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免疫力

免疫(英語:immunity),指生物機體識別和排除抗原物質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9/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FDA核准最新版COVID-19加強針:建議施打原因、疫苗版本差異重點一次看

拜登政府一直以來推動的是大多數美國人每年都接種COVID-19疫苗加強針,預計CDC今日會議後端出的指南也類似。有別於美國,歐洲通常只建議年長者或患有慢性病(如心臟病、糖尿病、呼吸系統疾病)等染疫高風險族群接種加強針,英、法及德國都採這種做法。

2023/06/28 | 精選書摘

《黃瑽寧醫師感染輕百科》:人類病毒感染分成兩種劇本,渣男和癡男

這類型的病毒,每隔幾天就換一個宿主,把宿主利用完就落跑,海王又濫情,我姑且稱之為「渣男病毒」,它們包括冠狀病毒、流感病毒、腸病毒、諾羅病毒、腺病毒等等。但是另一種病毒不一樣,它們感染人類一次,從此一生一世不離開,陪你到老,我稱之為「痴男病毒」。

2023/06/08 | 方格子vocus

原生家庭的詛咒:我為什麼還是重蹈父母的覆轍?

許多父母由於對早年家庭不安,經營現在的家庭時常常過度焦慮、監控與壓抑自己的情緒,卻又發現他們的孩子繼續重蹈自己的覆轍。其實,刻意的創造一個「無菌空間」,或許反而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2023/02/14 | BBC News 中文

「運動式冥想」太極令人驚奇的健康益處:有益心臟健康、快速改善大腦功能並減少內臟脂肪

蕭博士說,太極看上去很輕柔、舒緩和流暢,幾乎跟沒運動一樣。但練習太極的人燃燒的卡路里數量與看起來似乎更努力鍛鍊的人相似。「在我們的研究中,練習太極者與進行傳統鍛鍊者燃燒相似數量的卡路里,」他說。

2023/02/11 | BBC News 中文

僧侶是對的:正念冥想如何幫助調節情緒、增強記憶力和免疫系統?

有證據顯示,每天做一點冥想練習可以改善睡眠、調節情緒、增強免疫力,甚至能從物理上重新調節身體對壓力和疼痛的反應。BBC科學節目主持人邁克爾.莫斯利醫生(Michael Mosley)在他《就一件事》Podcast中,探討了冥想這一古老而貌似簡單的練習,如何能帶來強大的好處。

2023/01/13 | TNL 節目部

【醫鍵解壓縮】S3EP3|癢到連覺都睡不好!異位性皮膚炎可以根治嗎?

除了讓人癢到崩潰,異位性皮膚炎這個大魔頭,根據研究,還很容易跟其他疾病一起現身,像是過敏性鼻炎和氣喘等特異性失調症,還有眼睛疾病、慢性蕁麻疹,和高血壓等等。雖然這些疾病和異位性皮膚炎,其實沒有因果關係,但是它們很常跟異位性皮膚炎,一起出現帶來困擾。

2022/10/24 | NOW健康

中醫師提示「三要二遠離」原則,幫助孕婦提升免疫力對抗病毒

許多孕媽咪深怕染疫對胎兒造成影響,加上孕婦的免疫力比平常人低,又是確診的高風險族群,尤其進入第3孕期的媽咪們心肺負荷加重,所以在第3孕期的風險也相對更高。為了讓孕婦可以安全度過疫情,中醫師周宗翰提出「3要2遠離」的原則,讓媽媽在日常中可以增進免疫力,成功對抗病毒。

TNL+ 2022/10/23 | TNL國際編譯

考古顯示尼安德塔人曾與智人共享物質文明,其滅絕並非因為「智商較低」

過去我們認為尼安德塔人的滅絕是因智人的崛起,搶奪其資源而造成。而近期考古研究發現,智人與尼安德塔人共同生活的洞穴,推斷雙方不只有基因交流,甚至在知識、文化與習俗上有一定程度相似性,打破了尼安德塔人是因智力較低下而滅絕的說法。

