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曾拍攝「反送中」運動,美攝影教授兩度被拒入境香港 曾於2019年在港拍攝「反送中」運動的美國麻省藝術設計學院攝影系教授Matthew Connors本月中從泰國入境香港被拒。他表示,這次是繼2020年後再度被拒入境,相信自己已被永久列入黑名單。 Matthew Connors 港版國安法 More... 國安法 港區國安法 香港 hkop 香港國安法 香港入境處 入境處 2023/07/25 | G點電視 G點電視編採手記:一眾跨性別人士請願,遞交更改身分證性別申請 Q和Henry的跨性別更改身分證案勝訴後,入境處至今仍未對跨性別人士更改身分證相關政策作出更新。目前政策仍然沿用被裁定違憲的政策,未接受下身手術證明以外的證明文件。 hkop 香港 More... 性別承認 法律 身份證 入境處 跨青時刻 跨性別 行動 2023/06/27 | G點電視 跨性別免術換證案終極勝訴,四個月過去改變來了嗎? 今年2月,終審法院五位法官一致裁決,入境處強制跨性別人士完成下身手術才可更改身份證性別,違反《基本法》和侵犯人權。司法上的勝利好不容易爭取到了,政策以致社會觀念上的真正平權何時才到?除了回顧這宗司法覆核案的高低跌宕和後續發展,G點電視亦訪問了案主之一的Q先生,記錄他參與官司的心路歷程及未來展望。 hkop 跨性別 More... 香港 性別承認法 免術換證 身份證 入境處 性別肯定 2020/09/16 | 陳娉婷 刑滿出獄卻不能重獲自由:青山灣女羈留者絕食抗議「二次囚禁」 為了抗議無限期羈留,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CIC)的男羈留者已絕食抗爭70多天,女羈留者的待遇卻甚少受到關注:她們亦曾嘗試絕食,但因受到打壓,加上恐懼各種微調管控而未能持續,但仍有人站出來發聲,希望別人看見這角落的黑暗。 青山灣入境事務中心 CIC More... 羈留者 難民公約 聯合國難民公約 禁止酷刑公約 入境處 hkop 免遣返聲請 絕食 種族歧視 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 種族歧視條例 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2019/04/28 | 羊正鈺 赴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33名台灣法輪功學員遭遣返 公開資料顯示,自2001年起,便陸續傳出港府拒絕法輪功學員入境的事件;但入境事務處否認拒絕相關人士入境的原因和法輪功有關。外界普遍質疑港府早已建立「訪港黑名單」。 香港 法輪功 More... 台灣 香港眾志 逃犯條例 中國 佔中 送中條例 拒絕入境 入境處 黑名單 2018/10/08 | 周雪君 馬凱只獲7天旅遊簽證 法律界選委促港府重新考慮 英國旅客一般可以免簽證在香港逗留6個月,但當局給馬凱的簽證有效期只有7天。 入境處 林鄭月娥 More... 金融時報 Victor Mallet 馬凱 入境處 簽證 新聞自由 工作簽證 2018/10/08 | 周雪君 馬凱只獲7天旅遊簽證 法律界選委促港府重新考慮 英國旅客一般可以免簽證在香港逗留6個月,但當局給馬凱的簽證有效期只有7天。 入境處 林鄭月娥 More... 金融時報 Victor Mallet 馬凱 入境處 簽證 新聞自由 工作簽證 2018/10/07 | 周雪君 環時評馬凱被港府拒續簽證:無關言論自由 主權問題不用解釋 馬凱被拒簽證事件,由特區政府、中國外交部駐港公署以至內地媒體,都統一口徑,指事件是主權問題,跟言論自由無關,所以可以「不解釋」。 金融時報 馬凱 More... 言論自由 新聞自由 主權 簽證 FCC 香港外國記者會 入境處 內地化 外國代理人 2018/05/02 | 信報財經月刊 樓價不跌之謎:「新香港人」撑起 「新香港人」為何這麼「把炮」,看似輕而易舉買得起樓? 新香港人 新移民 More... 買樓 賺北水錢 首期 阿燦 網中人 廖偉雄 回歸 新來港 港燦 公屋 綜援 優才計劃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投資移民 入境處 紅二代 富二代 2018/02/07 | 香港中文大學《大學線》 何處是家,小兄妹欲飛出樊籠 他們以為香港只是一個短暫的中轉站,豈料一等就等了十多年。 