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團體

偶像藝人,或簡稱為偶像(英語:Idol,日語:アイドル aidoru */?),又可音譯為「愛豆」,是藝人的類型之一,是指「被崇拜」、「被仰慕」、「擁有狂熱追求者」的人,相關概念最初起源於日本。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2/17 | BBC News 中文

AI女團走進韓國K-pop流行樂壇:不用擔心身材走樣和精神健康,但它們也可以比人類更人類

Eternity背後操手朴智恩(Park Jieun)說:「採用虛擬藝人的優勢是,當K-pop明星容易受制於身體限制,而身為人類他們也會受到精神緊張困擾的時候,虛擬藝人完全不受束縛。」朴智恩還看到了虛擬團體的其他優勢:每一位虛擬角色都可以由其創作者控制。

2022/06/21 | 精選書摘

《圖解認知偏誤!避開99%思考陷阱》:待在團體之中顯得更有魅力的「啦啦隊效應」,竟然有性別差異?

本書的特徵在於由淺入深撰寫各部內容,引領各位讀者一步步走進專業領域的世界。讀者若能依序閱讀第I部(邏輯學)、第II部(認知科學)、第III部(社會心理學),就能在讀完本書的時候,了解「認知偏誤」的全貌。當然,不按照順序挑選一些感興趣的項目閱讀也沒問題。

2021/11/20 | 讀者投書

今敏《藍色恐懼》是女性主義抑或男性凝視?從紀錄片《今敏:造夢大師》尋找答案

今敏作為近代對影響電影發展最重要的一人,他在業界以及影迷心目中的地位是無法動搖的。不過,他的首部動畫電影長片作品《藍色恐懼》中對女性主角的折磨和性的呈現,則不禁令人質疑金敏的作品是不是帶有某種男性凝視。這篇文章則會透過其作品《藍色恐懼》和相關紀錄片《今敏:造夢大師》,探討今敏的創作思路。

2021/05/17 | Lo's Psychology

你喜歡ERROR嗎?ERROR並不是搞笑的代名詞

每個人都是一個獨立個體,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ERROR的組合名字不應該窒礙他們發展的障礙,不應成為我們以刻板印象思考他們的原因。

2020/10/17 | 精選書摘

Jessica《Shine》小說選摘:身為練習生,交男朋友等於毀了自己的人生

我們交男朋友,只會毀了我們的人生。DB娛樂口口聲聲說我們是一個家族,但他們根本不在乎。他們不在乎我,或是妳,或是任何人。他們只在乎能不能把我們變成完美的賺錢機器,幫他們賺進大把鈔票。

2019/05/16 | 陳慶德

《BTS紅遍全球的商業內幕》:藉「保齡球」行銷術,防彈少年團成功不是偶然

先不論此成功是否為「偶然」,防彈少年團之「成功」,讓我們看到許多大小企業在經營時,值得學習與思量之處。

2019/05/15 | 陳慶德

《BTS紅遍全球的商業內幕》:「保齡球策略」行銷術,防彈少年團的成功不是偶然

也許有人會說防彈少年團的成功是「偶然」,抑或房時赫自言:「我也並沒有刻意栽培他們(防彈少年團)成為世界級頂尖藝人的目標。」但先不論此成功是否為「偶然」,防彈少年團之「成功」,讓我們看到許多大小企業在經營時,值得學習與思量之處。

2018/10/23 | 陳慶德

韓團BTS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們積極正面回應當下社會議題

BTS〈21世紀少女〉歌曲為例,這首歌打造出新少女女性形象,呼應了全球「性別平等」之趨勢。且對應Psy在〈江南Style〉的女性形象,可說兩者大大不同呢。

2018/10/23 | 陳慶德

韓團BTS之所以成功,因為他們積極正面回應當下社會議題

BTS〈21世紀少女〉歌曲為例,這首歌打造出新少女女性形象,呼應了全球「性別平等」之趨勢。且對應Psy在〈江南Style〉的女性形象,可說兩者大大不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