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訊息

假新聞(英語:Fake news)為以不實資訊誤導大眾,以帶來政治、經濟、市場、或心理得到成就感和利益的新聞或宣傳,包括通過傳統新聞媒體(印刷和廣播)或在線社群媒體傳播的故意錯誤資訊或惡作劇。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9/10/21 | 讀者投書

小熊維尼全面下架、評分太低買不了高鐵票,這些「黑暗大陸」傳聞是真的嗎?

小熊維尼被禁和信用評等低會被禁止消費一類的新聞,從台灣媒體到美國的《南方四賤客》都在傳誦,但雖然中共確實有針對網路進行過濾和嘗試各種人臉辨識工具,有些我們常在新聞聽到的「中國惡相」,其實也是穿鑿附會而成的不實報導。

2019/10/14 | 《卓越新聞電子報》

自媒體時代,身為「庶民」的我們更需要媒體識讀

影響我們最大的並不是假新聞,而是假訊息:「不能說沒有假新聞,只是大多數人看到的其實是假訊息,再加上新聞會讓你有距離感,假訊息帶來的影響反而是更直接的。」

2019/09/02 | 《卓越新聞電子報》

新加坡「打假訊息法」上路,是明修棧道還是暗渡陳倉?

新加坡的通訊部長說,各內閣部門的部長是「判斷假新聞的最佳人選」,但法案並沒有指導部長如何評判訊息真偽,也沒有提出任何行為標準——這就像在一場球賽中,讓部長同時扮演球員和裁判的角色。

2019/08/24 | 《思想坦克》

央視有個好萊塢:後反送中的中國劇本

訊息戰奏效的威力,足以禍延全國三代人,例如1969年曼森的殺人案就把美國的民意一舉從反戰扭轉成右翼的保守派,而當中共不斷對香港的現況進行扭曲時,也應該想想歷史的前車之鑑。

2019/08/23 | 圖發事件

【圖表】突然都會講中文,拆解中國Twitter網軍的行為模式

Twitter大動作刪除疑似中國網軍帳號,並且釋出這些帳號的所有貼文內容。藉由這些內容,可以讓我們一窺網軍的可能行為模式。

2019/07/21 | 精選轉載

周錫瑋接受《德國之聲》訪談,我彷彿聽到了國際孤兒的憤恨與悲涼

周錫瑋顯然活在歷史裡,活在聯合國仍有中國代表席次的那些日子裡。或許忠於自我認同並沒有什麼錯,只不過就像主持人所質疑的,有可能會混淆過去與現在。

2019/01/31 | 《思想坦克》

看英國脫歐想台灣:大家都覺得對面陣營的人叫不醒,所以要隨波逐流嗎?

朋友認為「既然公投過了無力可回天,我們快點滾出歐盟吧」,原來再怎麼樣堅持的人,最後因為日子久了加上厭倦無力,竟然自動加入自己原來誓死反對的陣營,一起隨波逐流,再回頭看看台灣,中國一定希望很多台灣人最後就這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