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5/19 | 精選書摘

陳文茜《晚安,我的生命》:悼念星雲大師——對於死亡,我早已準備好

你無法抗拒死亡,但你可以看穿它。陳文茜數次與死亡擦身後的生命書寫:你若認識黑色,才明瞭什麼叫彩色。有一天,我們都會消失,別怕,只要輕輕説一聲:「晚安,我的生命。」

TNL+ 2022/12/02 | 鍾喬

一位重機旅人與另一位詩人的相遇,述說一段牡丹戰事記憶與八八風災旅程

我憶起《記憶重建》這本書裡的某些章節,和一張張觸動著緊繃心弦的現場攝影。2012年,人間出版社出版的這本薄薄的書,以「莫拉克災誌」為副標,回到紀實攝影與文學報導的人間現場。秀梅曾經送過我一次這本書,那是老友李文吉早逝後,他和深靖對老友深思與懷念,編輯的冊頁;近日,又在我前去拜訪她家時,再次遞到我手上。

2020/12/09 | 精選書摘

《讓我到你的生命裡走走》:「生離」和「死別」給人的悲傷,孰重孰深?

《想念的方式》對主角玉米來說,就像一個時空膠囊,把這塊生命的段落,忠實地保存了下來。雖然這些年來,她還是會常常回去確認和閱讀,但慢慢也會發現,因為選擇勇敢地前進,所以少年的記憶雖然沒變,但自己已經長出一個足夠強壯和堅韌的心。

2019/08/08 | 精選書摘

《小林村的這些人那些事》:五百人的頭七法會

原則上每一戶分得一個供桌,有的人家裡人口實在太多擠不下,就會用到二個供桌以上,而供桌的數量,也等於悲傷的重量。

2018/11/02 | 藝術很有事

雕刻刀傳述的排灣故事:他們不是藝術家,而是美的釋放者

原住民藝術家撒古流.巴瓦瓦隆說,在排灣族的文化裡,並沒有「藝術」這個字眼,他的身分並不是排灣族的藝術家,只是釋放美的人。他一樣需要打獵、下田,只是他的天賦更多表現在創作上。

2018/08/22 | 精選書摘

《種回小林村的記憶》:連結族人的不僅僅是大武壠語,還有「香蕉白話」

香蕉白話最初是如何流傳、擴散,隨著部落長者的凋零,加上缺乏文獻的記錄,後來的我們也恐怕愈來愈難以確認;彷彿成為一種流傳在香蕉田間的鄉間傳奇,悄悄述說一段大武壠族各村社過去曾有的一段連結。

2018/08/22 | 精選書摘

《種回小林村的記憶》:想家,就喝雞角刺湯

而春美阿姨想到八八風災,還是非常難過,「我打拚一世人,大家有比較富裕了,卻遇到八八水災,我永遠心很痛,我永遠心很痛。我在那裡出生,在那裡長大,還嫁在那裡生活,我看那一座山崩下來,卻沒有辦法救,這樣的痛。」

2018/06/06 |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20週年】生死兩端的靈媒

導演陳文彬表示:「我之前在學校也教紀錄片製作,但《此後》這部片與『如何做好一部紀錄片』的原則完全背道而馳⋯它一點都不好看,我把所有好看的元素都拿掉,激動的 、衝突的、有對立和解等等,這在素材裡面都有,但我全部都沒用,因為那沒有意義。

2018/05/08 | 李秉芳

任務結束!退役搜救犬Bailey過世,北市消防局道別:永遠的英雄

搜救犬在救災任務中,經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北市消防局一隻14歲的退役搜救犬Bailey,曾到中國汶川大地震、八八風災出任務,因年老於日前過世。

2017/11/26 | 李修慧

八八風災毀了觀光客的來路,鄒族「茶山部落」卻打開了找回傳統農作的門

風災後,茶山部落回到鄒族最初的「共享精神」,共同從事生產工作,種出來的農作物會在集貨場統一管理並行銷,獲得的收入會按照每位班員登記的工時,每個月結算分配利潤。

2017/10/05 | 地球觀點

自然的判決:小林村國賠案帶來的啟示

所有個別公務員責任的疊加,就形成一個政府的整體責任。然而,只要司法實務依舊耽溺於傳統「災害不可預測」的思維,現代型的「國家責任」就不可能有出現的一天;而只要「現代國家責任」無法獲得司法的確認,人民權益的保障就更遙遙無期。

2016/09/23 | 台北市立美術館

台北雙年展:台灣藝術家線上展(五)陳飛豪、李旭彬、劉致宏、葉偉立&葉世強

本篇台北雙年展線上展覽將介紹陳飛豪由家族照片開始,探討歷史史觀的系列作品;李敘彬的《災難風景》攝影作品;劉致宏的繪畫以及聲音視覺化作品,最後則是夜偉立以攝影與裝置,審視並研究傳奇畫家葉世強不為人知的藝術成果。

2016/05/31 | 世界微光

可以勝過深淵的東西——記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台灣人

2016年5月,中國汶川大地震8週年,從災區回來的三個台灣人,一個得了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個從此顏面神經失調。然而,因著這這群台灣人,八八風災時,四川深山小學一個班上最窮的學生捐出存了許久、全身僅有的70元人民幣,而養雞維生、從未出過遠門的白髮爺爺賣掉半數的雞,湊了400元人民幣,全給了台灣⋯⋯

2016/05/31 | 世界微光

可以勝過深淵的東西——記那些在汶川大地震中的台灣人

2016年5月,中國汶川大地震8週年,從災區回來的三個台灣人,一個得了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個從此顏面神經失調。然而,因著這這群台灣人,八八風災時,四川深山小學一個班上最窮的學生捐出存了許久、全身僅有的70元人民幣,而養雞維生、從未出過遠門的白髮爺爺賣掉半數的雞,湊了400元人民幣,全給了台灣⋯⋯

2016/03/20 | 明潮

台東百年溫泉物語》風災過後的紅葉谷,正在述說的轉型正義

原是許多遊客喜愛來此泡湯休憩的「紅葉溫泉」,直到莫拉克颱風將大半設施毀壞,只遺留一處地勢較高的建築孤立河岸邊。而不遠處幾台怪手正來來回回整地鏟土,隨著重建而來的開發計畫,對部落而言是商機,還是危機?

2016/03/19 | 明潮

台東百年溫泉物語》日治時期四大名泉之一的知本溫泉,見證台灣溫泉史

溫泉法實施是近10年的事,因災害消逝的溫泉區不由得引人反思,當土地賜給人們熱呼呼的溫泉水,我們能否學會愛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