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

儒家,又稱儒學,諸子百家及九流十家之一,是一種起源於中國並同時影響及流傳至其他周遭東亞地區國家的思想、哲理。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16/10/27 | 王偉雄

越努力擺脫自欺,就越覺得困難?

儒家雖然認為反省是一種工夫,毫不容易,更提出慎獨、三省吾身、見賢思齊、正心誠意等方法,強調不斷的努力,但對於反省的功效和「毋自欺」的理想,還是過份樂觀了。

2016/10/27 | 王偉雄

越努力擺脫自欺,就越覺得困難?

儒家雖然認為反省是一種工夫,毫不容易,更提出慎獨、三省吾身、見賢思齊、正心誠意等方法,強調不斷的努力,但對於反省的功效和「毋自欺」的理想,還是過份樂觀了。

2016/10/06 | 王偉雄

反精英與反智主義

反智主義背後有一個假設︰學歷越高,所受的教育便越是理論化和脫離現實。反智的人不是反對所有知識,實用的知識他們是不會反對的,他們反對的只是理論化和過份複雜的知識。

2016/10/06 | 讀者投書

選委會的宗教界,為甚麼是這6個宗教?

香港的選舉委員會中,宗教界由「六大宗教」代表,社會亦習慣視為主流宗教,但為何這些宗教會成為代表?這要由1972年成立的「六宗教領袖座談會」談起。

2016/04/22 | 讀者投書

從肯亞詐騙案和媽祖遶境,看中華民國集各家大成的思想統治術

有人可能會用文化本身無好壞來替中華文化辯護,但文化是人的行為組成的,人都有優劣之分,文化怎麼可能是中性的呢?就以上有毒思想看來,中華文化的成分對現代社會發展而言,可謂弊多於利。

2016/04/10 | 王偉雄

凡事不爭,還會力爭上游?

爭勝之心當然可以是進步的動力,不過,假如重視的只是要勝過別人,也許便會因為怕輸而不願嘗試,爭勝之心反而變成了進步的阻力。

2016/04/10 | 王偉雄

凡事不爭,還會力爭上游?

爭勝之心當然可以是進步的動力,不過,假如重視的只是要勝過別人,也許便會因為怕輸而不願嘗試,爭勝之心反而變成了進步的阻力。

2015/11/24 | Stanley

儒家等於奴性?只會背論語卻從不了解含義的你,才是真正被奴化的人

或許對你來說「儒家是否奴性」很主觀,有些話你不斷地放寬解釋,一定能找出奴性的架構;而有些話你嚴謹地去看待,反而一點奴性都沒有。但可以肯定的是,儒家思想從來不是要奴性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