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記

傳記(英語:biography),是文學體裁的一種,也是早期文學的重要形式之一。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5/18 | 劉庭妤

【閱讀博物館】林語堂故居不見「幽默大師」偌大影像,但無處不充滿林先生精神

位居陽明山上的林語堂故居沒有五星旗酒店、沒有天地溫泉和商業街,但故居透過其博物館精神及姿態,向人們展示真正重要的並非建築物、富麗堂皇的應提設備,它關切的核心命題為「人」。

2022/07/17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紅房子》作者李桐豪:人物採訪讓我「享受不斷從別人戶頭偷錢的快樂」

李桐豪讀遍多年來所有與圓山大飯店相關的舊報紙,《紅房子》裡幾乎全是網路搜尋不到的老歷史,「最迷人有趣的故事,是Google不到的資料。」由受訪者娓娓道來,李桐豪仔細聆聽,循線切入,記憶終能成文。

2022/05/01 | 精選書摘

【小說】吳爾芙《歐蘭多》導讀:希望我們永遠能透過閱讀穿梭時空,體驗雌雄莫辨的心靈與滿足

歐蘭多在扮演不同性別角色上,就像她的名字「Or∣ando」一樣遊刃有餘,跳脫陽剛/陰柔二元對立的僵硬束縛,充滿了多重選擇與並存的可能性——穿馬褲時表現得誠實正直,換上裙子嬌媚迷人,同時享受來自男女兩性的愛情。

TNL+ 2022/04/30 | 傅紀鋼

【書評】《沉重天堂》:Kurt Cobain道出了許多青少年無法言述的,那想要擁抱世界卻又想逃開的隔閡感

超脫樂團的主唱Kurt Cobain用那充滿憤怒的嗓音,憂鬱而細膩的神情吸引了全球無數粉絲,成為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樂團之一,但看似高度成就的背後卻是不幸的童年、充滿猜疑、爭吵的婚姻,連自小一起長大的Krist Novoselic也被他拒於門外,最終於1994年飲彈自盡。

2022/04/15 | 精選書摘

《桑塔格》傳記:蘇珊現在安全了,家事法庭的法官說,「妳先生真的瘋了,孩子給妳了」

本書是截至目前,關於蘇珊.桑塔格這位二十世紀文化界巨擘最為全面、整體的傳記。莫瑟進行了大量驚人的研究,不但深入檔案資料,更追索桑塔格的腳步,在世界各地採訪了曾直接或間接接觸過、曾談論過或未曾公開談論過她的人,從而描繪出了桑塔格精彩豐富的一生,與她複雜的性格與面貌。

2022/04/12 | 精選書摘

《傅柯》:從前的傅柯就要漸漸消失,被人遺忘,而從凡森大學的蒸餾器裡將冒出一位入世的哲學家

此書是第一部問世的傅柯傳記,作者艾希邦不但在傅柯生前跟他有密切往來,對法國學界也有相當深入的瞭解。這個在二○一一年大幅修訂擴充的新版本,基於初版面世後不斷出土的文獻,增加更多傅柯與其他知識分子之間的來往互動,同時也觸及他與性及藥物的關係。

2022/04/03 | 精選書摘

《沒有人活著離開:吉姆・莫里森傳》:分隔已知與未知的是一扇門,是我想變成的東西

本書自吉姆・莫里森的少年時代寫起,詳述了人格的建構和其展露的特質,還原吉姆絕口不提的原生家庭;門樂團的階段則加入了樂團工作人員丹尼・蘇格曼的貼身側寫,勾勒出吉姆的立體面目,以及平衡歷來媒體扭曲的報導。

2021/11/21 | 精選書摘

《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導讀:「今古相接」的書寫與閱讀,豈能不知其人而論其世?

洪業一方面接受家學的傳統教養,十三歲,第一次接觸杜詩,就是父親遞給他的楊倫《杜詩鏡銓》。此外,李白詩、白居易詩、《唐詩三百首》等典籍都讀過。同時,父親也教他如何翻檢詩韻,習作五七言律詩。他就這樣扎下厚實的國學根柢。

2021/09/13 | 精選書摘

《深入絕境》:瑪麗知道格達費會強迫她和他性交,「無論發生什麼事,都不要讓我和他獨處」

她有方法讓阿拉法特感覺自在,他也喜歡女性的陪伴,但這不意謂著她的訪談手段軟弱溫和。有時,她的問題會激怒他,但他十分尊重她為了解巴勒斯坦理想所付出的心力。

2021/08/12 | 精選轉載

【專訪】中正哲學教授陳瑞麟:破解科普書的暢銷秘訣,用科普改變台灣的科學文化

臺灣曾出現怎樣的「科學普及」熱潮和轉向?曾紅極一時的「科學文化」書系,其傳播策略是什麼?這些是中正大學哲學系講座教授陳瑞麟關心的議題。

2020/07/29 | 精選書摘

《生來已逝的愛德華・高栗》:他活得夠久,以至於能看見自己被模仿

高栗作為文化參考點的重要性不斷上升的主要指標,是藝術評論者愈來愈常使用「像愛德華.高栗的」(Edward Gorey-like),或者更好的是用「高栗式的」(Goreyesque)作為描述字眼。

2020/07/13 | 余杰

讀川普《交易的藝術》:將這套生意經轉而用在政壇上,改變了美國政治的潛規則

川普經營其商業帝國時,深知媒體的力量,他有一個商業原則是——放話出去(Get the word out)。要想讓別人知道,就要大膽地說出來,即便是驚世駭俗、石破天驚的想法,即便產生千夫所指、舉國皆欲殺之後果,也不要害怕。

2019/10/07 | 精選書摘

《埃及史》:古埃及文學的歷史價值,遠遠超出文學成就

在埃及文學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教諭作品流傳至今,對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與風土人情具有很重要的價值,也是我們領略埃及文明的一個不可忽略的窗口。

2019/06/15 | 書傳媒

《浮與沉》:攝影大師尤金史密斯,死時戶頭只剩18美元與令人作噁的房間

透過《浮與沉:攝影家尤金・史密斯的傳奇人生》作者Sam Stephenson二十年來的考據與追尋,以及聆聽超過1700卷尤金史密斯個人收藏的私人錄音,這本非典型傳記將帶給我們一個非常特殊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