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全民盟

全國民主聯盟(緬甸語:အမျိုးသား ဒီမိုကရေစီ အဖွဲ့ချုပ်、IPA:[ʔəmjóðá dìmòkəɹèsì ʔəpʰwḛdʑoʊʔ]、簡稱全民聯、民盟)是一個緬甸政黨,成立於1988年9月27日,創辦人包括前緬甸陸軍副總參謀長昂季、緬甸國防部部長丁吳和翁山將軍的女兒翁山蘇姬。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傳翁山蘇姬已出獄,緬甸全民盟證實已從監獄移至奈比多住宅軟禁

因2021軍事政變而入獄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其所屬的翁山蘇姬所屬的全國民主聯盟成員證實,翁山蘇姬女士已於24日晚間從監獄移轉至首都奈比多的住宅軟禁。

2022/02/03 | 阿峇卡巴 東南亞電台

《緬甸前線》記者周浩霖談政變一週年:回想政變前的緬甸,好像是另一個世界

最後周浩霖表示,緬甸民眾其實很擔心國際上對緬甸的報導逐漸減少,希望國際社會仍能繼續關注他們,雖然目前剛離開緬甸國境,但他仍會繼續報導當地現況,尤其軍方正面臨比一年前還要多的壓力,如果國際上能繼續關注且支持緬甸的民主運動,對緬甸會是很大的幫助。

2022/02/02 | 馮嘉誠

政變一年緬甸仍陷膠著:軍政府如意算盤敲不響,但「民族團結政府」形勢亦未見樂觀

基於「沒有領土,沒有認受」的國際規範下,「民族團結政府」現時只能單憑道德感召爭取國際社會認同,外交議價能力事倍功半。至今為止,平行政府尚未獲得任何國家承認其正式地位。相反,東協本屆主席國柬埔寨總理洪森在1月訪問緬甸,並與敏昂萊會面,有機會變成「國領委」打破外交困局的一記殺著,為重新參與東協會議鋪路。

2021/12/13 | 美國之音

緬甸的「後蘇姬時代」:就算翁山蘇姬遭終身監禁,還有新生代接棒持續民主抗爭

緬甸當地對抗軍政府的「公民不服從運動」自2月以來仍未歇止,觀察人士說,緬甸的民主運動不再以翁山蘇姬一人為唯一的指路明燈,意味進入了所謂的「後蘇姬時代」,取而代之的是更年輕的一代,他們的思想進步,也更勇於對抗。

2021/10/28 | 亞洲公共文化協會

華人在緬甸不屬於任何民族,但他們仍為國家的自由而奮鬥

緬甸官方承認的少數民族多達135個,但華裔不被視為官方認定的民族,僅有世代居住在果敢地區的漢人,被歸類為果敢族。儘管如此,參與抗爭的華僑 Aik Wei 依然認為,他們也是緬甸公民,必須挺身而出解決問題。

2021/06/15 | 美國之音

當西方國家持續制裁之際,中國拋棄曖昧態度稱敏昂萊為「緬甸領導人」

相比高舉價值外交的西方國家,中國已拋棄曖昧態度稱敏昂萊「緬甸領導人」。學者指出,儘管過去翁山蘇姬與中國關係比軍方更密切,但選邊站並非中國首要考量的,因為中國在緬甸的經濟利益與區域穩定更重要。

2021/05/24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政變後首度出庭與發言,翁山蘇姬:只要人民在,全民盟就會同在

翁山蘇姬(港譯「昂山素姬」)今日出庭受審,並透過律師轉述她針對選委會撤銷全民盟的意見,這也是在政變後首度公開發言。金蒙紹領導的律師團指出,由於今天(24日)的聽證會是為了允許被告與律師見面,因此首席法官已將開庭延期至6月7日。

2021/05/21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遭控選舉舞弊,緬甸軍方掌控的選委會宣布解散全民盟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在去年11月選舉大勝,但緬甸軍方不承認選舉結果,並在今年2月1日發動政變與逮捕全民盟領袖。 5月21日,軍方掌控的選委會宣布解散涉嫌選舉舞弊的全民盟。

