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09 | 精選書摘 《異常的正常家庭》:「家庭主義」為何擴散到韓國職場、學校和社會? 我認為,韓國人之所以變得如此冷漠無情,最大原因並不在於大家經常掛在嘴上的家庭解體、個人主義化,而是受到源自排他家庭主義的歧視與嫌惡所影響。 家庭主義 家庭文化 More... 韓國 人類學 市民社會 社會參與 內團體 排他主義 社會信任度 異常的正常家庭 金熹暻 2019/05/08 | 精選書摘 《異常的正常家庭》:「家庭主義」何以擴散到韓國的職場、學校和社會? 我認為,我們之所以變得如此冷漠無情,最大原因並不在於大家經常掛在嘴上的家庭解體、個人主義化,而是受到源自排他性家庭主義的歧視與嫌惡所影響。 家庭主義 家庭文化 More... 韓國 人類學 市民社會 社會參與 內團體 排他主義 社會信任度 異常的正常家庭 金熹暻 2018/08/21 |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M 海苔熊:國民法官會不會被媒體和社會「未審先判」的氛圍所影響? 我們的大腦其實不是那麼靠譜,在國民法官的草案通過後,我們有可能變成一日法官,你能確保自己眼睛所看到的資訊、開庭之前媒體所揭露的訊息(當然包括目擊證人的證詞), 不會影響到你的判決嗎?本文將介紹六大影響判決的因素。 陪審團 目擊證人 More... 內團體 國民法官 證詞 選擇性注意力 心理學 盲視 團體極化 社會抑制 認知偏誤 社會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