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

價值,泛指客體對於主體表現出來的正面意義和有用性。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22 | 方格子vocus

當一切都可以用AI加速之後,還有什麼是值得我們慢下來的事情呢?

「意義創造」是人類最特殊的才能之一,讓我們不只是單一個體,而是與所在的環境與萬物產生連結,並給予意義。或許,「慢下來」這件事,反而是AI光速發展後給予我們最重要的提醒跟禮物。

2023/02/27 | 精選書摘

《你可以當好人,但不要好得不像人》:討好者會揣測別人的想法,並以此形塑自己的人生

我當時正在寫文章,順便整理一些電子郵件。但我沒辦法忽視這段美好的故事:九十歲的女士剛買了蘋果的手錶,正在努力學習使用方式。「這可以顯示我的心律嗎?」我聽見她問。 「當然囉,奶奶。看到了嗎?在這裡。」年長的女士說:「我每天早上都會檢查有沒有脈搏,有的話才需要起床。」

2022/11/26 | 方格子vocus

月薪四萬再怎麼認真也不會變成12萬,從商業模式解釋為什麼每個行業薪水差這麼多?

很多人喜歡說薪水不一樣是因為要得學歷、念的學校、進入門檻的差異,但其實這都一點都無法解釋現實狀況。一樣是科技公司,常常念私立科大的也有當到大主管,甚至王永慶只有念到國小,相較一堆博士失業,怎麼可能是學歷或是學校在決定薪水呢?這裡提供大家幾個角度,用商業解釋為什麼不同行業的薪水會差這麼多。

2022/11/18 | TJ

【關鍵眼中盯】為什麼城市選民越來越不想投票?是不是真的「誰上都一樣」?

對政治疲乏的人,不相信自己的一票有意義,投票對自己也沒有直接的好處,對政治的參與感越來越低,更覺得「誰上都一樣」。但某方面他們也沒錯:如果完全用功利的視角來看,城市的選舉好像真的是「投爽的」。

2022/11/11 | 方格子vocus

「誠信」是專業工作者必備的特質,還是最後的底線?

當每一次我們做出專業決定或是判斷時,也可以用稽核的眼光看看自己,是不是秉持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觀,也做了當下的自己所能做出最好的判斷。

2022/08/23 | 方格子vocus

請外送或自己去買,哪個比較划算?學會「價值量化思維」,重新估算「時間的重要性」

正因為缺錢,多數人才會花費時間精打細算、或利用販賣自己的時間去工作賺錢、而因為缺錢,你會下意識的特別去重視金錢,但如果你今天缺乏的是時間呢?

2022/03/22 | 精選書摘

《談判致富》:要求加薪並非只是走進老闆辦公室,伸出手跟老闆要錢那樣簡單

麥可.雅德尼是暢銷書《習慣致富》的作者之一,本書是他四十年談判經驗集大成之作,談的不僅僅是如何透過談判技巧而順利成交,還深入剖析這些技巧為何起作用,以及如何最有效地運用背後的科學原理,更重要的是如何運用說服力與影響力來實現目標。

2022/03/22 | 精選書摘

《NFT大未來》:如何自己鑄造並上架NFT?又該如何評鑑NFT藝術的價值?

要評鑑NFT的價值與金額是一件很難的事。市場潮流總會隨著時間變動,人們的喜好也會改變,如果手上已經準備好想要鑄造的作品,就讓我們來開始這段興奮的旅程吧!

2021/12/28 | 方格子vocus

在職場的價目表上,你提供的是「功能」還是「價值」?

低價的複合功能人才,或許只要多增加些溢價成本就可以尋得,然而能領導團隊、承上啟下、解決部門衝突、拿下大專案或是搞定大客戶的高價值人才,則像是稀有的獨家商品一樣,已經不是秤斤論兩的功能所能定義。

2021/12/20 | 方格子vocus

在職場上,比起CP值高的多功能人才,真正有權利喊價的是高價值人才

在職場的價目表上,低價的複合功能人才,或許只要多增加些溢價成本就可以尋得,然而能領導團隊、承上啟下、解決部門衝突、拿下大專案或是搞定大客戶的高價值人才,則像是稀有的獨家商品一樣,已經不是秤斤論兩的功能所能定義。

2021/10/01 | 方格子vocus

自己定義自己的人生行程表:給大學畢業生步入職場前的五個提醒

前面的幾個提醒,都是為了最終讓你得到自我人生結論:自己可以創造什麼獨特價值。當你創造出自己的獨特價值,你會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自己的心安。人生在世,為的就是這個。

2021/09/29 | TNL 編輯

丹麥藝術家向博物館借8.4萬美金現鈔進行創作,繳回空白作品並命名為《拿了錢就跑》

丹麥觀念藝術家哈寧向博物館索取了8.4萬美金,博物館期待哈寧寄回兩個裝有現金的相框,這將可視化丹麥和奧地利人的平均年收入。但展覽開幕前2天,他們得到的是2個空框架。

2021/09/11 | 職涯實驗室 Career Design Lab

善用「5S成長曲線思維」,讓重複性的庶務工作也能找到價值

一位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商學院教授曾說:「在美國,採購『曾經』是一個人被解僱前最後的落腳處。」但你有發現,為什麼是曾經嗎?因為他們已經開始嘗試讓自己的角色提升被看見的價值

2021/08/12 | 精選書摘

《豐盛心態》:遵循「3A」步驟衡量自我價值,不再陷入「比較的魔咒」

Amazon讀者五星好評,暢銷書《駕馭金錢》、《生活槓桿》作者又一力作!從負債到財務自由,英國黑馬創業家淬煉出66個讓事業、財富、人生再突破的關鍵心態!

2021/08/02 | 高智敏

面對職場上的貪污、賄賂或造假,正直誠信的人該如何自處?

當你選擇你以為的簡單捷徑(如塞錢行賄立即拿下訂單),而非下苦功改善公司體質或改變經營策略時,其實是踏上一條不歸夜路。也許你現在走得正好,根本沒什麼大問題,但時間一拉長、變數一增加,總會有遇鬼的一天。

2021/04/02 | 幸福拼圖ZEC99

心儀的女性對你忽冷忽熱?男女戀愛「初始溫度」與「加熱模式」大不同

追著的女生,說不理你就不理你了,可是過一段時間,她又像沒事一樣,和我繼續保持聯繫。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1/02/18 | 精選書摘

《工作必須有錢有愛有意義》:能不能加薪,取決於你是不是「有利用價值」的人

很多人以為一定要有碩士學位、要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才可能在某個領域找到工作賺到錢,其實,身為現代人的我們非常幸運,因為這在你爺爺奶奶或爸媽的年代,學經歷也許是一個事實,但在現代卻不一定如此。

2021/01/22 | TNL特稿

《萬物的價值》書評:最有前景的企業卻運作得像間銀行,這是一種「金融詛咒」

從矽谷的Apple、Google等,到金融業,再到大型藥廠——呈現出一旦失去辨別價值創造與價值萃取的能力,等於是開了方便之門給特定人士,肆無忌憚地僭稱價值創造者之名,以行價值萃取之實,加劇社會、財富與所得的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