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NL+ 2023/11/16 | 金色烤布蕾 徐春鶯參選與中生健保爭議不斷,賴清德應對懷孕新住民納健保與否進行表態 若民進黨自詡為重視性別平等、多元文化的政黨,賴清德便必須表態支持懷孕新住民納健保,並作為其參選政見之一。即再怎樣也必須要考量到新台灣之子有權能夠平安健康出生,並想有獲得母親妥善照料、陪伴和教育等權益,避免將他們的母親視為單純的生育工具。 徐春鶯 新住民 More... 健保 中山大學 柯文哲 侯友宜 賴清德 林靜儀 留學生 僑生 婚生推定原則 屬人原則 2023/09/24 | 杜晉軒 為何他們在大馬高喊「親愛精誠」?首位來台灣的馬來西亞僑生,其實是政大校友 今年是馬來西亞政大校友會成立50年,而70年前第一位來台求學的馬來西亞僑生,就是政大校友,如今馬來西亞政大校友超過5000人,馬來西亞是政大在全球最多校友的國家之一。明年是政大在台復校70年,而政大復校的歷程與僑教的發展密不可分。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僑生 政大 2023/09/07 | 李芯 5年52億元拚STEM重點領域國際生留台,學生享學費全免、每月1萬助學金 這項計畫會由國發基金的「產學獎助金」提供國際生的學雜費、來台機票錢,以及包含簽證、體檢在內的行政費用,企業則提供學生每個月至少1萬元的助學金,讓國際生放心就學,畢業後留台2年,同時因應國內產業人才需求。 教育部 國際生 More... 僑生 楊玉惠 新南向 產學合作 STEM 半導體 2023/03/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越生人數衝破2萬人,台灣如何使越南超越中國成最大境外生來源國? 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在台就讀的越南學生有2萬3728名,一舉超越中國成最大境外生來源國。這背後的推手是駐越南代表處教育組長朱多銘,他記得2006年派駐越南時,當年只有四五百名越南學生來台,隨著多年來積極辦教育展,近年人數才大幅成長。 東南亞 越南 More... 朱多銘 僑生 境外生 2022/11/10 | 杜晉軒 如果沒有海外華僑的支持,就沒有建校26年的國立金門大學 走進金門大學校園,也許會看見一些台灣人不一定認得的人名,如楊忠禮理工學院、楊肅斌演講廳、黃祖耀人文社會學院,其實他們都是在東南亞富甲一方的金門人後代,如果沒有海外的金門華僑捐助興學,就不會有今日的金門大學。此外,儘管就讀金門大學的陸生減少了,但近年金門大學成功招收了更多僑外生,尤其印尼僑生人數增加,顯現了金門大學與海外華人社群連結的特性。 東南亞 金門 More... 金僑 楊忠禮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華人 黃祖耀 僑生 2022/11/08 | 精選書摘 《我們的足球夢》戰後「回國」留學的僑生,為台灣足球史寫下了特殊的篇章 關於台灣如何透過體育與海外建立關係,可以說,透過棒球,台灣人能更加認識日本與美國;而透過籃球與足球,台灣人則能更加了解東南亞世界,這兩者共同構成台灣對戰後東亞體育世界的想像,如除了海外華人青年組成的台灣足球隊伍,50年代開始來自亞洲各地的華人青年,也扮演起中華足協與海外華人足球界、或外國球隊來台時重要的連結橋梁。 東南亞 僑生 More... 足球 長治鄉 南越 華僑 2022/09/09 | 杜晉軒 許多大馬華人不解,為何台灣人會對楊丞琳說「我是廣東人」這點感到生氣? 許多同鄉大馬華人不解,為何台灣人會對楊丞琳說「我是廣東人」這點感到生氣,因為大馬華人也會說「我家是廣東人、潮州人、福建人」,而這樣的「籍貫情結」,背後又有怎麼樣的文化脈絡呢?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華僑 僑生 籍貫 楊丞琳 新加坡 祖籍 廣東人 2022/09/04 | TNL特稿 【小說】朱宥勳《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自序:台海戰爭我們會贏嗎?我想探問的是「勝負以後」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從多種角度來說故事,透過多種參與戰事的角色觀點來描述其眼中的台海戰爭,有敵軍內應第五縱隊,有解放軍特種部隊,有創傷症候群的年輕人,有戰事雙方的祕密情報人員,以及民防部隊代表,組構成多樣的戰事眾生/眾聲樣貌。 以下證言將被全面否認 台海戰爭 More... 朱宥勳 中國攻台 第五縱隊 解放軍 特種部隊 創傷症候群 民防部隊 祕密情報員 短篇小說 僑生 軍事議題 戰爭文學 TNL+ 2022/09/02 | 黃國富 從爭取反共到輸出流行文化,為何有眾多馬來西亞學生來台就讀新聞傳播科系? 