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7 | 德國之聲 習近平組成一支平庸的寡頭集團,對民主世界來說或許不是件壞事 具體地說,以李強為代表,其所屬小集團基本上都是工農兵學員和師專出身,這種較低的學歷在儒家傳統、迷信精英教育的中國官僚體制內自然意味著智力不足和專業能力低下,他們的上升有著偶然性和去不掉的人身依附關係,這也是所謂黨羽的特徵。 中國 中共 More... 兩會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習近平 李強 蔡奇 團派 李克強 中南海 國務院 2023/03/17 | 《思想坦克》 分析中共兩會對台政策走向:習近平只有更硬沒有更軟,強推「祖國完全統一」 習近平的謀劃是,一年後台灣無論誰執政,中共都會宣稱「民主協商共創統一」進程告一段落。習將提出號稱已經過兩岸民主協商與明確的「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制定新法律實踐統一,否則就會動武而出師有名,以此來保障習近平的四連任。 台海 兩岸 More... 中國兩會 兩會 習近平 宋濤 統戰 2023/03/14 | 德國之聲 為什麼稱帝的袁世凱是「大漢奸」,習近平卻是「偉大領袖」? 美國華裔學者余茂春被中國「藝術家」塑造跪姿銅像,成為當代中國「漢奸第一人」。但是,近日又有很多中國網民關注歷史上另外一個「大漢奸」袁世凱。時評作家長平通過政治笑話解讀「習近平為什麼是偉大領袖」。 中國 兩會 More...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習近平 中共 帝制 袁世凱 意識形態 小粉紅 漢奸 余茂春 2023/03/14 | BBC News 中文 習近平親信、心腹與舊部:中國新一屆政府領導班子有哪些新、老面孔? 李強成為中國第八任國務院總理。63歲的他是習近平團隊的核心幕僚之一,2000年代初, 習近平主政浙江時李強擔任其秘書長。他後來主政江蘇和上海。儘管去年上海因COVID-19疫情封城期間頻發的民生危機讓其領導力廣受質疑,但這仍無阻他在去年中共「二十大」上晉升為中共黨內排名第二的常委,緊隨習近平之後。 中國 兩會 More...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習近平 李強 趙樂際 王滬寧 丁薛祥 韓正 何立峰 劉國中 張國清 秦剛 王小洪 李尚福 2023/03/12 | 德國之聲 應對西方競爭,中國推出數十年最大規模官僚機構改革 中國公佈了一份中央機構全面改革方案,著眼於金融、科技和數據領域的調整。在中美關係日益緊張、西方競爭加劇之際,該方案表明了習近平哪些執政目標? 中國 兩會 More...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 國務院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 國家數據局 證券 金融業 債券 智慧財產權 國家衛健委 習近平 美中關係 2023/03/10 | 德國之聲 稱香港反送中是「暴動」,政協委員甄子丹接棒成龍宣傳「中國好故事」 香港動作片演員甄子丹日前宣傳新戲時提到,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不是抗議,而是暴動,結果引起網友巨大反彈,發起連署,要求奧斯卡取消邀請他做頒獎嘉賓的決定。旅居台灣的香港媒體人曾志豪怎麼看甄子丹的這番表態? 甄子丹 全國政協 More... 政協委員 中共 中國 兩會 香港 藝人 大外宣 愛國主義 反送中 2023/03/07 | Abby Huang 秦剛拿中國憲法警告美國勿干涉台海問題,學者:拿國內憲法做互信基礎,中美仍各說各話 中國外交部長秦剛表示,台灣問題之所以產生,美國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台灣問題處理不好,中美關係「地動山搖」,他也特別帶了一本《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警告美國如真的希望台海風平浪靜,就應該停止「以台制華」。 秦剛 中國 More... 兩會 中國憲法 憲法 中國外交部長 人大 台海 台灣 美國 俄羅斯 烏克蘭 中美關係 台灣關係法 台獨 以台制華 2023/03/06 | Abby Huang 中國軍費年增7.2%高於經濟成長率,學者警告中共「強軍隊優於民生」恐步入「窮兵黷武」狀態 學者指出,中國社會高度管控,越有能力抱負的人在中國越來越難實現自己的理想,人才外移是嚴重的問題。現在中國網路流行用語「潤」(意指研究如何離開中國、移民到已開發國家),和英文的逃跑(run)一樣意思,最近中國各方面的人才,除了產業外也包括一些演藝圈的人才都往外跑。 中國 兩會 More...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兩岸 台灣 統戰 國防預算 軍費 習近平 軍隊 解放軍 李克強 李強 中國經濟 2023/03/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新社》分析中國軍力:陸軍、海軍規模全球最大,空軍正「迅速趕上」西方 根據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中國人民解放軍擁有逾200萬受訓過的男女現役軍人,是全球規模最大的武裝部隊。