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5 | 陳玠安 壞年份的好音樂:2020年「台灣製造」20張年度專輯回顧(上) 在這個充滿壞消息的年份,音樂依然精彩。當「專輯」已不是音樂發行的唯一選擇,這20張豐富完整的作品,更值得被好好的聽見。 落日飛車 Soft Storm More... 陳昇 末日遺緒 Super Napkin There’s Nothing That Cannot Beat Me 巴奈 愛,不到 逃走鮑伯 鹿比∞吠陀 彼岸 The Fur. Serene Reminder 八十八顆芭樂籽 我的心正在為你這個中年翹臀燃燒著 吳柏蒼 42 樂評 專輯 2020年度專輯 2019/11/29 | 鹹派 2019火球祭賽後總結:專訪四組創作人,在「音樂祭毀滅元年」向滅火器致敬 2018年之後音樂祭出現了市場機制許多音樂祭都自然淘汰,但是第一屆大虧本的火球祭不但延續,在無數困難後還以更高規格的姿態完美演出。滅火器在樂團、創作的堅持有目共睹,對創作圈的投注與耕耘更是眾所周知,這也是火球祭的底蘊和溫度。 火球祭 大港開唱 More... 音樂祭 滅火器 台灣樂團 音樂 美秀集團 Leo王 八十八顆芭樂籽 生祥樂隊 2018/10/05 | 聞腋中年 焦點院線《搖滾樂殺人事件》:兇手不是人,而是「時代」殺人 《搖滾樂殺人事件》故事從1998演到2018年,20年的大跨距卻只有17天的拍攝期與有限的預算,對幕前幕後團隊來說都是極大的挑戰,正如戲中一般,堅持搖滾精神正與現實條件搏鬥。 影評 搖滾樂殺人事件 More... 董事長樂團 搖滾電影 Trash樂團 八十八顆芭樂籽 滅火器樂團 楊大正 宋柏緯 林辰唏 王啟贊 2016/04/15 | Jesse 【藝遊時光】春雷響啊響!展覽講座一檔接一檔 但願來週能有美好的氣候,這樣一來我們所推薦的活動,就成了來週消解連綿雨的靈丹妙藥。 Raúl Gasque Yannick More... 八十八顆芭樂籽 台北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 墨西哥 澎葉生 精神疾病 美術館 陳松志 2015/04/18 | UMAS 「玩樂團的人都是一些渾蛋」—專訪八十八顆芭樂籽,談台灣「獨立音樂」的演變 「你要掌握一個概念,玩樂團的人都是一些渾蛋,你不是渾蛋你怎麼不工作?玩樂團都是渾蛋啦。」 1976 Billboard More... Bon Jovi CD Freddy Fuji Rock Guns’n Rose Limp Bizkit Linkin Park Live House Michael Jackson nigger Nirvana Nu-Metal PTT riff Scum The Wall U2 Vibe XL YouTube 世代 中子文化 主流樂團 亂彈阿翔 事業 五月天 企業化 伍佰 偶像 價值 八十八顆芭樂籽 冠伶老師 刺客 創作 卡夫卡 原創 反抗 叛逆 台北市 台灣 吳俊霖 和弦 唱片 四幸丸 國民黨 土製搖滾 地下音樂 地社 夾子 專輯 小白兔唱片 工作 後搖滾 情感 惡搞 意識形態 抄襲 搖滾 故事 日本 日本團 春吶 曹豹的野望 東佑 柳葉魚 業餘 樂團 樂評 樂譜 標籤 模仿 歌迷 民謠 民進黨 水晶唱片 流行搖滾 海洋音樂祭 演奏 潑猴 濁水溪 獨立 獨立廠牌 獨立樂團 獨立音樂 玩團 當兵 社會運動 社群 糯米團 紐約 網路影音平台 練團室 美國 聆聽經驗 聖界 臉書 自耕農 行銷 表演 解嚴 訪談 試音 論述 貢寮海洋音樂祭 賺錢 趙一豪 通俗音樂 部落格 野台 金曲獎 錄影帶 鐵觀音 閃靈 阿信 阿凱 阿強 陳明章 音樂 音樂創作人 音樂品味 音樂季 音速死馬 風之國度 黑名單工作室 2014/12/20 | 陳玠安 天真又奢侈的願望:「我想到處去演出,一直在旅行,然後可以有收入」─專訪八十八顆芭樂籽阿強 阿強的願望很「純樸」,簡單到我嚇一跳,「我想到處去演出,一直在旅行,一直表演,然後可以有收入。」很天真,很簡單,但也很奢侈。 CD DIY More... EP Grunge Rock 主唱 八十八顆芭樂籽 包裝 吉他 媒體曝光 宣傳 寂寞國的威士忌人 專輯 搖滾 搖滾樂 收入 旅行 旋律 棒球 樂團 氛圍 漫畫 玩團 現場 生猛 節奏 自由 色情片 表演 週邊商品 錄音 阿強 音樂 音樂節 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