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閉

破產(英語:Bankruptcy),是一種宣告債務人無力償付債務及其後的一連鎖還款予債權人過程的法律程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3/16 | TNL國際編譯

5個QA瞭解矽谷銀行倒閉風波:對美國金融體系衝擊有多大?會不會重演2008年金融海嘯?

美國賓州大學法學教授斯基爾(David Skeel)表示,矽谷銀行與雷曼兄弟最大的相異之處在於,前者引發財務危機的項目多集中在特定部門,與其它銀行的交易規模也相對較小:「矽谷銀行的情形肯定會引起各界擔憂,但我認為該銀行不太可能步上雷曼兄弟的後塵,特別是美國聯邦準備系統的干涉力度極大,這其中包括承諾儲戶會保護沒有進行投保的存款。」

2023/03/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矽谷銀行遭接管股市震盪,拜登向民眾保證金融體系穩固,儲戶都能取回全額存款

美國金融當局昨天宣布一項紓困計畫,將確保矽谷銀行所有儲戶都能取回「全額」存款,而美國納稅人不需承擔任何損失。總統拜登(Joe Biden)昨(13)日再度向民眾保證國家銀行體系安全無虞。他並表示,將要求國會通過更嚴格的監管措施,以防範未來發生危機。

2023/03/14 | 方格子vocus

八歲小孩都能看懂的「矽谷銀行」倒閉風波:「雷曼兄弟」事件是否正在重演?

相較於「雷曼兄弟」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層層關係、連鎖效應與不良資產因素,「矽谷銀行」會倒閉主要仍在於公司自身債券投資部位過多,且對金融市場的變化不夠敏感,才導致不可挽回的結果。

2023/03/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矽谷銀行48小時內倒閉,葉倫稱政府不紓困,專家:恐影響Fed 3月升息幅度

美國的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主要服務科技與新創公司。2022年底前,銀行總資產為2090億美元,存款總額為1757億美元。矽谷銀行日前揭露鉅額虧損,導致美國銀行股重挫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隨後宣布矽谷銀行關閉,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2023/03/11 | TNL 編輯

2008年金融危機後最大銀行倒閉案:矽谷銀行為何崩壞?會對經濟造成什麼影響?

從3月8日起的48小時內,美國第16大銀行「矽谷銀行」先後經歷資產跳樓大拍賣、募資失敗,並在一系列擠兌後終遭監管機構接管。這有如雷曼兄弟後的最大金融危機會對市場造成什麼影響?又會影響台灣的股市嗎?

2022/11/22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台灣受害者可能高達50萬人,FTX破產事件是怎麼一回事?對加密貨幣產業有何影響?

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在11月中無預警宣告破產,疑似有高達10到20億美金的存款遭到挪用,用戶能拿回多少資產仍是未知數,重創外界對加密貨幣的信心,也凸顯政府監管和產業規範的急迫需求。

2022/11/16 | 丁肇九

別把FTX風暴怪在「去中心化」頭上:加密貨幣,其實比銀行更沒有祕密

不少人覺得就是缺乏監管、資訊封閉,才會釀成這波FTX的金融風暴,但他們可能誤會了「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這兩個詞彙:因為在區塊鏈上幾乎沒有祕密,而每次出問題的,也大都是加密貨幣裡中心化的部分。

2022/03/21 | 莊貿捷

俄羅斯21日起開放買賣公債,專家:若股市解禁恐出現大量賣壓,銀行和公司分崩離析

俄國央行總裁Elvira Nabiullina上周表示,將會逐步恢復莫斯科交易所的運行,由於擔心過度波動,才先開放公債交易,穩定流動性,在視其狀況調整,而俄企仍停止買賣。

2022/01/20 | 《思想坦克》

從經濟學來看「不斷追求清零」並非最適值,但為何沒人敢說「不再追求清零」?

「清零」不會是最適合的解,然而因為人命關天,減少確診人數的額外效益成為無限大,使得沒有人敢說出「不再追求清零」的話語,整個社會也陷入「不斷追求清零」的迴路。假若Omicron病毒所導致的重症與死亡案例可以證實較低,我們或許可以開始在「控制疫情」與「讓社會經濟正常運作」之中取得平衡。

2021/09/13 | 莊貿捷

整頓加密貨幣狂潮:韓國祭鐵腕關閉交易所,26億美元「泡菜幣」將消失

今年台灣掀起股票熱潮時,加密貨幣正風靡整個韓國,為了遏阻更多不法的金融活動,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公告,於9月24日將關閉前未符合韓國法規的交易所,估計達整體三分之一;而儲放在交易所的「泡菜幣」恐遭消除,韓國投資人得面臨超過新台幣746億元的虧損。

2021/07/19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台灣三級警戒至今,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營收有哪些變化?

根據台灣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6月份營收數據的三年期同期比較,哪些類型企業相較2020年已做足因應對策並抓住發展契機,而哪些類型企業則再次遭受嚴峻打擊?

2021/06/18 | 未來流通研究所

【一圖看懂】疫情衝擊下,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企業營收發生什麼變化?

盤點台灣零售、電商、餐飲、物流等流通型企業今年5月份營收數據,並進行3年期同期比較,哪些類型企業相較2020年已做足因應對策並抓住發展契機,而哪些類型企業則再次遭受嚴峻打擊?

2021/05/30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多倫多破全球最久「禁室內用餐」紀錄,當地餐廳如何撐過來的?

在加拿大,因為疫情延燒14個月,至今還能轉型撐下來做外賣生意的餐館,基本上都是以「少賠」為目標。多倫多台商會長徐弘益表示,有些同業乾脆直接「斷頭」倒店,等疫情完全過去「重新再來過,還比較簡單」。

2021/05/24 | 莊貿捷

晶華董事長潘思亮:觀光餐飲業「瀕死垂危」,盼政府「電擊」拯救產業

觀光餐旅業而言,歷經去年一整年的傷害,又受到近日疫情爆發打擊,已經頻臨垂死,潘思亮呼籲政府要下重手進行薪金、租金以及稅金的大力紓困。

2021/04/27 | 精選書摘

《會計之神教我的金錢守則》:公司應收款項要盡快變現,反之,付錢就要儘量慢

「不論是庫存還是應收款項,都要盡可能快點變回現金才好。反之,付錢就要儘量慢。如果收錢快、付錢慢,那資金流就會更為寬裕。」

2021/01/26 | TNL 編輯

2020年全球因疫情工時損失8.8%,女性和年輕勞工最慘,台灣7%勞工受影響

美國去年失業率年增4.4個百分點,勞參率年減1.3個百分點;南韓失業率年增0.2個百分點,勞參年減0.8個百分點,相較之下,台灣失業率與勞參率的變動幅度較小,顯示國內就業市場相對穩定。

2020/12/22 | 讀者太太Mrs Reader

TOPSHOP等英國品牌搖搖欲墜,不敵電商的零售業該如何在疫情下倖存?

打從2017年起,英國就有超過一半的消費者習慣在網路上購買衣服,疫情只是讓這股趨勢成為不可逆的潮流,而除了台灣人比較熟悉的TOPSHOP宣告財務重整外,包括Cath Kidston、Clarks這些台灣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在英國都遇到了危機。

2020/12/14 | 財訊

台灣有多少「殭屍企業」?銀行該如何救,或是不救他們?

雖然和國際殭屍相比,台股企業殭屍化的比率不算高,不過仍然要注意中小企業的殭屍化問題,因為相對規模較大的上市櫃公司,前者的影響可能會更大。而造成這種狀況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如果殭屍企業不死,銀行就不必打銷呆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