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 人本教育札記 【四個公投的公民課】保育與開發只能對立嗎?擁有7000年歷史的,是地質藻礁還是藻礁生態系? 保育的本質在討論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其過程充滿折衝與妥協,不是公投所能替代。但藻礁議題公投畢竟還是成案,該如何抉擇?生態人許皓捷教授說「無論如何保育都得繼續做下去」。 藻礁 保育 More... 三接 公投 大談藻礁 生態保育 地景 2021/11/01 | TNL國際編譯 紐約成「世界環保之都」?疫情讓野生動物重返大城市,卻也衝擊各國生態保育經費 疫情使美國各地的動物園、水族館、植物園受重創,讓這些機構不得不關閉或限制訪客數,但這些機構在資金來源縮減下,仍在設法努力拯救、復育瀕臨絕種和生存受威脅的物種,同時幫助打擊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 紐約 公園 More... 野生動物 疫情 自然環境 生態 保育 2021/10/26 | TNL 編輯 非洲莫三比克「無象牙」大象情況頻繁,研究人員:可能和30年前內戰時盜獵有關 在1977年到1992年莫三比克內戰期間,雙方的武裝部隊為了生產能挹注戰爭資金的象牙,屠殺了約90%的大象。其中,因為基因突變而沒有象牙的大象雖然逃過一劫,但他們持續繁衍後代、並把沒有象牙的特徵也流傳下去。 大象 莫三比克 More... 非洲 象牙 盜獵 保育 野生動物 2021/10/16 | 環境資訊中心 圈養黑熊與牠們的照養員:絞盡腦汁「受訓操課」,只為這群山林的靈魂活得快樂 熊很聰明,會觀察、猜測訓練師的行為,因此訓練師動作必須精確,另外,動物訓練只要一開始就不能停。而這群照養員也願意為圈養的黑熊著想,在外界看不到的角落,以他們的學識認真的為黑熊付出,絞盡腦汁讓黑熊快樂——日復一日。 黑熊 保育員 More... 圈養 訓練 保育 低海拔試驗站 照養員 野放 2021/07/11 | 環境資訊中心 史瓦帝尼無原生長頸鹿,專家譴責三立集團「頑皮世界」輸入助長盜獵走私 自2019年後,肯亞、索馬利亞、衣索比亞就再也沒有輸出長頸鹿到史瓦帝尼的紀錄,這批長頸鹿極可能涉及非法獵捕、走私貿易。此外,就算是透過人工繁殖,恐怕也將因近親交配導致健康問題。 頑皮世界 三立 More... 長頸鹿 進口動物 史瓦帝尼 保育 盜獵 2021/04/21 | 《科學月刊》 在台灣迅速繁衍的外來種,鐮刀客「埃及聖䴉」的美麗與哀愁 目前埃及聖䴉的族群數量難以估計,相較於當初只有少數幾隻個體的情況下,政府需投入的移除成本大幅增加,甚至在一年內若沒有減少一定數量,隔年牠們可能又會迅速繁殖回來,導致移除政策毫無效果。 埃及聖䴉 鳥類 More... 外來種 埃及 埃及神話 托特 濕地 保育 生物 外來鳥種 生態系 2021/03/06 | 野人 溪流潛水:台灣山澗極具觀光潛力的極限運動 台灣某些淡水水域很適合潛水,許多網美在國外拍的淡水潛水照,在台灣的山澗也能拍出來,但我和我的潛水教練朋友則有不同的玩法:在潛水的時候研究生態,晚上再打魚烤來吃...... 台灣 野溪 More... 山澗 景點 打魚 保育 溪谷 野營 登山 露營 2021/02/05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獼猴數量真的太多嗎?這可能是人猴衝突下的假議題 大家都誤解了農民說「獼猴太多」的真正意涵,農民所指並不是數量意義上的太多,而是獼猴造成了太多的農損,該思考的是如何協助農民防治獼猴危害,而不是討論族群數量多寡,特別是其中許多的人猴衝突,其實都是由餵食而起。 獼猴 保育類 More... 農損 餵食 人猴衝突 保育 2021/02/04 | 讀者投書 用一個公投向所有台灣人提問:願不願意留下「藻礁」這座生態寶庫? 環團正積極推動藻礁公投連署,不僅是為了留下珍稀的自然生態,更是為了讓台灣人重新思考人與環境的關係;不僅是為了減煤去核的能源轉型,更是讓台灣人發現,「我就是需要,怎麼供應我不管」的電力需求,是對大自然過於任性的要求。 