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氣球

觀測氣球是一種用來查探軍事情報或搭載砲兵觀察員的氣球,也被稱作偵察氣球、間諜氣球或監視氣球。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美中修補關係各有盤算留有未爆彈,偵察氣球分析結果攸關和解進程

一名美方官員說,北京高層自認現在占據比偵察氣球事件後更有利的地位,在重啟美中外交上發揮一定作用。不過,FBI與其他單位分析中國偵察氣球電子儀器的結果尚未出爐,拜登預計以行政命令禁止美國投資中國半導體與其他關鍵技術產業,猶如未爆彈。中方官員擔心兩者如化為現實,北京可能被迫還擊,阻礙美中和解進程。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台海和平穩定成國際焦點,美國仍強調遏制中國或打造「新冷戰」並非目標

儘管台海議題成為美中互動核心焦點,但尋求與崛起中霸權往來仍是美國政府重要外交政策,即使是在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並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歷史性會晤後,中共解放軍在台海周遭大規模軍演時,華府儘管坦言台海局勢緊張,仍不放棄與中國接觸。

TNL+ 2023/04/14 | 李少民

如果美國不想進入新冷戰,除了屈服於中共統治,另個選擇就是進入一場熱戰

打敗美國一直是中共的最高目標,由於中共的洗腦,這樣的目標已經被灌輸到絕大多數中國人的頭腦中。每當中國有了新的發明,人們總是問:這比美國的東西好嗎?如果沒有,那就不是一個好的發明。習近平說了謊:中共不僅有冷戰思維,而且還一直在進行冷戰。 是美國沒有意識到中共與美國的冷戰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

2023/04/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駐美大使空懸逾3個月,中國審慎斟酌如何與美國打交道

美國巴克內爾大學(Bucknell University)政治學與國際關係教授朱志群表示,北京沒有參議院,沒有國會聽證,(人選)定了就是定了,想必是北京在故弄玄虛,以表達對美方的不滿。他說,就是要讓美方知道北京很不悅,並期盼美國好好善待中國的新任大使。

2023/03/0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中國製起重機遍布全美各大港口,猶如「特洛伊木馬」恐淪為間諜工具

中國高空偵察氣球闖入領空近期引發美國對情資遭刺探的擔憂,也更加關注間諜活動千變萬化的形式及各國如何以非傳統情蒐工具互相監控。美國國安官員近幾年來點名行李掃瞄系統、變壓器等一系列中國製造設備,都有助在美國進行監視或破壞,美方也對中國藉戰略投資擴大控制全球港口益發感到擔憂。

2023/02/19 | TNL 編輯

布林肯與王毅於德國慕尼黑會議談「中國氣球」,外媒:一場沒有道歉、沒有信任的對話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他當面警告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毅,中國偵察氣球入侵美國的行為「不能再發生」;但王毅表示,飛艇事件是美國製造的一場政治鬧劇,「地球上空每天都飄著很多氣球,難道美國都要打下來嗎?」

2023/02/18 | 莊貿捷

間諜氣球造成美中關係緊張,北京嚴審電池技術轉移,寧德時代與福特合作在美設廠可能告吹

市場許多投資人可能相當疑惑,在美中對抗下,作為美國汽車大廠的福特(Ford)為何會跟中國電池巨擘進行建廠,這一再凸顯了福特近年經營上的困境,才轉而向寧德合作發展低廉的電池技術。

2023/02/18 | 德國之聲

【專訪】袁勁東:氣球事件暴露中國國安決策嚴重缺陷,拜登政府不清楚危機時刻應該跟誰接觸

美國擊落一個來自中國的高空氣球,雙方相互指責升級,緊張關係加劇。這一事件揭示出兩個超級大國危機管理的哪些問題?德國之聲專訪了澳洲雪梨大學國際安全研究中心副教授袁勁東。

2023/02/1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專家:間諜氣球可能是解放軍「戰略支援部隊」負責操作,風波可望於慕尼黑會議大事化小