2021/03/20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泰訓練嗅探犬偵測武漢肺炎|菲國檢出新變種病毒「P.3」|緬甸文人領袖號召推翻軍政權

根據路透社3月17日報導,泰國朱拉隆功大學獸醫系完成一項長達六個月的嗅探犬訓練計畫,成功使6隻拉布拉多犬分辨感染武漢肺炎病毒的病人汗液樣本、準確率高達95%且包括無症狀感染者。

2021/03/09 | 翁婉瑩

「如果沒回來,請為我感到驕傲」知曉了自由的緬甸人,越挫越要抗爭

22歲的Ko Po Chit,離家時告訴妻子,「翁山蘇姬(港譯「翁山蘇姬」)有一天一定會被釋放,如果我沒回來,請為我感到驕傲。」他的血液凝結在馬路上,留下妻子與年幼的兒子。民眾以磚塊圍起血跡,覆上戰鬥孔雀旗幟,保護著他。

2021/02/2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緬甸民眾發起「22222」全國大罷工,無懼軍方死亡威脅持續抗爭

緬甸公民社群今天發起22222大罷工,22222代表2021年2月22日,要向1988年的8888運動致敬,而22222 大罷工是1日政變迄今規模最大的抗爭活動。

2021/02/19 | TNL特稿

貧瘠的公民文化、被捧上聖壇的翁山蘇姬與不忠誠的反對黨,注定了緬甸民主化的挫敗

國際環境三十年來已巨變。國際社會象徵性譴責政變已算是仁至義盡。美國口頭威脅的製裁也很可能力不從心。西方已無可能像1990年代那樣上下一心左右同聲地支持翁山蘇姬(港譯「昂山素姬」)和緬甸的民主運動了。

2021/02/18 | 德國之聲

若緬甸局勢惡化發生大規模軍事鎮壓,中國或成最大輸家

緬甸軍事政變半月有餘,國際社會在觀察中國的反應及其所受影響。有跡象表明,如果緬甸局勢惡化下去,對中國將會形成不利影響。倘若緬甸出現類似「六四事件」,中國無疑將會是緬甸政變的最大輸家。

2021/02/06 | 方格子vocus

《變臉的緬甸》(下):民主是發展經濟的「工具」,軍政府選擇民主化只是為了不被清算

作者只透過描繪過去的歷史、現今緬甸國內的政治與種族鬥爭、國際的地緣政治角力,讓我們理解這一切的歷史根源與發展,指出緬甸軍政府推動民主改革,只是希望能夠加速經濟發展,民主只是經濟發展的「工具」,並非最終價值,此外,選擇民主化只是為了不被清算的選擇。

2021/02/03 | 美國之音

緬甸民主轉型已10年,為何仍發生軍事政變?

用政變改變國家的進程的方式,幾乎已刻在緬甸軍方的基因中。從1962年起,政變就是軍方參與政治的方式,軍方視自身為緬甸國的保護者和守衛者。

2020/11/21 | ASEAN PLUS 南洋誌

【東南亞週報】 RCEP完成簽署|APEC領袖峰會發表「吉隆坡宣言」|馬中合作疫苗開發

RCEP簽署後會員國的國會須在兩年內批准才會生效,生效後會立即實施65%的關稅減讓,並在未來20年內消除90%的關稅;APEC領袖峰會20日登場,21個成員經濟體領袖會後發表「吉隆坡宣言」,承諾將在包括防疫與經貿等五大領域上加強合作。

2020/11/16 | 美國之音

翁山蘇姬率全民盟再次贏得國會選舉,緬甸民主改革與和平談判前景有待關注

學者認為,過去五年翁山蘇姬領導的全民盟並沒有做出更大努力削弱軍方在政壇和經濟的影響力,因此難以期待接下來五年會有更多的進展。

2020/11/13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大選:翁山蘇姬領軍全民盟贏得國會過半席次,軍系反對黨拒承認選舉結果

根據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宣布,全國民主聯盟在上、下議院共取得346個席次,已超過總席次(644席)的半數。軍方支持的第二大黨聯邦鞏固發展黨僅贏得了25個席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