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內卷

內捲化(英語:involution),又譯過密化、包裹化,簡稱內捲,原是一個社會學概念,指一種文化模式發展到一定水平後,無法突破自身,只能在內部繼續發展、複雜化的過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19 | 歪脑|WHYNOT

身心靈導師「學霸貓」套路屬於假冒偽劣,在中國進行老調重彈的割韭菜遊戲

用學霸貓自己的話來説,她修的是「貴婦學」,其基礎就是「吃飯,喝茶,宴請,買菜,買珠寶,洗車,做SPA這些方方面面的講究,落實。有了這些根基,人就穩,就能把自己養得越來越好。」但她的所作所為其實和身心靈沒關係,只是又一個找到了財富密碼的「聰明人」,利用自己製造敍事的優勢來進行割韭菜遊戲......

2023/11/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年輕人興起「蹭老式消費」,逛商場只去B1、B2平價樓層,「樓上不屬於我們」

許多年輕人受訪指出,B1、B2一般是美食街不然就是大型超市,真的很適合他們去逛。那些人均消費人民幣一、兩百元的餐廳,幾乎都開在商場的4、5樓,而B1、B2的零售、餐飲、小吃通常比較親民;「B1、B2吃的有多,玩兒的也多,關鍵是便宜。」

2023/10/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疫後經濟復甦緩慢,近三成年輕人一年內離職,還辦慶祝派對

離職那天,朋友幫他辦了一場派對,敲鑼打鼓彷彿像一場傳統婚禮般熱鬧。小梁的朋友們也離職不久,他們在他胸前別上一朵花,上面的布條寫著「我們受夠這份爛工作了」。

2023/08/31 | 歪脑|WHYNOT

失業後的抑鬱、焦慮與躺平,中國青年不再幹「腦力活」,改做「體力活」

中國在三年的疫情防控後,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就業和經濟壓力,失業數據屢創新高。同一時間,香港面對人才嚴重流失的問題,港府在今年6月中旬宣佈輸入最多2萬名外勞的計畫,這樣的求才計畫能吸引中國失業青年,成為解決失業與缺才的解方嗎?

2023/05/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青年失業率破20%,畢業生投逾百封履歷求職無果,千萬憤青恐挑戰中共維穩

中國青年勞動率下降將有嚴重後果,除影響經濟消費,千萬失業者若轉成憤青恐是北京的一大噩夢。習近平曾在一封給大學生的信中,鼓勵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走進鄉土、要青年人「自找苦吃」;而廣東省政府則建議把30萬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送到農村幹活。令人聯想,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在1950年代發起的「知青下鄉運動」。

2023/03/2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與其上班不如「上香」,中國年輕人寺廟求神佛受關注

綜合陸媒及社群網站評論,有觀點認為,「在上班和上進之間,年輕人選擇了上香;在求人和求己之間,年輕人選擇了求佛」,也有網友點出,年輕人愛到寺廟上香「這是因為努力能夠改變的東西越來越少,學歷能夠帶來的變化越來越小。」

2023/03/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青年求職難興起自嘲的「孔乙己文學」,官媒試圖帶風向導回「正能量」挨批

孔乙己是魯迅1918年筆下的一個讀書人,他知道「回」字的四種寫法,卻考不上秀才,又不會營生;他不拖欠酒錢,卻偷書度日。相隔逾一世紀,這樣一個可悲的知識分子,卻深深擊中了許多中國年輕人的痛處,自嘲成了現代版孔乙己。

2022/08/05 | 梁景鴻

中國補習「雙減政策」一周年,學童減少補習了嗎?

中國《雙減政策》對校外培訓產業的打壓效果的確顯著,產業總市值從2萬億人民幣跌至3千100億人民幣,更有大規模裁員潮。

2022/04/23 | 方格子vocus

「內卷」這種中式翻譯,就像「高光」和「硬盤」一樣懶惰又缺乏語感

中國是最大的中文使用社群,同時也有最大的中譯量,其他社群裡的中文使用者也很容易採納中國慣用的翻譯。但就像「內卷」或「首席執行官」這種失義或生硬的譯詞,如果能仔細重譯,不要生吞活剝,對聽眾或讀者會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