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兩性平權

性別平等 (英語:Gender equality),又稱男女平等、女男平等、兩性平等、性別平權、性別平等主義,傳統上也指兩性應享有平等的公民權利,在政治、經濟、社會和家庭中應受到平等對待,反對性別歧視。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6 | TNL 編輯

批女消防員洗澡被偷窺「為什麼不鎖門、是在引誘嗎」,宜蘭縣議員黃浴沂惹眾怒仍拒道歉

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指出,黃浴沂說出疑似檢討受害者的爭議言論,絕對無法容忍,更不會護短。針對這種違反性別平等的作為,國民黨會進行必要的處置,將移請考紀會調查、研議處理方式。

2022/11/15 | 圖發事件

每日圖說選舉|表態支持同志及平權議題,台北市候選人比例最高

九合一選舉進入倒數時刻,候選人政見紛紛出爐,哪些政策方向與問政焦點會影響你投票的意願呢?彩虹平權大平台發起彩虹選民投票指南計畫,統計全台響應性平友善政治的候選人,哪個縣市最高?又有哪個公職響應最熱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2/07/26 | Becoming Aces 未來大人物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不只玩IG和抖音,還會組團解決社會問題!

108課綱首屆高中生今年畢業了,很多人在質疑談了那麼多素養教育、推了那麼久的自主學習,到底有沒有用?或許觀察這場集結了116隊、來自台灣各縣市、甚至還有越南胡志明市跨海參賽,將近500位中學生報名的「Social Designer 2022 中學生社會設計個案挑戰賽」中,能看到一絲希望。

2022/05/18 | TNL 編輯

西班牙放寬墮胎權:青少年墮胎無需父母同意,且有望成為歐洲第一個允許帶薪生理假的國家

在未來,西班牙16至17歲的青少年將不再需要父母或監護人的許可才能進行墮胎。西班牙平權部長孟蒂羅表示,「我相信她們仍將依靠父母、親戚和朋友的支持,但她們將自己做出最後決定。」

2022/03/21 | 當代評論

馬來西亞國會女議員人數東協倒數第三,女性政治人物也不一定有性平意識

根據各國議會聯盟的資料,截至2019年,全球190個國家的國民議會的女性代表比例,馬來西亞排名第143位。在東協的排名倒數第三;而且,即使是參政的女性政治人物,也未必有性別意識,不一定能帶來性平政策。

2022/01/30 | Abby Huang

《星期天晚上》S2EP2|過年時最怕長輩問「你什麼時候要去凍卵?」凍卵後人生就自由了嗎?

凍卵手術是不是讓女性得花更多時間,面對生育這個選項?如果凍卵手術這麼成功,為什麼只有一成的人,實際上會去解凍卵子?人們想透過凍卵,解決什麼問題,又有哪些解決不了的呢?

2021/03/21 | TNL 編輯

土耳其退出《伊斯坦堡公約》引女性怒火,婦團:性別平等,政府連聽都不想聽

《伊斯坦堡公約》引發的論戰也反映土耳其社會糾結在世俗主義與伊斯蘭主義間的長期拉扯。首都罕見的示威展現了這個伊斯蘭國家女性剛強的力道。活動雖然和平收場,但婦女團體警告,在此一議題上絕不善罷甘休。

2020/10/20 | 精選書摘

《美國女子學》:幸福快樂的結局背後,有多少女性因受孕失敗而陷入低潮?

很少人會告訴妳做人工受孕每天被針扎的痛苦,或是流產而導致的低潮期有多難受,以及高齡產婦必須面對的風險。無論在美國或台灣,面對這樣敏感的議題,似乎都還是在姐妹間的耳語流傳居多。

2020/02/22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姨媽、草莓、英軍登陸:全球女生難以啟齒的秘密

月經在全世界有超過5千種代名詞,雖然月經週期再正常不過,但還是令眾多女性難以啟齒。直至2020的今天,不論第一世界或第三世界,都還是有月經羞恥與歧視。

2019/06/07 | 李秉芳

2萬日本女性連署#KuToo拒穿高跟鞋,厚生勞動大臣:此穿著是「必要且適當的」

一名日本官員表示並不打算改變相關規定,且男性也經常被要求打領帶、穿皮鞋,「若社會禮儀常識的觀念有變化,這些規則也會隨之改變」

2019/06/07 | 李秉芳

兩萬日本女性聯署拒規定穿高跟鞋,厚生勞動大臣:此穿著必要而且適當

石川優美說,她在網路上看到不少意見,包括因為穿高跟鞋腳會痛而不想穿時,總會因「本來就是這樣子」、「這樣穿才有禮貌」等說法而沉默;也有人說,每次看到朋友因為穿高跟鞋感到痛苦時,就覺得這個社會有問題。

2019/03/14 | TNL特稿

【國際影展紀事】邁向70週年慶之前,柏林影展主競賽精選特輯

2019年柏林影展,感人肺腑的《地久天長》雖未擒金熊,但能順利展演並獲頒兩項大獎;描寫主角從以色列逃亡法國的《同義詞》力道猛烈、來勢洶洶,再次證明以色列電影值得更多關注;而非競賽片的亮點當然非高齡90的安妮華達奶奶莫屬,新片《Varda by Agnès》輕快明亮。

2018/10/30 | 羊正鈺

為了兩性平權,國防部:未來退役女官兵也要「教召」了

為確保國家後備動員戰力完整、兼顧兵役公平性及兩性平權,國防部決定要求女性官士兵在退伍之後,全數納入後備軍人管理。

2018/04/18 | Abby Huang

一度當不了飛行員,西南航空女機長卻保護了全機人

「她有種韌性,去做一些超乎女性被允許或預期要做的事情的標準。」女機師舒茲的校友表示:「她努力突破極限,並成為她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2018/04/18 | Abby Huang

一度當不了飛行員,西南航空女機長卻救了全飛機的人

「她有種韌性,去做一些超乎女性被允許或預期要做的事情的標準。」女機師舒茲的校友表示,「她努力突破極限,並成為她努力想達成的目標。」

2018/04/17 | 朱建豪

為什麼「嬰兒 哭鬧 飛機 出國」,照顧者都是媽媽而不是爸爸?

比起大眾輿論中總是把媽媽形塑成無知或是沒有同理心的形象,是不是換個角度去試圖解釋某些怪誕之處還要來得更好?如果我們真的覺得這樣帶嬰兒出門非常不妥,我們可以試著將視角拉遠來思考更深層的結構性成因。

2018/03/10 | 余宛如

【余宛如專欄】消除性別歧視,直到我們不再需要平權運動

去年底,時代雜誌的年度風雲人物不是政治領袖或企業大亨,而是「打破沉默者」(The Silence Breakers),他們勇敢揭露各行各業普遍存在性騷擾和性侵事件,這群人絕大多數是女性,雜誌封面還有一名只露出手臂的女性,象徵著還無法自白的群體:在平權的路上,我們還有很長一段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