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發護照」招攬烏克蘭人,烏克蘭國會通過法案「不准說俄語」
通過國語法案後,烏克蘭國產影片,90%對白都必須是烏克蘭語。出版方面,烏克蘭國內所有出版社,未來每年必須有50%以上的「烏克蘭語書」,書店書籍也必須有50%的「烏克蘭語書」。
瑞典V-Dem跨國調查:台灣「接收境外假資訊」嚴重程度世界第一
外國研究團體V-Dem提出台灣接收境外假資訊嚴重的報告後,網路上的討論不斷,本文將深入解析該資料庫的背景、評選制度與計算方式,而除了「假訊息多」之外,這個研究也其實也指出了台灣網路生態好的一面。
台灣綠色能源時代來臨,解析風電發展3大關鍵要素
在能源取得不易的台灣,風力發電更是目前政府積極發展的發電方式之一。如今離岸風電三大關鍵因素:「投資商機」、「人才就業」及「技轉國產化」皆已到位,只待時間發酵。
喜劇演員變總統,我的烏克蘭「覺青」室友這麼說
這次的烏克蘭選舉,「喜劇演員」取代了「巧克力大亨」成為新任總統,但在俄羅斯的武嚇和假新聞夾擊下,五年前走上街頭的「烏克蘭太陽花世代」又看見了什麼希望?
6萬人抗議、國防部長也下台:希臘仍同意「馬其頓」改國名
希臘和馬其頓兩國總理共同擬定的協議,在希臘國會通過,馬其頓共和國確認將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而希臘將幫助北馬其頓共和國加入歐盟和北約。
大學生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蹲點台灣,用行動與創意服務偏鄉與部落
「蹲點‧台灣」活動由中華電信基金會和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共同主辦,至今第十一年,每年邀請大學青年以15至20天期間,至台灣鄉鎮、部落蹲點進行「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至今已有超過40校80系500多位大學生投入,為自己也為全台70多個鄉鎮角落帶來改變的契機。
川普想「買下格陵蘭」不是美國第一次,也並非沒有道理
川普提出要「買下格陵蘭」後,第一時間幕僚不置可否,丹麥政府也出面駁斥,但回顧歷史和今日局勢,買島一事並非川普片面的狂想,也確有實際的戰略意義。
奧斯陸自由論壇:專家揭示中、俄「資訊戰」策略,台灣將是下一波「假訊息」試驗地
台灣即將大選,面臨來自中國的資訊威脅,專家認為因為中國有龐大的經濟優勢,恐怕比2016年美國大選時俄羅斯對美的影響,更甚一級。
核能問題大全:重新解放被壟斷的話語權(中)
缺電和空污兩大支持核電的理由其實並不充分。透過能源配比改善空污問題,關鍵不是單位發電方式上的兩相比較,而是整體供電配比的加總。
歐洲議會選前「震撼彈」:奧地利爆發「通俄門」讓極右派閣員倒台
普亭多年與歐洲極端政黨建立關係,義大利和法國的極右派領袖也採類似與俄友好的策略,再加上歐洲極右派政黨準備在本週歐洲議會選舉大展身手。
6萬人抗議、國防部長下台 希臘仍同意「馬其頓」改國名
希臘和馬其頓兩國總理共同擬定的協議,在希臘國會通過,馬其頓共和國確認將改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而希臘將幫助北馬其頓共和國加入歐盟和北約。
掌握數位創新商機,AWS雲端服務助攻企業邁向區塊鏈時代
區塊鏈在商業上的落地應用有許多可能性。為幫助企業更快進入區塊鏈的世界,AWS 推出「託管區塊鏈」服務。透過12月18日 的線上研討會,冷颼颼的天氣不用出門,就能在線上觀看AWS分享技術服務內容,並以實際應用案例為企業指引方向。
一人對抗萬年執政黨的「科技民粹主義者」納瓦尼,是否真有可能取代普丁?
他曾經公然指控普丁的政黨為「騙子與小偷」,成為普丁所剩無幾的眼中釘,也在莫斯科市長選舉拿下27%的支持,甚至用無人機空拍普丁的豪華別墅,這個的阿列克謝.納瓦尼究竟是誰?
【歐洲議會選前震撼彈】奧地利爆通俄醜聞 極右派閣員倒台
普京多年與歐洲極端政黨建立關係,意大利和法國的極右派領袖也採類似與俄友好的策略,再加上歐洲極右派政黨也準備在本週歐洲議會選舉大展身手。
細節中見證熱情,跨界音樂職人柯宗佑點評 VOLVO 車用音響系統
柯宗佑從吉他手起家,經驗跨足演唱會音控、錄音師、混音師與母帶後製,多元的職涯使他培養出對聲音敏銳的直覺。原以為車用音響難滿足專業人士,但VOLVO打造的兩套車用音響,似乎使他找回那個愛嘗試不同可能的大男孩。
俄國「發護照」招攬烏克蘭人,烏克蘭國會通過《國語法案》針對俄語
通過國語法案後,烏克蘭國產影片中最少90%對白必須是烏克蘭語,而烏克蘭所有出版社未來每年必須出版一半以上的烏克蘭語書,書店書籍也必須有最少一半烏克蘭語書。
一個「通俄」,各自表述:報告說川普跟俄國有關係,但不等於有罪
美國司法部的「通俄門」報告指出,關於川普是否「通俄」,證據不足以對川普提起刑事告訴,但對川普是否妨害司法,報告指出川普的確試圖影響調查。
智慧醫療突破界限 預見生醫大未來
由科技部主辦的「2019未來科技展」於12月5日至8日登場,以AI、AIoT等如何擴大滲透在生技醫療領域,六大技術中「生技與新藥」、「醫材」二大主題,囊括28項前瞻科研成果,共同見證臺灣在全球生醫競賽中的絕佳優勢。
一個「通俄」,各自表述:報告指特朗普跟俄國有關係,但不等於有罪
美國司法部的「通俄門」報告公開,關於特朗普是否「通俄」,證據不足以對這位美國總統提起刑事告訴,但對他有否妨害司法,報告指出特朗普的確試圖影響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