2022/10/19 | julia

公衛專家陳秀熙:前三劑疫苗防中重症能力已逐漸「歸零」,應盡快提升次世代疫苗覆蓋率

陳秀熙表示,近來研究顯示原始疫苗追加劑預防中/重症的效力會隨著時間下降,施打6個月後下降至50%以下,因此對於面對BA.5,中/重症高危險群不再受到疫苗保護,而形成「疫苗中/重症保護歸零」。若不補打次世代疫苗,原始疫苗保護能力下降現象持續下去,對台灣死亡率將產生極大影響。

2022/10/01 | 德國之聲

COVID-19疫情究竟何時結束?我們試著從不同角度找尋答案

不久前,美國總統拜登稱,在美國新冠疫情已告結束;世衛組織秘書長譚德塞表示,全球性大流行「結束在望」。在德國,總理蕭茲則剛剛檢測新冠陽性。那麼,情況究竟如何?我們試著從不同角度找尋答案。

2022/09/13 | 照護線上

感染科醫師圖文解析:得過水痘就有可能長「帶狀疱疹」,不會致命但後遺症非常煎熬

「如果跟各種疼痛做比較,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只有比生產時候的痛稍微低一點,算是所有疼痛裡面第二名。」李秉穎醫師說,「一般疼痛可能幾分鐘就過去,但帶狀疱疹後神經痛可能持續好幾年,那是非常痛苦的痛,相當煎熬。」

2022/09/06 | 林慶順教授

mRNA疫苗會讓免疫系統失靈?一篇「MIT研究」引起的波瀾與真相

從這15篇論文的期刊、標題和文摘就可看出,它們都是用電腦程式來推演某一物質和某一疾病之間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的結論頂多也就只是「假說」。但很不幸的是,這些假說全都是與實際臨床證據相左。

2022/08/0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反疫苗戰爭》:一篇偽科學論文成為百年來傷害最大的醫學陰謀論,現在仍然繼續危害世界

《反疫苗戰爭》提供了詳實的報導讓我們能夠在試錯中學習,值得關心醫學政策的朋友們好好一讀!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也必須瞭解到為何有些民眾寧死都不肯接種疫苗,才能制定出更有效的疫苗政策以保護更多的人!

2022/07/26 | 林慶順教授

反疫苗人士瘋傳「接種2劑疫苗的人免疫力比未接種的人低」,是真的嗎?

那位日本醫生雖然引用了歐洲藥品管理局的建議以及《柳葉刀》發表的研究,但是他的詮釋卻是與原文完全背道而馳。反對疫苗是個人選擇,無可厚非,但用如此卑劣的手段來宣導個人理念/企圖改變他人理念,則是可恥。

2022/06/29 | BBC News 中文

免疫印記與免疫逃逸:為什麼打過疫苗、曾經染疫過的人,也可能再度確診Omicron?

研究團隊強調,可以肯定的是,疫苗接種可以持續提供針對重症和死亡的保護,但感染和再感染對包括「長新冠」在內的長期健康的影響尚不清楚。

2022/06/20 | NOW健康

染上菜花西醫多採藥膏、雷射電燒手術,而中醫採外敷內用七天可見改善

當民眾染上菜花,預約婦產科或泌尿科掛診時,通常會先以藥膏治療,如不見成效則會考慮雷射電燒手術,但部分患者不敢採用侵入式的治療方法,此時就會求助中醫。中醫師黃慶雲表示,中醫採外敷內用的方式,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通常患者配合治療,患部的突出物便自然脫落。

2022/05/28 | 台灣科技媒體中心

感染Omicron痊癒後免疫力就像吃了「無敵星星」?聽聽專家怎麼說

有研究認為感染Omicron病毒會增強疫苗先前引發的免疫力,而獲得對其他既有變種病毒的抵抗力;但未接種疫苗的個體感染了Omicron病毒後,可能無法獲得對其他既有變種病毒的抵抗力。台灣科技媒體中心特邀免疫學相關專家解析,應如何看待此研究。

2021/12/29 | TNL 編輯

南非研究感染Omicron可提升對Delta免疫力,美國發現打完疫苗者症狀輕微

南非非洲衛生研究所(Africa Health Research Institute)教授席加爾(Alex Sigal)27日在推特表示,如果Omicron致病力較低,如同南非經驗所顯示,「將有助趕跑Del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