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

保育運動(英語:Conservation movement),亦稱之為自然保育,是指尋求管理與保護自然資源(包括動物、真菌、植物,以及他們未來的棲息地)的政治、環境和社會運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02/15 | 蕭家怡

澳門舊區活化不是問題,有名無實卻令人嘔血

問題是,現在的情況是以「活化」之名,行「商業化」之實,以「舊區活化」之名,大開社區的門口,為本來已經有資源的人來搞經濟。

2019/02/12 | 港台電視31

《我的鐵道記憶》——沿著鐵軌走到一切的起源,尋找屬於台灣人民的鐵道記憶

台灣鐵道學者正在嘗試討論及思考在鐵道文化保存上,除了在「有形」如鐵道相關建築、火車本體的基礎上,如何同時把「無形」的技術、經驗,甚至記憶和情感一同保存下來。

2019/02/08 | 港台電視31

《我的鐵道記憶》——沿著鐵軌走到一切的起源,尋找屬於台灣人民的鐵道記憶

台灣鐵道學者正在嘗試討論及思考在鐵道文化保存上,除了在「有形」如鐵道相關建築、火車本體的基礎上,如何同時把「無形」的技術、經驗,甚至記憶和情感一同保存下來。

2019/01/24 | 新加坡紅螞蟻

新加坡水獺成國際網紅?紅遍英國後又上法國知名自然地理雜誌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Stefano Unterthiner花了一個月到新加坡拍水獺。他的作品以及水獺的故事會在2019年1月發表在法國《Terre Sauvage》雜誌。

2019/01/24 | 新加坡紅螞蟻

新加坡水獺成國際網紅?紅遍英國後又登上法國知名自然地理雜誌

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特約攝影師Stefano Unterthiner花了一個月到新加坡拍水獺。他的作品以及水獺的故事會在2019年1月發表在法國《Terre Sauvage》雜誌。

2018/12/24 | 李修慧

有徵詢過動保團體,為何苗栗還花8000萬把「石虎棲地」變公園?

「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表示,在台灣有石虎分布的鄉鎮區中,苗栗縣卓蘭鎮公所對石虎是相對友善的,舉辦搶救石虎路跑,連續3年回饋部分報名費給石虎生態保育工作。但長期以來,公部門缺乏生態基礎概念,低估了許多施政對環境的衝擊。

2018/11/26 | 周雪君

145領航鯨紐西蘭擱淺 環保局:拯救困難或安樂死

紐西蘭南端海灘有145條鯨魚擱淺,由於位置偏遠,缺乏人手,當局料拯救的機會渺茫。

2018/10/26 | 環境資訊中心

別開槍!對付獼猴其實有更好的方法

有農民認為政府補助電牧器圍網沒用,主張「無用的動物,例如獼猴、毒蛇要撲殺,有用的鳥要留下來。」不過,獼猴在生態系裡扮演的角色,可能牽一髮而動全身,無法預估族群消失可能帶來的影響。

2018/08/21 | 《科學月刊》

過街獼猴,人人喊打:臺灣獼猴降級造福了誰?

在還沒降級以前,農民即可自行處理猴害問題,乃至降級之後,依舊可以因受到危害等事由,進行人道處理......因此農民想要的不是能不能正大光明處置獼猴,而是有沒有良好的防治措施,保障他們的果園不再受到危害,或者能在受到危害之後獲得補償。

2018/07/30 | 周雪君

亂丟垃圾害死野生動物 英瀕危紅松鼠卡塑料瓶割喉亡

英國一個保育組織在社交媒體上載一頭紅松鼠遭棄置塑料罐割喉死亡的照片,希望民眾關注胡亂棄置垃圾會危害野生動物。

2018/07/13 | 環境資訊中心

你的極速上網,牠的家園退縮:手機訊號背後的棲地破碎問題

由於基地台資料的更新相當頻繁,可以作為一種「早期預警系統」,以便在人類大舉遷入前,優先將高保育價值的地區劃設為保護區。

2018/06/17 | 李秉芳

19人一年救治過500隻動物:台灣「野生動物急救站」甘苦誰人知

「積極的生命教育是有回饋的。」詹芳澤回憶一名曾參加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教育課程的孩童,某天「押著父母送來一隻穿山甲」,穿山甲無大礙但可能差點被吃掉。

2018/06/16 | 李秉芳

19個人一年救治超過500隻動物,「野生動物急救站」甘苦誰人知

「積極的生命教育是有回饋的」,詹芳澤回憶一名曾參加特生中心野生動物教育課程的孩童,某天「押著父母送來一隻穿山甲」,穿山甲無大礙但可能差點被吃掉。

2018/06/03 | 周雪君

「如果你胃內有80個膠袋,你會死。」 泰國小領航鯨不治

連日來保育人員和獸醫努力拯救,仍救不了小領航鯨,解剖發現,牠吞了80多個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