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10/23 | 邱宜君

千人調查揭家長最關心的10大教育議題,民團邀總統參選人座談會回應,柯文哲場次報名最多

超過50個關心教育的民間團體聯手進行千人大調查,今公布「家長最關心的10個教育議題」,並預告下週起將舉辦4場座談會,邀請總統參選人親自與家長對話。不過,回收5000多份問卷中有3000多份來自雙北,家長代表擔心,恐怕連總統都會「從台北看天下。」

2023/08/07 | TNL特稿

公視《藝窺究竟》:偏鄉美感育苗計畫,如何成為偏鄉孩子在藝術創造的推手?

近幾年教育界開始注意到學習落差的現象,而偏鄉地區學校更因學生數與班級數的限制,缺少藝術領域專長教師,加遽了藝術學習的落差,因此在教育部推動美感教育中長期計畫時,特別關注偏鄉地區美感教育的發展,偏鄉藝術美感育苗計畫也應運而生。

2023/07/01 | TechNice科技島

108課綱診療室:大砍自然學分,台灣科技人才將出現缺口

108課綱對於自然學分調整許多,必修學分從16砍半到8學分,對於理工、科技產業來說,許多的方程式和數學模型,如果員工只有要應用,那影響不會那麼大;但如果是開發或創新的人才,,未來幾年則會受到巨大的影響。

TNL+ 2023/06/20 | 簡志峰(峰哥)

【12年國教診療室】「老師你會回來嗎?」偏鄉教育最大的問題是人,而非設備和器材

「老師你還會回來嗎?」這是偏鄉孩子常問代理或代課老師的問題,偏鄉地區不論是正式教師還是代理教師,都嚴重缺乏人力資源。特別是在非主科領域,例如音樂、美術和體育等方面,教師更加供不應求。因此,大部分偏鄉教師被迫在非專長領域授課,這增加了他們的教學負擔,也降低了教學品質。

2023/06/17 | 李芯

(更新)「廢校下一步就是滅村」,大城鄉潭墘村長、國小家長北上抗議彰化縣府違法

潭墘村長、國小家長憂心「廢校下一步就是廢村」,家長陳欣一表示,在廢校公文還沒送到之前,就有家長聽到風聲,決定不把小孩送到潭墘對面的幼稚園就讀,而今年幼稚園畢業後下一年度就沒有學生,「難道不會往滅村的方向走下去?」

2022/12/21 | 李芯

偏遠學校出現正式教師少於代理、一人教四科等現象,監委籲教育部及地方政府改善

監察委員王美玉、鴻義章調查發現,台東縣的代理教師在偏鄉教育專法上路後,比例不減反增;且偏遠地區國中教師非專長授課問題嚴重,甚至有一人教授4個科目的情形,呼籲教育部與地方政府協力改善。

2022/07/29 | 李芯

「生生用平板」拼9月上路:中央投入200億買61萬台平板,能達到怎樣的學習成效?老師會使用平板教學嗎?

在僅有232名學生、39位老師的新城國中裡,鄧承平指出:「我應該是唯一有在用平板的老師,其他老師並不知道該如何運用平板在教學上」,所以在他看來,「生生用平板」最大的問題是老師不會使用。

2021/11/16 | TNL Brand Studio

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下):豐田五味屋,顧瑜君老師與孩子們共譜的鄉村樂章

在五味屋巡禮的最後,我們問顧瑜君老師她對「理想教育」的想像。她回答,教育應立基於充分地接納與理解,將孩子身上的標籤撕下,溫柔緩慢的陪伴、支持一個人的學習與成長。

2021/11/12 | TNL Brand Studio

隱藏在偏鄉裡的快樂學習天地(上):台東「孩子的書屋」為迷失之子找回良善本性

「保有善的本質,去創造新的樣貌。」孩子的書屋作為一個社區機構也好、一個教育載體也好,終極目標是喚回每一個人內在的真心誠意,讓善良的本質去發揮他該有的力量。

2021/11/04 | 精選書摘

《與孩子一同編織未來》:偏鄉社區的文化資本落差,成為牢固的套索緊扼住下一代

無論從PISA報告或會考成績分布都可以看出來,我們的城鄉差距很嚴重。二〇一二年的PISA報告,台灣十五歲學生的數學素養,前後段的學習落差世界第一,相差竟達七個年級。這情況在導入一〇八課綱後會更嚴重。

2021/08/02 | 簡志峰(峰哥)

為何流浪教師滿街跑,偏鄉離島卻連代理教師都招不到?

人口結構問題已經是國安危機,每個孩子都是國家未來的重要人才,唯有教育才能翻轉這逆勢。希望政府可以正視這個問題,不要再花錢蓋硬體或發補貼金來賺選票,減少政治口水、提升軟實力、培養未來人才,才能搶救國安危機。

2021/07/12 | 廣編企劃

【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雜學校串連在地團隊,用教育為南澳、前草注入創新能量

2019 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發展至今也超過 2 年,放眼台灣的鄉鎮、地方創生團隊,多將注意力放在推動產業上,「但地方創生的最後一哩路,其實是教育,」雜學校創辦人兼校長蘇仰志點出關鍵。

2019/08/09 | Fainjin Lin

【圖表】遠得要命的學校,到底要多偏才算「偏遠地區」?

常聽見「偏遠地區學校(偏校)」,但究竟偏遠的定義是要多遠呢?政府近期公告107學年的偏遠地區學校名冊,並將這些偏校分級成三個等級,讓我們從台灣地圖來了解全台偏校分級情形。

2019/02/25 | 親子天下

五味屋創辦人顧瑜君:給孩子的不是憐憫或救濟,而是偏鄉孩子少有的「我可以」的體驗

五味屋做的,看似只是把社會的「商業模式」透過二手買賣化為課程、給弱勢孩子「社會流動」的機會;但看得更深會發現,其實更扎實有力的做著「社會運動」。透過二手物的買賣,帶孩子了解資本主義的遊戲規則,並在規則中做各種努力或突破。

2019/01/29 | Abby Huang

不曾離開「193線」、催生花蓮「最大才藝班」偏鄉教師謝明賢車禍身亡

對教育投入很大心血的謝明賢,多年前曾經小中風,前幾個月更爆發急性腎臟病,昨(28)日晚間開車返家時,自撞路樹送醫不治,疑似是過度疲勞。

2018/10/19 | 讀者投書

未來的一百片拼途(五):我不想放棄任何一個台灣的孩子

「其實我覺得,跟老師的相處方式,在對孩子的態度上學習到最多。」小巫指出,我們總是會對孩子有較大的耐性,較能看見孩子的需求;然而,我們也應該要以相同的標準面對其他老師。唯有「同理」對方,才能了解對方的需求與難處,才得以找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合作方式。

2018/08/27 | 讀者投書

未來的一百片拼途(四):努力在偏鄉播種,但開花結果不必在我

歷經媒體最動盪的時代,原先已從事新聞業三年多的渝婷深感大眾「媒體識讀」能力的缺乏;參與多場社會運動的馥綺,在街頭對成人的遊說中頻頻感到挫折。於是,兩人為了根本解決問題,皆訴諸於教育,將社會議題帶進課堂,培養孩子的判斷與思辨能力,進而成為一個好的閱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