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斗煥

全斗煥(韓語:전두환/全斗煥 Jeon Du-hwan;1931年3月6日—2021年11月23日),號日海(일해),本貫完山全氏,大韓民國第11、12任總統,韓國陸軍退役軍官(上將軍階)。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19 | 方格子vocus

518光州事件:面對軍政府囂張橫行,只有一個地方勇敢站出來守護國家正義

1980年5月18日正當全韓國人心惶惶之餘,面對全斗煥軍人政府囂張橫行,唯有一處地方持續推翻軍人暴政,勇敢站出來守護國家正義,那裡就是光州。然而正義的代價極其昂貴。全南大學的大學生和光州市民上街頭抗議,對面的卻是韓國特種部隊。

2023/05/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韓國1980年光州事件調查公開:戒嚴軍對平民射擊50多次,全斗煥責任將進一步釐清

根據委員會調查,戒嚴軍在1980年5月19日下午4時50分左右於光州高中校門前首次對平民射擊,隔天上午約11時在光州火車站附近開槍,21日在全羅南道廳一帶及全羅南道大學周圍開火。朝鮮大學前、鶴洞、池元洞、松岩洞等戒嚴軍駐守的作戰地區大部分都受到軍方開火攻擊,造成死傷。

TNL+ 2022/10/03 | 許劍虹(Samuel Hui)

【電影】《獵首密令》:以刺殺全斗煥的半虛構題材,反應韓國人對美國與北韓的複雜情緒

這部電影最值得一看再看的地方,其實就是演出了南韓對美國還有北韓的複雜情緒。從過去韓戰時代以來堅決的親美反共.到光州事變以後徹底的反美親北韓,再調整到今天比較能不再以情緒看待這兩大勢力。

2022/02/28 | 精選書摘

《南山的部長們》導讀:享受18年獨裁權力的朴正熙,卻「成也情報部,敗也情報部」

本書正是「南山」這個情報機關的活動實錄。作者透過真實紀錄與相關人士的證詞,回顧朴正熙執政十八年間發生的大大小小事件,深入挖掘隱藏在事件背後,那些不為人知的情報部身影,曝露出權力中樞令人震驚的種種作為,並觸及韓國現代政治史的核心。

2021/12/02 | 《思想坦克》

「光州屠夫」全斗煥究竟做過多少骯髒事,又做過哪些「好事」?

第一個促成南北韓會談的總統?第一個訪問日本的韓國總統?任內經濟成績亮麗?這都是不懂當時事件背景與事後被揭露秘辛的西方記者膚淺的認知,然後台灣無知的媒體依樣照抄。

2021/11/30 | 陳慶德

在韓國民主化的歷史節點上,全斗煥、盧泰愚兩位總統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斷

全、盧二人面對韓國民主化運動,其決斷方式之不同——全斗煥希望透過身旁親信繼位者,可以讓他平安下莊,然盧泰愚深知,國內這把民主之火已經燎原起來,唯有順應潮流而行,才能明哲保身。

2021/11/27 | 李秉芳

全斗煥出殯遺孀代夫向任內受苦者道歉:丈夫說所有事都是因為他的疏失、無德無能

發言中並未具體指出道歉的對象,且是對全斗煥「任期間」的罪行道歉。在全斗煥正式成為總統前發生的光州事件似乎不包括在內。

2021/11/23 | David Tang

從全斗煥逝世,看韓國近30年間的蛻變

那些年,韓國,不過是混亂的代名詞。是什麼令韓國在短短20、30年間有這樣的蛻變?

2020/12/31 | 精選書摘

《如果那天到來》:警察便衣隊——煽動及涉透光州群眾的「鬼」

光州事件中,軍警便衣隊會偽裝成市民,散佈流言蜚語、捏造事實,甚至煽動民眾搶去警槍走向武裝化,來符合軍隊把光州民眾妖魔化為「暴徒」、光州為「暴動之都」的劇本,讓軍隊出師有名,大規模殺害平民百姓。

2020/12/31 | 精選書摘

《如果那天到來》:全民抗爭,是南韓民主化成功的關鍵

每一位民眾都願意在能力範圍內發揮自己的影響力,由藍領、白領、學生、老師、記者、公務員、司機、商人,甚至家庭主婦不斷向外擴散,成就出一個足以撼動專權制度的民眾力量,結果把獨裁者推倒。

2019/07/17 | 鍾樂偉

韓國獨裁政權時期的「有牌爛仔」——白骨團

2008年韓國發生反李明博總統的燭光集會,後來在保守派控制下的韓國警方,再次招募了千多名便服機動志願者,專門負責鎮壓示威活動,類似「白骨團」的部隊才再次出現。

2019/02/27 | 《思想坦克》

韓國保守派指民主化是「暴動」,全斗煥如何成為光州事件英雄?

「就是因為親北左派份子們囂張橫行,弄出『5・18有功人士』這樣奇怪的『怪物集團』,消耗著我們的稅金。」自由韓國黨議員金順禮說道。她主張,光州事件的受害者與遺族,能獲得賠償與求職加分,是不法特權。

2019/02/27 | 《思想坦克》

韓國保守派說民主化是「暴動」,全斗煥如何成為光州事件的英雄?

「就是因為親北左派份子們囂張橫行,弄出『5・18有功人士』這樣奇怪的『怪物集團』,消耗著我們的稅金。」自由韓國黨議員金順禮說道。她主張,光州事件的受害者與遺族,能獲得賠償與求職加分,是不法特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