藻礁 公投 More... 天然氣接收站 小民參政 歐巴桑聯盟 桃園 保育 藻礁公投 2021/01/16 | 環境資訊中心 2021年首次通報兩隻石虎死亡,分別為路殺與犬殺 石虎分布和利用的區域,最北從新竹一路往南延伸到嘉義,石虎路殺的常見環境,分別是路旁無阻擋、無替代通道、非直線車道、路側為斜坡地區以及無任何警示的路段,民眾路過時應該多留意。 石虎 路殺 More... 犬殺 苗栗 彰化 保育 2021/01/08 | 蕭家怡 澳門主教山:叢林不割下,如何建造繁華? 我們都不是要拒絕文明和進化,只是眼前所見的文明和進化都太局限,而這種一味把發展掛在嘴邊。 hkop 主教山 More... 澳門 保育 澳門城規會 城市規劃 2020/12/08 | 讀者投書 過度捕撈的問題若不解決,未來的台灣可能不再「年年有魚」 海洋永續經營的重要性中,最重要是將漁業捕撈量能和自然增加量取得平衡,讓生態、生活、生產都兼顧,而這也是我們大家要思考的困難課題。 魩仔魚 漁業 More... 捕撈 漁獲 海洋 保育 商業捕撈 2020/08/14 | TNL 編輯 山老鼠涉盜伐林木還把台灣黑熊吃下肚,黑熊媽媽黃美秀:「北台灣熊況榮景不再」 破壞保育類野生動物棲息區域,還獵捕殺害台灣黑熊、台灣野山羊,檢方今天偵結,15名嫌犯坦承犯行,依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森林法起訴。 台灣黑熊 山老鼠 More... 盜伐 司馬庫斯 保育 長鬃山羊 2020/06/06 | 環境資訊中心 水下噪音與「海洋聲景」監測:從小虎鯨再度迷航,思考鯨豚擱淺的預警系統 在目前無法可管、無能力監督的情況,保育主管機關、研究單位或民間團體難以掌控水下噪音的源頭,僅能眼睜睜看著鯨豚受到水下噪音干擾而迷航、擱淺,然後再讓野生動物救援組織援救。 小虎鯨 擱淺 More... 迷航 鯨豚 高雄港 碼頭 水下噪音 驅離 保育 聲景監測 2020/04/10 | 環境資訊中心 全球疫情始於野味,但中國仍用「熊膽」入藥治武漢肺炎 科學家認為,武漢肺炎的爆發起源於中國武漢市的野味市場,但雖然中國政府上個月發布禁令全面禁止野生動物貿易與消費,然而,禁令卻未禁止中藥或裝飾品使用野生動物產製品。 武漢肺炎 新冠肺炎 More... 野味 野生動物 熊膽 中藥 保育 傳染病 2020/03/28 | 港台電視31 霓虹招牌瀕滅亡,理大講師「救得一個得一個」 明明可以活下來,卻不能救。與集體回憶切割,別再戀舊,有人說:這叫做大都會。很多人都無法認同。 香港故事─追尋人生 郭斯恆 More... 霓虹燈招牌 霓虹燈 霓虹燈廣告 老香港 旺角 設計美學 香港設計美學 霓虹 視覺藝術 保育 2020/03/11 | 環境資訊中心 400年前幾乎絕種的河狸,可能即將重返英格蘭 研究發現,河狸不但減緩洪水,還減少了污染,使魚類、兩棲動物和其他野生動植物的數量增加,為野生動植物和人類帶來顯著的益處,英國政府因此考慮將野生河狸重新引進英格蘭。 英國 保育 More... 河狸 海狸 海獺 beaver 水壩 洪水 2020/02/22 | 港台電視31 香港魚類學家莊棣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 莊棣華為著研究,走盡全香港6,400多條小支流,花上五年才能走一遍,十年走過兩遍。「每一次都有新的發現,讓我有動力繼續追隨……」是耐性也是紀律。 香港故事─追尋人生 莊棣華 More... 魚類學 魚類學家 蝦虎魚 金魚街 魚迷 伍漢霖 恩師 日皇明仁 魚 魚之樂 保育
2015/09/02 The News Lens International Edition TNL香港編輯 Japan Dolphin Hunting Season Starts and Two Conservationists Are Rejected En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