馬來西亞學生赴台灣念新聞傳播科系,始於冷戰時期基於反共需求而開展的僑生教育,而此時也正值政大在台復辦。解嚴後,當地華人社會1990年代中期後受到台灣流行文化等影響,新世代增添對台灣的親近性與好感,因此來台就讀新聞傳播科系者仍眾多,直到近年台灣受到中國、韓國文化軟實力興起的挑戰。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國立政治大學 政大新聞系 僑生 世新大學 2022/08/05 | 杜晉軒 美國曾嘗試救援的馬來西亞政治受難者,半世紀後為裴洛西訴說台灣白色恐怖歷史 馬來西亞僑生陳欽生在1971年被判刑12年,此事件引起國際特赦組織的關注,為救援陳欽生,該組織尋求美國政治人物的協助。而當年給予國民黨當局壓力的,分別是美國社會主義黨的眾議員麥克・哈靈頓(Michael Harrington),以及共和黨參議員畢爾(J. Glenn Beall. Jr)。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陳欽生 國際特赦組織 裴洛西 僑生 白色恐怖 生哥 TNL+ 2022/07/08 | 洪銘謙 台灣大專院校「需要」東南亞外籍生,但外語教學環境夠「友善」嗎? 以英文能力招收外籍生,等同於台灣的大專院校需要與亞洲地區主打英語教學的大專院校競爭,但請問這些學校真的拚得過香港與新加坡的大專院校嗎?台灣在全英語環境上本來就有先天上的劣勢,因此若堅持英語招生之路,最終只有前幾名的台灣大專院校具備競爭優勢。 新南向政策 東南亞 More... 僑生 外籍生 華語教學 2022/06/07 | 精選書摘 《北漂台灣》:那些年,從台灣畢業後回「僑居地」成為政治人物的馬來西亞留台生 台灣僑委會所灌輸的「僑居地」是錯誤的觀念,對許多馬來西亞留台生而言,馬來西亞是他們的祖國,不是「僑居」的地方,而從台灣畢業後回去從政的留台生,無論政黨立場為何,都有為祖國建立良善政治的理想。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僑生 黃書琪 周美芬 政大 馬華公會 民主行動黨 2022/06/04 | 精選書摘 《北漂台灣》導論:馬來西亞華人在台灣,是很「幽微」的存在 大馬華人與其他東南亞新移民相比,可以說是很幽微的存在。大馬華人並沒有較顯著的外貌特徵讓台灣人注意到,也不契合台灣社會對東南亞「種族」、「階級」、「落後國」的想像。 東南亞 馬來西亞 More... 馬來西亞僑生 馬來西亞華人 僑教 僑生 2022/02/14 | 精選轉載 專訪楊志光:當年考上台大機械系的大馬文藝少年,如今成了台灣影視產業的推手 來自馬來西亞的楊志光後從台大機械系畢業後,除了第一份工作是在奧美廣告工作數年外,接下來都往音樂與影視產業發展了,包括曾在HTC 、台灣雅虎、華納音樂亞洲辦公室、滾石唱片等公司擔任主管,2019年成立「柒拾陸號原子」。 楊志光 馬來西亞 More... 僑生 東南亞 台大 2022/02/01 | 杜晉軒 在台緬甸留學生:飛機落地台灣那一刻,才感受到「自由的空氣」這句話是真的 2022年的2月1日,是華人春節大年初一,也許有人還記得,也許有人都忘了,但對緬甸人而言,卻還是很重要著,這一天是緬甸發生軍事政變滿一年。許多在台灣的緬甸人,回不去不僅是因為疫情,還因為緬甸仍處於軍方統治的白色恐怖之下。本訪問了兩位在台的緬甸學生,讓他們娓娓道來,緬甸在去年爆發軍事政變以後的心路歷程,他們分別是留台緬甸學生會會長張如明,以及來台探親與讀書的小梅。 東南亞 緬甸 More... 翁山蘇姬 僑生 緬甸華人 曼德勒 仰光 2022/01/28 | TNL 編輯 中山女高印尼三姊妹面臨遣返,徐國勇允諾協助留在台灣就學 中山女高生一名印尼學生因父親觸法,自己也將面臨遭遣返印尼命運,她寫親筆信請求內政部長徐國勇讓她和兩個妹妹繼續留在台灣求學。 東南亞 印尼 More... 僑生 遣返 徐國勇 內政部 銀行法 2022/01/07 | 杜晉軒 回首冷戰年代:李光耀政府曾禁止學生來台,而在台的新加坡僑生多非左派 湛承憲指出,早年新加坡非左派華人有兩種,要嘛是受英文教育的華人,要嘛是右派,而會來台的多是右派,但同時又不受李光耀政府信任,早期不被允許去台灣留學。至於受英文教育的華人,由於教材少談中國歷史,自然會對中國較疏遠,加上西方對共產主義恐懼,因此多是反共者。 新加坡 僑生 More... 留台同學會 新加坡華人 東南亞 華僑中學 2021/12/18 | 鏡文學 【專訪】《借刀殺人中學》作者楊鐵銘:生活很大程度是沒意義的,我希望人們在這沒意義的宇宙開心 作者楊鐵銘來自澳門,現就讀台藝大電影系。《借刀殺人中學》從校園奇案映照澳門社會的頹敗,他卻表示這不是一本鄉愁之作,甚至不認為小說是在批判。因為創作於他是遊戲,現實中,他則是永遠的局外人。 借刀殺人中學 楊鐵銘 More... 虛無感 澳門 賭場 局外人 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