難民 免遣返保護聲請 More... 入境條例 林鄭月娥 林鄭 入境處 斯里蘭卡 行街紙 免遣返聲請人 政治迫害 酷刑 2016/12/08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政黨「假難民」問卷調查,魔鬼在細節 早前有政黨以「『假難民』濫用免遣返聲請」為主題公佈一項民意調查結果,但設計問題的研究人員,亦似乎對本港酷刑聲請的情況認識不足。 民建聯 假難民 More... 難民 酷刑聲請 禁止酷刑公約 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 雨傘運動 尋求庇護者 人權 禁閉營 梁振英 李少光 入境處 2016/11/29 | 陳娉婷 99%被否決的絕望:審批機制不公、當值律師不力 審批免遣返聲請的統一審核機制核實率低至0.7%,難道當中99%的聲請人一概都是「假難民」?核實率低得驚人,很可能是審批制度出了問題,或當值律師未能提供足夠的援助,導致上千名審批被否決的難民正尋求上訴或司法覆核。 難民 尋求庇護者 More... Robert Tibbo 免遣返聲請 入境處 酷刑聲請 政治庇護 斯諾登 假難民 建制派 司法覆核 法律 司法 國際社會服務社 酷刑 創傷後遺症 迫害 香港政府 人權 律師 2016/11/07 | TNL香港編輯 前尼泊爾總理入境香港,遭無理扣留一小時 尼泊爾前總理巴特拉伊博士早前訪港時,遭入境處無理拘留最少一小時。他表示關注到持有尼泊爾普通護照的人在香港的待遇,透過外交渠道要求確保不再發生同類事件 香港 入境 More... 尼泊爾 前總理 扣留 外交 入境處 2016/10/06 | 大專同志行動 跨性別人士被拒入境 政府應帶頭消除歧視 早前傳出兩名跨性別旅客被拒入境,而入境處職員更提出帶歧視及羞辱意味的問題。香港政府必須重新檢討對待性小眾的政策,以及帶頭消除歧視。 跨性別 性小眾 More... 歧視 入境處 跨性別人士 香港 香港政府 性傾向歧視條例 性別認同 性別重塑手術 2016/06/29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他在香港遇上「歲月神偷」,看著5年青春被白白浪費 約翰希望,趁青春重新開展人生,也想好好工作不用依賴他人。但這四年的等待,令他的希望轉化為失望。 難民 香港 More... 入境處 審批 尋求庇護者 歧視 2016/06/20 | Kayue 滯港11年,難民聯會主席︰「我們已沒有未來了,所以要為孩子的未來著想」 在香港,尋求庇護者只能依靠微薄援助過生活,無法工作,卻又被指是「假難民」、「搶資源」。他們的下一代更成為無國籍兒童,未能接受教育,也不能到其他地方。 難民 尋求庇護者 More... 政治庇護 酷刑聲請 免遣返保護聲請 入境處 終審法院 帝理邁 無國籍兒童 人權 兒童權益 教育權 酷刑公約 聯合國 聯合國難民署 難民營 李梓敬 自由黨 新民黨 民建聯 偏見 歧視 社會福利署 國際社會服務社 難民聯會 Refugee Union 世界難民日 2016/06/20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向入境處尋求庇護有多難? 兩名學生親身體驗香港的難民政策 假如你流落異鄉須尋求庇護,會怎樣求助?兩名學生早前進行測試,了解尋求庇護者在香港能否找到適當協助。 難民 世界難民日 More... 香港 尋求庇護者 入境處 香港入境處 入境事務處 人權 2016/03/21 | 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 點止關難民事?《禁止酷刑公約》如何保障人權(三)︰跨性別人士與雙性人 如果公共服務提供者(往往是政府及公共機關)對性別﹑性傾向﹑跨性別及性別認同缺乏基本訓練,以致一無所知,便很可能令這社群的人無端受到不人道對待。 入境處 性別 More... 性別身份 性別重塑手術 性小眾 海關 禁止酷刑公約 跨性別人士 雙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