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1 | 精選書摘 《不工作》:過勞是一種精神上的痛苦,代表這個人已經無法再相信世界有意義了 會使繭居族一直待在灰暗之中的,其實是他們相信自己「有無限可能」的幻覺,而這份幻覺的源頭則是日本教育與消費資本主義。為了要做些什麼事、成為某種人,就必須放棄做許多其他事、成為另一種人的自由,而這種可能性的限縮恰恰是繭居族無法接受的事。 不工作 Josh Cohen More... 避世 過勞 焦慮 麻木 齋藤環 神經衰弱 繭居青春 繭居族 倦怠 選擇 尼特族 2020/02/10 | 清涼院 讀《倦怠社會》:21世紀已再不是傅柯所說的「規訓社會」,而是「功績社會」 「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功績社會」鼓勵各人追求成功和卓越,所有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但是當工作績效被過度強調,將發展成自我剝削。可怕的是,這比外在的剝削更有效率,因為它伴隨著一種自由的感覺,最終讓人過度緊張並產生無力感。 倦怠社會 功績社會 More... 韓炳哲 杜斯妥也夫斯基 規訓 過勞 自我剝削 效率 積極 倦怠 精神疾病 疲倦 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