成,投資於東協的外國金額已超越中國,是世界第3大的投資目的地,僅次美國、歐盟,台商在東協的佈局也不再是毛利低的中低階產業。

2023/08/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漢翔總經理:手握認證、複材優勢,攜日本廠商組「亞洲航太產業聯盟」打群架

「認證是漢翔的unique(特點)」,漢翔民用事業處處長張朝枝自信說道,過往因為歷史因素,日本飛機零組件廠商會以美國為主要市場,但如果想切入歐洲市場,認證方面就要補強,「但漢翔認證比較強,可以共同爭取業務」。「日本廠商看中的,正是漢翔在複材領域的能量」,張朝枝指出,尤其航太產業蠻小眾的,「這家公司的表現,全球都知道」,而漢翔對客戶瞭如指掌,就是在全球航太產業競爭的利基。

2023/08/17 | nippon.com 繁體字

美中對立與台海風險升高,中國的外資及富人階級爆「出走潮」

有「世界工廠」之稱的中國出現了外資撤離潮,以富人階級為中心紛紛避走海外。聽聽中國經濟研究權威專家、東京財團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柯隆氏,分析為何中國人要逃離中國?這又與台海危機有何關係?

2023/08/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歐媒看好台積電在德國設廠,龔明鑫:能否在當地形成聚落將是關鍵

從專精歐盟政策報導的《歐洲動態》引述幾位學者觀點來看,相較於英特爾,台積電和意法的歐洲投資案顯然被認為較務實。意法的晶圓廠產品主要用於太陽能光電,台積電是針對德國汽車產業需求的晶片規格而設廠,英特爾6月宣布的德國投資案金額近乎翻倍,並將創造「前所未見、領先的」半導體產業鏈。

2023/08/15 | 德國之聲

德國政府自掏腰包補貼設廠,但台積電的人文衝擊將比美國更大 

台積電在德國建廠前,同樣的計劃已在日本和美國開始實踐。本文作者烏凌翔認為,原本深耕台灣的台積電在德國建廠與經營,未必一帆風順。

2023/08/09 | 環境資訊中心

五個QA了解台灣碳權交易所:營業項目有哪些?我家種樹也能換成碳權嗎?

購買碳權之前,要先確定你使用目的。很多單位都有限制認可的碳權,有些國外單位不接受民間組織發出的碳權,國內某些情境也不接受國外碳權,所以務必認清使用目的再購買。其中包括幾個常見的理由......

2023/08/09 | 傅瑞德

台積電與聯電的差異,我認為是「東西方企業不同的賺錢哲學」

西方企業大多由專業經理人來經營,比較容易專注於本業,東方企業則大多是由創辦人和家族經營,容易看到各種商機,也容易因此而分心。由此來看,聯電比較像「生意人創辦的企業」,成立許多獨立公司,而台積電在邏輯和晶圓代工居全球領先的地位,間接促成晶圓製造上下游產業的蓬勃發展,並且靠一己之力,得到了「護國神山」的稱號......

2023/08/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家分析:中國限鎵、鍺出口反擊西方制裁,恐招反效果拖垮自身經濟

學者藍可(Emmanuel Lincot)分析,北京越來越封閉的政策可能對中共政權是有效的,但人民需要付出很高的代價。從中國前領導人鄧小平以來的改革開放,如今被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偏執的幻想與對權力的渴望」衝擊,「好幾個世代的中國人將犧牲並被帶上歧途,而中國經濟機器則終把自己拖垮。」

2023/07/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啟用,魏哲家:展現根留台灣決心,王美花:去台化言論可休矣

台積電全球研發中心昨天舉辦啟用典禮,總裁魏哲家表示,研發中心啟用是要向台灣人民展現台積電根留台灣的決心。經濟部長王美花表示,台積電的先進技術和主要產能皆留在台灣,是台灣半導體發展的里程碑,「過往去台化的言論可以休矣」。

2023/07/26 | 德國之聲

烏克蘭戰爭前夕囤糧囤肥,開戰價格全面暴漲後中國「悶聲發大財」?

俄羅斯中止了多邊協議,不再承諾烏克蘭糧食出口船隻的安全,本就高企的國際糧價很有可能進一步上漲。根據德廣聯的一項獨家調查,早在戰爭開始前數月,俄羅斯就開始試圖操縱國際糧價,而中國也在整個過程中扮演了並不光彩的角色。

TNL+ 2023/07/26 | TNL國際編譯

美國加州內陸鹽水湖蘊含大量鋰礦,可望形成「鋰谷」帶動電動車電池商機

索爾頓湖的鋰儲藏量相當驚人,該地區每年所提取的鋰礦可供750萬輛電動汽車使用,此為美國汽車及卡車銷量的二分之一,且提取鋰的成本雖為每噸4000美元,但對外銷售的金額卻能比每噸提取成本高出6倍。

2023/07/1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訪】立陶宛「晶片國家隊」Teltonika:取得台灣工研院技術授權,預計10年內增產10倍

「我們期待未來擴大與台灣的合作」,茲丹尼奧斯基斯說,該集團自2015年起就開始向台灣採購晶片現貨,即便將來建立8吋廠,也沒有能力全部自製,仍需尋求材料、設備供應乃至購買部分晶圓,希望與台積電、聯電及其他台灣企業往來。

2023/07/18 | 財訊

鴻海加碼買地蓋廠,緯創卻把三座工廠全賣掉,董事長林憲銘為何「脫蘋」加速退出印度?

iPhone在印度市場銷售放量成長,庫克也強調強化印度製造,在一片看好印度市場與製造前景之際,2016年即布局印度的緯創卻反向操作,傳聞將退出印度市場。產業人士分析,其背後有兩大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