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保加利亞

保加利亞共和國(保加利亞語:Република България,羅馬化:Republika Bŭlgariya,發音:[rɛˈpublikɐ bɐɫˈɡarijɐ]),通稱保加利亞(保加利亞語:България,羅馬化:Bŭlgariya),是一個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上的國家。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催化北約大幅強化東翼防禦戰力,俄警告:將F-16移交烏克蘭,恐使北約捲入衝突

自從俄羅斯去年2月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北約已在東翼增派數千名士兵。早在俄國2014年強奪克里米亞(Crimea)後,北約便派兵進駐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與俄國的邊境;如今又已在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及保加利亞部署4個多國「戰鬥群」。

2023/01/31 | BBC News 中文

全球人口老化及出生率暴跌,這五個國家如何力挽狂瀾?

隨著日本的出生率降至歷史新低,東京官員宣佈他們將在與兒童相關的計劃上增加一倍支出,以鼓勵人們生育更多孩子。但是,日本和中國遠非唯一遇到這些問題的國家——各國是用什麼措施努力提高出生率的呢?

2023/01/2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世界報》披露保加利亞成烏克蘭救星,透過中間人秘密提供基輔武器、彈藥和柴油

保加利亞是歐盟最窮國家,且國內親俄與親西方勢力嚴重對立。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保加利亞在俄烏戰爭初期秘密提供武器,堪稱烏國救星。克蘭外交部長說,當時「攸關生死」,若不幫忙俄軍將占領更多村莊和城鎮,「殺害、折磨和強姦」更多烏克蘭人。

2022/11/24 | 精選書摘

《野生的東歐》下冊:烏克蘭人(以及其他東歐人)似乎都樂於自怨自艾,實際情況到底如何?

烏克蘭象徵了一個東歐普遍現象的極端——他們喜歡抱怨,偏愛悲觀看待人生、扮演受害者,這是一種文化傾向。歐洲人本來就比較憤世嫉俗,東歐人在這方面更是箇中翹楚。由於東歐人都習慣跟西歐人比(而不是阿拉伯人或非洲人),他們當然會覺得自己吃虧,加上共產主義的世界觀本來就很絕望,更是助長了這種怨天尤人的習性。

2022/10/26 | TNL特稿

巴爾幹半島駐村觀察:北馬其頓的國際困境,其實頗值得台灣借鏡

請讀者想一想,若中國祭出只要台灣人承認「我們都是中國人」,便不再在國際地位上處處阻攔,你會答應嗎?至今向中國政府申請過台胞證的數量,累計約1160萬人,佔台灣人口的50%以上,若往後中國向國際祭出手中握有台胞證的比例,我們又該如何理直氣壯地說:「台灣人不等於中國人!」

TNL+ 2022/08/03 | TNL國際編譯

保加利亞「親歐 vs. 親俄」勢力拉扯,聯合政府半年垮台,將舉行18個月以來第4次國會大選

身為哈佛大學畢業生的佩特科夫,在上任保加利亞總理後便承諾會積極打擊國內政治貪腐,並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不斷表明其親歐盟及親北約立場,與過往和莫斯科當局友好的保加利亞政府作法迴異。

2022/07/17 | TNL 編輯

北馬其頓立法終止歧視保加利亞人,在漫長等待後終於展開加入歐盟談判

為了加入歐盟,去(2021)年北馬其頓近20年來首度人口普查後,終於迎來甜美果實。今(17)日北馬其頓共和國總理科瓦切夫斯基(Dimitar Kovacevski)和保加利亞達成協議,展開加入歐盟(EU)的談判。

2022/07/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俄烏戰爭引發能源危機,土耳其擬自土庫曼輸入天然氣,再向歐洲供氣

俄烏戰爭爆發後,歐洲聯盟對俄祭出制裁,俄國4月下旬停止供氣給保加利亞。幾乎完全仰賴俄國天然氣的保加利亞面臨能源短缺之際,土耳其已經悄悄地向保國輸出天然氣。

2022/07/11 | BBC News 中文

FBI全球十大通緝要犯「加密貨幣女王」——來自保加利亞的世紀巨騙

她深知真相和謊言越來越難區分,尤其是在信息泛濫、網絡充斥著各種相互矛盾的資訊的時代。她抓住了社會抵禦維卡幣的防線的弱點:立法機構、警察和媒體,經常對發生的事情不明就裡,摸不著頭腦。

2022/04/28 | TNL 編輯

俄羅斯回擊「不友善國家」,歐盟國家波蘭、保加利亞遭斷供天然氣,希臘承諾伸援鄰國

普亭(港譯「普京」)3月底表示他已簽署命令,4月1日起外國購買俄國天然氣須以俄國貨幣盧布支付,否則合約將中止;買家說這麼做違反了要求以歐元付款的合約;烏克蘭則指控俄國用能源勒索歐洲,試圖分化烏克蘭的盟友。

2021/08/15 | seayu

厭世又陰沉的「保加利亞人屠夫」巴西爾二世,卻是把拜占庭帝國推上顛峰的中興英主

馬其頓王朝是拜占庭帝國歷史上最鼎盛時期之一,大體歸功巴西爾二世。巴西爾二世一生,只專注在唯一目標,把他的帝國改造成世上史無前例的超級強權。為達至這個目標,他展現出一種厭世態度。

2020/12/25 | 林宜萱

保加利亞怎麼過聖誕節:平安夜大餐是素食,吃飽後不要整理桌子、每年都看《小鬼當家》

保加利亞雖是東正教國家,但聖誕節和基督新教一樣在公曆12月25日度過,同時又保留不少傳統,例如平安夜齋戒、麵包裡藏硬幣等,還有不少節慶專門料理,和台灣過農曆新年一樣隆重。

2020/11/18 | 林宜萱

保加利亞阻擋北馬其頓展開加入歐盟談判,原因:北馬其頓人說的語言不能稱為「馬其頓語」

北馬其頓從前南斯拉夫獨立出來後極力爭取加入各國際組織,為此兩度更改國名,現在要加入歐盟,又遇到保加利亞要求不能在歐盟文件裡使用「馬其頓語」一詞。雙方歷史糾葛多,北馬其頓仍表示願與保加利亞協商。

2020/10/26 | TNL 編輯

歐洲疫情捲土重來:保加利亞總理宣布染疫,西班牙擬實施「全境宵禁」到明年5月

「COVID-19」(簡稱武漢肺炎)疫情在歐洲日益嚴峻,保加利亞總理昨(25)日在臉書宣布確診,西班牙同日宣告進入緊急狀態。義大利、法國的單日確診數都再度創新高。根據世衛數字,昨天新增的確診病例有近半數是在世衛歐洲地區通報。

2020/09/06 | 藍玉雍

《跳舞的熊》書評:對人而言,自由會不會就是一隻「跳舞的熊」?

《跳舞的熊》是一本從「人」與「自然」的關係中去討論自由為何物的作品。還給熊自由,意味著是讓熊離開人的控制,回到自然中自行發展,至於讓人回到屬於人的「自然」,則是指要讓人回到自由競爭、資訊透明的環境。但自由競爭、民主開放的環境真的就是那麼的「自然」嗎?

2020/06/21 | TNL 編輯

德國屠宰場1029人採檢陽性,接連群聚感染爆出屠宰場移工「被剝削」的慘況

德國肉品加工業托尼斯傳出1000多名員工武漢肺炎採檢陽性,不啻為德國解封政策的一大挫敗。托尼斯集團主管表示,這波群聚感染可能與移工回到東歐國家探親有關,也讓德國肉品業移工的勞動處境備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