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主義

個人主義(英語:Individualism)是強調個人內在價值的道德立場、政治哲學、意識形態和社會(價值)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2/16 | 曾繁裕

不安心的現代關係常態:決裂與疏離

我們不應因人性不能完美而放棄向善的理想,倒應藉人性與最佳理性選擇之間的偏差作為批判的起點,不斷審視我們與他人的關係,為關係明確地負責,力避過程中的試探。

2021/07/18 | 方格子vocus

【動畫】《比宇宙更遙遠的地方》:實踐的道德與勇氣

我們太常去描繪一個夢想與宣稱一種信念卻沒有真正的實踐它,這樣自然無法產生任何影響,且會讓發語者成為一個偽物,因為其所宣稱的一切都只是流於言語的虛假形式。我們必須藉著這部作品來體認到,所有的夢想與信念在付諸實踐前都只是文字。

2020/11/29 | 傅紀鋼

單親媽媽判死案:眾人皆曰「殺之」,「以命換命」可能成為台灣的另類流行病

單親媽媽撐了七年,撐到心理生病,然後怪她怎麼不好好做「網路業務」的工作?她不見得適合,更不見得能跑到業績。眼前每天就是需要錢,罵她又能怎樣?她自己被判死刑也甘願,最後只希望前男友對她還有愛,那也許是她最後的精神寄託,卻也被認為是死不悔改的理由。

2020/11/06 | 李可心

自由窄廊中的矛盾:台灣成功的防疫經驗,為何歐美社會無法複製?

台灣備受國際讚譽的防疫措施事實上相當難在其他民主國家複製執行,這與台灣的華人文化有著高度的關係,而這樣的國家文化,也顯示出台灣身為民主燈塔的矛盾。

2020/07/12 | 精選書摘

《輝耀之山》詹偉雄導讀:那座輝耀著夕照光芒的山體,永遠地改變了少年

《輝耀之山》出版於登頂的兩年之後,它的魅力,固然來自於進行岩壁攀登時,生死一線的緊張與懸疑,也來自少年以誠實的筆觸,細緻地一分一毫,刻畫了這一成長、蛻變的心靈位移。

2020/06/15 | 精選書摘

羅洛梅《焦慮的意義》:當成功是「比鄰人更有錢」,現代人就難以倖免於焦慮與過勞

儘管當代個人主義強調個人有無上的自由,卻導致越來越多人必須為少數資本家工作。這種情境會導致無所不在的不安全感和焦慮,因為個人不只面對了自己無法完全掌控的成功標準,他的工作機會更相當程度地在他的掌控之外。

2020/02/02 | 精選書摘

《第二座山》嚴長壽推薦序:來自「大我」獻身的喜樂,追求人生深層的滿足

布魯克斯在本書強調「連結世界」與「奉獻社群」的重要。他認為,現今文化中無所不在的個人主義──只注重個人自由、自我實現、自我滿足──是災難的源頭。

2019/01/27 | 精選書摘

《世界是這樣思考的》:西方社會突顯個人,不代表注定要被「原子化」

有趣的是,「原子式的個體」(atomic individual)的隱喻越來越流行,人們甚至開始擔心西方的個人主義會不會太激進了。大家也都會談到「原子化的」社會,每個人都彼此隔絕,生活在私人的泡沫裡。但是只要我們以柏拉圖的觀點去思考自我,基本上就會把它原子化。

2018/10/20 | 傅紀鋼

《阿飛正傳》:華人文青熱愛的王家衛,為何受到不少影評人批評?

王家衛跟張藝謀、侯孝賢、楊德昌一樣,是最被華語圈討論的華人導演。但有別於其他人大多是褒多於貶,王家衛卻是個十足的爭議人物。這與他的電影語言背離華人文化圈的喜好有關。

2018/10/20 | 傅紀鋼

《阿飛正傳》:華人文青熱愛的王家衛,為何受到不少影評人批判?

《阿飛正傳》是王家衛確立個人風格的代表作,片中的諸多特徵都延續到他其後的電影。而王家衛跟張藝謀、侯孝賢、楊德昌一樣,是最被華語圈討論的華人導演。但有別於其他人大多是褒多於貶,王家衛卻是個十足的爭議人物。這與他的電影語言背離華人文化圈的喜好有關。

2018/09/04 | 精選書摘

東西文化差異新論:北海道人比其他日本人更像美國人?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島嶼,像是具有「西大荒」文化的地方:那裡的人大體上和更南邊島嶼的日本居民同種,同樣說日本語,看同樣的電視節目,卻常被認為較疏遠,較像美國人。

2018/09/03 | 精選書摘

東西文化差異新論:北海道人的行為比其他日本人更像美國人?

北海道是日本最北端的島嶼,像是具有「西大荒」文化的地方:那裡的人大體上和更南邊島嶼的日本居民同種,同樣說日本語,看同樣的電視節目,卻常被認為較疏遠,較像美國人。

2018/08/15 | 精選書摘

你是「變身怪醫」嗎?人類內建的三種衝突潛力

我們人類為什麼必須要為這麼多的內心團隊衝突傷腦筋?這是我們物種的天性?還是文明和複雜社會結構下的產物?兩者都是!我們暫且離題,到人類學和社會學的範疇去看看。

2018/03/14 | 精選書摘

人人都有一個「自我」嗎?尼采的回答是肯定的

尼采是一個直言不諱的個人主義者。不過,他所主張的個人主義有特定的含義,不同於那種唯利是圖、沽名釣譽的個人主義。他稱後者為「假個人主義」,因為在他看來,這種個人主義恰恰把真實的「自我」迷失在財產和輿論的領域裡了。

2018/02/27 | 精選書摘

別當速度和效率的受害者,用充滿正念的變動放慢步調

以下練習是利用反制焦慮來管理變動,這項工具有多重功用,而且可以隨身攜帶。你在變動前後需要放慢腳步,或是覺得心太煩,念頭轉動得太快,想把心帶回當下的時候,都可以使用這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