儘管中方慣性地針鋒相對,卻也和美方一齊找機會和解。而一個不大不小的機會來了。王毅和布林肯,都要參加即將登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且正安排會面。這個場合,也許是個讓雙方消氣、讓「大球」變成「小球」的機會。

2023/02/17 | 德國之聲

另外三個「不明飛行物」從何而來?白宮:可能是商用,未必是監控氣球

氣球仍然是中美論戰焦點,美國稱中國擁有氣球艦隊,中國反批美國曾派氣球飛越新疆和西藏上空。另外,美國參院15日通過兩項決議案譴責中國,對此,中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要求美國國會「停止汙蔑抹黑」。雙方持續攻防,「氣球事件」最後將如何收場?

2023/02/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偵察氣球加劇美中緊張,拜登不道歉但盼與習近平對話,傳五角大廈將派員來台

拜登指出,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美國空域的物體數量突然增加;會偵察到更多,部分因素在於採取增加雷達敏感度。他指示團隊針對未來如何處理這類不明物體制定更嚴格的規範,並將利用收集到的參數作為日後因應無人機與不明空中物體採取行動的指引。

2023/0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偵察氣球從施放到偏離航道,《華盛頓郵報》:美方早已知情並全程追蹤近一週

《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監控人員從路徑判斷氣球本應一路飛到美國屬地關島,但它卻在這條東向航線某處出乎意料北轉。據多位美國官員說法,分析人員正在研究,中國有沒有可能原本並無意讓這顆高空偵察設備滲透至美國腹地。

2023/02/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戰機界超跑」F-22擊落中國偵察氣球,機動性高可輕易鎖定緩慢移動物體

F-22是美國戰機中的「超級跑車」,採用匿蹤技術,可避開敵方雷達追蹤,且發動機上不需要後燃器和推力向量噴嘴,即可超音速飛行,因此機動性更高。所有這些功能的設計目的都是用來讓戰機在空戰中所向披靡,鎖定一個像氣球這樣緩慢移動的物體,就顯得易如反掌。

2023/02/15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間諜氣球奇幻之旅:美國為什麼反應這麼大?對美中關係將造成什麼影響?

美國國務卿訪中前夕,中國偵察衛星突然闖入美國領空,引發強烈反中情緒。持續探底的美中關係更難以重新定位,也讓人質疑決策背後有何考量。

2023/02/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誰的間諜氣球打斷布林肯訪中?中共高層似也一頭霧水

美國官員相信,這顆據信自海南島起飛的氣球是在中國控制下飛越阿留申群島(Aleutian Islands)和阿拉斯加(Alaska)。即使強風將氣球帶往較中國預期更南的地方,中方似乎也有意趁機利用這次飛行,以監視敏感的美國軍事基地。一名美國官員說,「氣球是刻意放出的,但其移動路線則非事先計劃

2023/02/13 | 德國之聲

英國《金融時報》:近幾年有數十個中國軍方的氣球飄入台灣空域,平均每個月一次

據《金融時報》報導,近年來台灣上空曾出現數十個中國軍方氣球。而在北美,繼週五、週六分別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擊落「不明飛行物」之後,週日在密西根州又上演類似劇情。另外,中國也稱在山東日照附近海域「發現不明飛行物並正準備擊落」。

2023/02/13 | TNL 編輯

中國外交部反控美國氣球十多次入侵領空,英國《金融時報》:中國軍用氣球平均每月飛過台灣一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13)日指控,去(2022)年1月以來,美方高空氣球未經中國官方批准,10多次非法飛越中國領空,「美國在世界上放飛了多少間諜偵測飛艇氣球,美方自己心底里很清楚」。 而在昨(12)日,中國山東青島即墨區海洋發展局證實,山東日照市附近海域發現不明飛行物,「正準備擊落」,這個不明飛行物在中國社群媒體上引起強烈興趣,有數億的瀏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