以艦艇數量而言,中國海軍規模為全球最大,但其中包括許多巡防艦、護衛艦等較小型的軍艦。中國也擁有大量飛彈庫存,以及能夠搭載核武器的匿蹤戰機、轟炸機,還有核動力潛艦。 中國 核武器 More... 軍艦 海軍 軍力 軍事預算 兩會 海外基地 飛彈 習近平 2023/03/0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李克強最後工作報告:十年任期僅一小時畫下句點,團派退出中國政壇視野 李克強被認為是改革開放以來最弱勢的總理,原本應該主掌中國經濟,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上任10年以來,以往的「集體領導」變成「集權」,外界早已不說「習李體制」,而稱「習核心」。李克強的角色因此尷尬,因為經濟決策非他說了算。 李克強 中國 More... 總理報告 集體領導 集權 中國經濟 經濟成長 CPI 中國共產黨 國台辦 習近平 兩會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兩岸關係 中共 團派 2023/03/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兩會即將登場:學者呼籲台灣須關注國安公安系統調整,預料財金系統領導階層將大搬風 張五岳說,王滬寧預期將接下全國政協主席,將是中共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王擅長頂層設計、戰略佈署,國際政治學者出身,也很懂美國,推估其接下來將致力推進統一進程,建構符合「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總體方略」的方式。 中國 兩會 More... 全國人大 全國政協 中共 習近平 王滬寧 中國央行 朱鶴新 2023/03/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中國兩會將揭幕,學者看好王滬寧或丁薛祥接掌香港事務 學者宋小莊指出,鑑於港澳事務的複雜性,北京有必要遴選作風鐵腕的來掌舵;任何閃失不只對中國的金融和經濟層面構成影響,還將波及兩岸與中美關係。 人大兩會 人大 More... 兩會 中國 hkop 香港 王滬寧 丁薛祥 韓正 2022/11/28 | Abby Huang 【2022九合一選舉】國民黨大勝將如何影響兩岸關係?學者:中國對蔣萬安和柯文哲會有期待 中國怎麼看待台灣的選舉結果?學者認為,北京不見得太在乎台灣是誰在執政,統一的進程仍是按照他們的腳步走,不過這次選舉結果包括首都台北市在內,6都國民黨拿下4席,中國對蔣萬安會有期待,也對民眾黨的主席柯文哲有期待,不只台北市,甚至是藍營執政的幾個城市,應該都會恢復兩岸交流。 中共二十大 兩岸 More... 港澳關係 頂層設計 王滬寧 烏魯木齊 美中關係 麥卡錫 黃介正 蔣萬安 雙城論壇 國民黨 九合一選舉 習近平 兩會 拜習會 香港 台北市長 2022/04/14 | 梁景鴻 中國網遊「版號審批」重啟,業界前景仍不樂觀 中國大陸網民在版號復批後熱議「『精神鴉片』要繼續吸嗎」,也有討論當局是否因「頂不住」民眾壓力,讓各地民眾在「封控」期間打發時間而重開審批。 中國 網遊 More... 遊戲 版號 國家新聞出版署 網絡遊戲 習近平 兩會 封控 hkop 2022/03/18 | 柳金財 政協提案制定《祖國統一法》,凸顯台灣「急獨」將會誘發中國「急統」 2024年台灣進行總統大選及立法委員選舉時,若是民進黨繼續完全執政,中國大陸當局為有效防止台獨政治情況惡化,採取「先發制人」方式制定《國家統一法》,遏制台灣追求「法理獨立」的憲政改革之可能爆發。 祖國統一法 兩岸關係 More... 統派 獨派 兩會 政協 人大 反分裂國家法 一邊一國 兩岸兩國 一個中國 2022/03/16 | 霧谷晶策 俄烏戰爭下的中國兩會:低調求穩只為確保秋季二十大習近平順利連任 今年中共首要目標,就是年底二十大順利完成習近平的三連任,因此處處強調「穩定」的重要性。不僅今年兩會開議的時間縮短,同時也沒有提到太多不該提的,避免節外生枝。 中共二十大 中共 More... 兩會 政協 人大 維穩 李克強 汪洋 解放軍 烏克蘭 祖國統一法 反分裂國家法 2022/03/08 | 吳瑟致 俄烏戰爭與疫情夾擊下,「保守維穩」將是中共二十大前最後一次兩會的主軸 因為俄烏危機升高,讓歐美國家更關注台海局勢,美國的兩岸戰略有更清晰的跡象,加上中國內部政治的顧慮,在二十大正式登場之前,任何政治議程都必須圍繞在「以習近平為核心」的命題之內。 十九大 兩會 More... 中共 習近平 二十大 維穩 俄烏戰爭 2021/03/23 | 自由清道夫 中國強大後就可以不說英語了?這種民族自負會害慘年輕人 改革開放後,中國曾經掀起了一股學習英語熱,這也為後來的經濟騰飛打下了基礎。今天正在實現「民族復興」的中國,怎麼能拋棄英語,再次走上固步自封的老路呢? 英語 兩會 More... 教育公平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英文 教育 外語 中國異言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