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俠女

《俠女》(英語:A Touch of Zen)是由胡金銓於1970年至1971年執導、並由香港及台灣兩地合拍的武俠電影,故事出自蒲松齡的《聊齋誌異》,由石雋、徐楓、白鷹、田鵬、曹健、韓英傑、苗天、張冰玉、薛漢、喬宏、林正英、洪金寶、萬重山等人演出,曾在坎城影展上獲得技術大獎。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2/10/29 | 芬多經

【2022金馬獎】專訪《大俠胡金銓》導演林靖傑:重新找回台灣電影的「流動美學」

入圍2022年第59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的《大俠胡金銓》,除了讓觀眾看見胡金銓私下的生活點滴,也呈現大家較不熟悉,胡金銓在人生下半場遠赴美國後的創作軌跡。影片以編年史的方式逐部介紹他的經典電影,「第一部曲:先知曾經來過」聚焦於胡金銓的作品解析,「第二部曲:斷腸人在天涯」則著墨於胡金銓的生命故事,他在大時代下飄泊的宿命成為他作品的藝術軌跡,直至壯志末酬。透過導演訪談,更了解到這部片子的創作核心,以及不易之處。

2022/10/26 | 王祖鵬

國寶電影海報畫家陳子福逝世享耆壽97歲,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曾獲得第43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特別獎,國寶級電影海報畫家陳子福長達五十多年的職業生涯,創作出囊括台語片、文藝片、武俠片等經典,全盛時期更需要每月繪製出40幅作品,一生製作累積近5000幅手繪作品,質與量兼具,是台灣電影史重要見證者與參與人。

2018/12/21 | 梁安琦

從《莊子》到武俠電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一)

云云武俠電影中,胡金銓的作品最能以影像體現江湖這項特質。他的江湖,是遠離人間煙火的自然,像畫又像詩⋯胡金銓的江湖與現實是一刀切分隔開來的,俗世的事留在俗世,在武俠江湖中只容得下超然靈氣的俠士。

2018/12/20 | 梁安琦

從《莊子》到武俠電影: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一)

云云武俠電影中,胡金銓的作品最能以影像體現江湖這項特質。他的江湖,是遠離人間煙火的自然,像畫又像詩⋯胡金銓的江湖與現實是一刀切分隔開來的,俗世的事留在俗世,在武俠江湖中只容得下超然靈氣的俠士。

2017/12/30 | 國家電影中心

胡金銓的絕世武功:成就經典電影的十八般武藝

「求好心切,事必躬親」是長年跟隨在胡金銓導演身邊的大弟子石雋,拿來總結胡導演工作態度的一句話。

2017/12/16 | 國家電影中心

胡金銓的俠客世界:山水、夢魅交織出的武俠奇譚

胡金銓的電影既有傳統戲曲老嫗能解的通俗性與趣味性,也富含文人傳統的象徵意涵或忠義思想,既有明清小品文的雅緻、唐傳奇的驚奇氣魄、也有宋明話本的世俗俚趣、更有現代兼蓄傳統的創新,值得一再觀影、細細品味。

2017/12/01 | 國家電影中心

在這個時代,重新認識胡金銓

站在什麼時代看電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對岸蓬勃鬧市,三不五時就端出一部部砸大錢賣弄特效的古裝武打片之際,我們為何要選擇回看幾十年前的武俠片?必有其道理所在。

2017/11/02 | 國家電影中心

胡金銓武俠電影《俠女》剪接幻術密技大公開

作為一位執導通俗類型電影題材,但是卻精益求精到進入藝術殿堂的導演,即使到了21世紀,胡金銓的影像風格與影響力,依舊在國際影壇中持續發酵著,胡金銓的作品對台灣的影迷與有志從事影像工作的人,是一個非常優秀的研究對象。

2017/02/05 | 精選書摘

看不懂《刺客聶隱娘》:這些細節你都注意到了嗎?

《刺客聶隱娘》已經在戲院下檔,但它所激起的漣漪卻十分深遠,當初帶著純粹欣賞一般電影的心情進入戲院、出來時卻覺得沒有看懂的觀眾,藉由本文或許可以得到一些不同的觀影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