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2 |
《瑜伽練習者求生指南》:失戀後的「大肉」重新回到瑜伽墊上,再度露出暖陽般的笑容
大肉發現瑜伽對男人的好處,於是展開規律練習,卻也適逢工作上的變動。考量諸多因素之後,決定在兩個月後離職,並無縫接軌台北的新工作,搬離高雄老家,正式成為北漂一族。
2021/01/31 |
肆一:人生是自己的,試著填上屬於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抄襲
不要害怕被別人討厭,人的一生很短,只足夠你好好做自己、對自己負責,不要把時間拿來擔心。不要活在別人的眼光裡,你的人生應該是在自己的手裡。
2020/08/09 |
《致無法拒絕長大的我們》:有些月經,來得跟性別一點關係都沒有
在國中、高中、大學、出社會,感覺自己好像變形蟲,想在群體能夠與大家有一樣的頻率與形狀,「做自己」這種灑脫的回答,每每出現在網路文章、書籍或是朋友的口中,看似豁達,有時卻顯得不負責任,並不是每次「做自己」的經驗都能帶來好的效應。
2020/03/19 |
《李開復給青年的12封信》:做最好的自己,是通向多元化成功的必然途徑
為了成為最好的自己,最重要的是你要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追逐最感興趣和最有熱情的事情。當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時,你會在走路、上課或洗澡時都對它念念不忘,你在該領域內就更容易取得成功。
2019/11/10 |
《當我再次是個孩子》:要求孩子穿上善良的制服,這樣的我們是暴君的後代
我們可曾技巧性地退讓、避免不必要的傷害,讓我們與孩子的共同生活變得比較容易?說到底,固執、難搞、愛惹人、喜怒無常的,不就是我們自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