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立法機關。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3/17 | 德國之聲

習近平組成一支平庸的寡頭集團,對民主世界來說或許不是件壞事

具體地說,以李強為代表,其所屬小集團基本上都是工農兵學員和師專出身,這種較低的學歷在儒家傳統、迷信精英教育的中國官僚體制內自然意味著智力不足和專業能力低下,他們的上升有著偶然性和去不掉的人身依附關係,這也是所謂黨羽的特徵。

2023/03/14 | 德國之聲

為什麼稱帝的袁世凱是「大漢奸」,習近平卻是「偉大領袖」?

美國華裔學者余茂春被中國「藝術家」塑造跪姿銅像,成為當代中國「漢奸第一人」。但是,近日又有很多中國網民關注歷史上另外一個「大漢奸」袁世凱。時評作家長平通過政治笑話解讀「習近平為什麼是偉大領袖」。

2023/03/14 | BBC News 中文

習近平親信、心腹與舊部:中國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有哪些新、老面孔?

李強成為中國第八任國務院總理。63歲的他是習近平團隊的核心幕僚之一,2000年代初, 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李強擔任其秘書長。他後來主政江蘇和上海。儘管去年上海因COVID-19疫情封城期間頻發的民生危機讓其領導力廣受質疑,但這仍無阻他在去年中共「二十大」上晉升為中共黨內排名第二的常委,緊隨習近平之後。

2023/03/09 | BBC News 中文

台獨黑名單懲戒令、為三孩家庭頒發光榮證⋯⋯中國兩會代表還有哪些吸睛的建言?

以寫民族主義網文而為人所知的網紅作家周小平今年躋身全國政協委員之列。他在社群媒體上稱,他的提案包括建議當局發佈「台(灣)省分裂勢力人物黑名單」懲戒令,對支持「台獨」的人實施制裁。

2023/03/06 | Abby Huang

中國軍費年增7.2%高於經濟成長率,學者警告中共「強軍隊優於民生」恐步入「窮兵黷武」狀態

學者指出,中國社會高度管控,越有能力抱負的人在中國越來越難實現自己的理想,人才外移是嚴重的問題。現在中國網路流行用語「潤」(意指研究如何離開中國、移民到已開發國家),和英文的逃跑(run)一樣意思,最近中國各方面的人才,除了產業外也包括一些演藝圈的人才都往外跑。

2023/03/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李克強最後工作報告:十年任期僅一小時畫下句點,團派退出中國政壇視野

李克強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弱勢的總理,原本應該主掌中國經濟,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10年以來,以往的「集體領導」變成「集權」,外界早已不說「習李體制」,而稱「習核心」。李克強的角色因此尷尬,因為經濟決策非他說了算。

2023/03/03 | 德國之聲

中國兩會將推動「黨政機構改革」,習近平背後的盤算是什麼?

中共當局宣佈又要進行機構改革,而且是習近平親自動員部署。政治學者鄧聿文指出,中國黨政系統確實需要大刀闊斧的改革,但習近平有個「心病」,他唸唸不忘黨的領導,要把黨統領一切在機構設置中予以體現,這使得機構改革變味,不是削弱而是重新強化了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的後果。

2023/03/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兩會即將登場:學者呼籲台灣須關注國安公安系統調整,預料財金系統領導階層將大搬風

張五岳說,王滬寧預期將接下全國政協主席,將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王擅長頂層設計、戰略佈署,國際政治學者出身,也很懂美國,推估其接下來將致力推進統一進程,建構符合「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方式。

2020/05/22 | 德國之聲

中國人大審議「民法典草案」,隱私權、土地徵用將獲得國家保障?

民法典草案將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審議,對於14億中國公民來說,個人隱私權才第一次有了定義。草案存在哪些爭議?所謂"離婚冷靜期"是怎麼回事?政府強徵用地行為能否受到制約?

2018/03/11 | 周雪君

中共以超高2,958票通過修憲案

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把習近平思想載入憲法,有利推動憲法與時俱進,為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憲法保障,具有重大深遠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