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9/05 | 環境資訊中心

象牙交易借屍還魂?業者假「古物」之名買賣二審改判無罪,北市府淪為幫兇

《野保法》雖規定「保育類動物及其製品」不得販賣、陳列展示,但施行細節卻排除古物,而那些被指定為「古物」的象牙、犀牛角、虎頭等製品,恐讓原應走入歷史的象牙交易再度復活。

2023/08/11 | 環境資訊中心

石虎睽違17年現蹤台南!林業署:串連棲地,讓石虎不會零星孤立

除了石虎外,曾文溪高灘地的自動相機也拍攝到食蟹獴、白鼻心、台灣野兔、環頸雉、竹雞等物種;瀕臨絕種保育類的草鴞,也是以曾文溪高灘地的草生地作為主要繁殖、棲息區域,證實河川高灘地是野生動物的重要活動廊道。

2023/07/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花蓮卓溪台灣黑熊受困陷阱,縣府與林務局合作推廣電圍網,呼籲勿用獸鋏、山豬吊

林務局花蓮林區管理處表示,卓溪鄉民眾通報,1隻台灣黑熊因誤入山豬吊陷阱而受困,救援小組初步觀察黑熊左手掌受傷,健康狀況良好,後續仍需觀察傷口復原狀況,因此將受傷黑熊送至東部救傷中心由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照養並擇期野放。

TNL+ 2023/03/20 | TNL國際編譯

日本寵物咖啡店面臨道德難題:瀕臨絕種動物非法流入,法規鬆懈動物福祉堪憂

專家指出,咖啡店中的動物可能會因為不斷被人類觸摸及玩弄而感到壓力、原本翱翔於天際的猛禽卻被栓在棲木上、夜行動物更是被迫在白天與人類互動。幾乎所有的動物都被關在小籠子和人工環境中生活,並由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的店員看管。

2022/10/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灣首度成功標放巨口鯊210小時,揭開巨獸神秘面紗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產試驗所合作,今年6月11日於花蓮外海成功野放1尾長達3.5公尺的巨口鯊,並取得210小時持續向北游紀錄,突破前次1990年在北美沿岸的50小時向南游的紀錄。

2022/09/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保育類食蟹獴破殼吃掉寄居蟹,墾丁「寄居蟹媽媽」影片紀錄首登國際期刊

黃淑凰近年持續在快樂天堂發現被敲破的寄居蟹殼及不完整的屍體,偶然間也發現外型類似貓的族群前來,只是見人就會快閃離去,感到十分納悶,決定安裝攝影機拍攝,卻意外發現是保育類食蟹獴「破殼食用」,也透過學者許嘉軒發表在國際期刊《Acta Ethologica》上。

2022/07/29 | TNL 編輯

(更新)澎湖大義宮圈養海龜2週死3隻,廟方捐出剩餘5隻海龜,澎湖農漁局評估將全數野放

位在澎湖西嶼的大義宮是國內唯一合法圈養海龜的場所,卻繼2018年後再傳海龜照顧爭議,2週內死3隻,且大多飼養環境改善承諾都跳票,然而政府與相關局數卻年年核准大義宮保育類展示許可,動保團體批:「嚴重失職,放任海龜枉死,難辭其咎。」

2022/07/20 | 藍妮蒨

野放石虎「西湖哥」遭野犬獵殺死於河床,林務局:不要放養小狗、勿餵食浪犬

「石虎是野生動物,不是寵物,他們應該在野外扮演其該有的生態角色,將石虎收容起來絕對不是最佳的保育手段。」阿虎團隊更指出,流浪犬和犬隻放養問題確實是石虎保育一大難題,石虎的保育行動之一,就是要降低因遊蕩犬隻而導致的死亡。

2022/04/23 | 環境資訊中心

原民狩獵如何規範?從對立到聆聽,原住民與動保團體在對話中逐漸找到共識

「我有聽懂,也覺得很感動。」經過長達三個半小時的會議,原民團體和動保團體的場內氣氛從激昂對立,到彼此聆聽,甚至釋出理解善意,可說是台灣狩獵議題的一大進展。

2022/02/22 | 法操FOLLAW

【電影】《我的神祕狼朋友》:除了比特犬,台灣還有哪些動物被禁養?

因為前陣子幾起比特犬攻擊事件,台灣將在3月禁止美國比特鬥牛犬、美國史大佛夏牛頭犬兩種犬種進口飼養,若是在2022年3月1日以前就經飼養上述犬隻者,必須要在2023年2月28日前向主管機關登記備查。一起來看看台灣的寵物飼養法規,哪些動物可以養,哪些又被列為禁止。

2021/04/23 | 環境資訊中心

史上最大宗海洋保育類違法製品,檢調破獲上百隻乩童法器「鯊魚劍」

海巡署查獲首例最大宗販售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產製品,其中「鯊魚劍」多用於民俗信仰乩童及廟會之法器,和七星劍、銅棍、月斧和刺球合稱「五寶」,大型鯊魚劍網路售價高達數十萬元。

2021/03/16 | 關懷生命協會

你沒想過的野生動物鄰居:對台灣獼猴了解多一些,衝突就能少一些

「台灣獼猴跟我們除了長得像之外,也都會感受快樂與痛苦,如果人類自認為是萬物之靈,更應該想出人與動物怎樣和平相處的方法。」沈怡帆認為,與其他動物相比(例如同樣花色品種的狗、貓、梅花鹿等),其實獼猴更容易區分。

2021/02/18 | 環境資訊中心

意外撈捕到海洋保育類物種是否觸法?有無填寫「通報表」是關鍵

海委會海保署先後於9日、16日接獲通報,分別發生獵捕「曲紋唇魚」以及漁船誤捕「鬼蝠魟」事件,而其實民眾誤捕保育類海洋生物,依程序通報是不違法的。

2021/02/05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獼猴數量真的太多嗎?這可能是人猴衝突下的假議題

大家都誤解了農民說「獼猴太多」的真正意涵,農民所指並不是數量意義上的太多,而是獼猴造成了太多的農損,該思考的是如何協助農民防治獼猴危害,而不是討論族群數量多寡,特別是其中許多的人猴衝突,其實都是由餵食而起。

2020/01/15 | 精選轉載

【插畫】影視最受歡迎動物獎,從缺(絕種)

氣候變遷不斷發生、動物的棲地也一直減少,現在正是時候該為動物們做點什麼的時候。

2019/09/19 | 李修慧

獵人最怕的不是毒蛇猛獸,而是警察——台灣如何讓原住民「自己狩獵自己管」

嘉義縣阿里山鄒族獵人協會理事長高德生說,「你知道獵人在森林裡面最怕什麼?所有人都以為是毒蛇猛獸,但獵人會跟你說『我最怕警察。』」如今,林務局的新計劃,將改變這樣的現象。

2019/08/30 | 臺大科教中心

英國平民美食「炸魚薯條」,炸的究竟是什麼魚?

「炸魚薯條」據傳於1860年代發祥於英格蘭,至今已有一百五十餘年的歷史,堪稱英國最具代表性的平民美食。只看賣店牆上森羅萬象的菜單,顧客真的知道自己吃到的是什麼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