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31 | 《思想坦克》 從「迷因救國」到「迷因誤國」,反映知識分子對論述環境劇烈變化的內在焦慮 對於文化霸權的爭奪,自古以來就是政治鬥爭的常態,不因呈現形式的改變而有所轉移,倘若知識分子仍有淑世之夢,就不應該在新型態的文化霸權爭奪戰當中作壁上觀,因為嫌惡而將職責拱手讓人。 迷因 網路迷因 More... 選舉 選戰 公共討論 公民社會 2022/08/21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資訊判讀力》作者:我們吃晚餐還會查食記、看評價,面對公民議題難道不該更謹慎嗎? IORG的目標,包括改變台灣討論事情的態度,「言論內容必須能被一再驗證,不是說了什麼都不用負責,而我們在傳遞訊息時,也需要多一點摩擦力,不要毫不思考轉傳出去。」 資訊判讀力 IORG More... 王希 李可心 台灣資訊環境研究中心 公民議題 公共討論 資訊戰 資訊操弄 媒體識讀 認知作戰 工作坊 假訊息 2021/08/17 | 《思想坦克》 從「五倍券」爭議看防疫與振興計劃:為什麼不發現金?成本與效益該怎麼算? 本文目的在於整理「反對五倍券而贊成發現金」的各種說法,然後想要提醒各位讀者們,有許多不營養的討論佔據了輿論空間,反而讓真正該討論的事情不受重視。 五倍券 振興券 More... 振興 紓困 公共討論 現金 2018/11/26 | 書生百用 公共討論如何能達成最大共識? 公共討論從來不只是論證,擊倒對方的論證不是唯一的目的與手段。抨擊對方弱軟無力的論點,可以贏取偏好論辯批判者的掌聲,但也會忽略了對方論點背後潛在的深層理由和心理因素,以致雙方更加對立。 公共討論 討論 More... 說服 論證 辯論 陰謀論 逆火效應 公投 理性討論 證據 分歧 共識 2018/11/21 | 書生百用 公共討論如何能達成最大共識? 公共討論從來不只是論證,擊倒對方的論證不是唯一的目的與手段。抨擊對方弱軟無力的論點,可以贏取偏好論辯批判者的掌聲,但也會忽略了對方論點背後潛在的深層理由和心理因素,以致雙方更加對立。 公共討論 討論 More... 說服 論證 辯論 陰謀論 逆火效應 公投 理性討論 證據 分歧 共識 2018/11/05 | 書生百用 當深受歡迎的哲學家也選擇離開,還要在社交媒體作公共討論嗎? 社交媒體並非沒有良好的公共討論,只是比例上絕無僅有,原因很簡單︰個人難以抵禦龐大的結構問題,即使有些人自以為能夠擺脫其中的弊病,但實情多數已不自覺陷入某種不良的後果之中。所以,我選擇放棄。 公共討論 社交媒體 More... Twitter Facebook 政治 Troll 網民 民主 人身攻擊 公共辯論 辯論 討論 網路 社交網路 2018/11/02 | 書生百用 當深受歡迎的哲學家也選擇離開,還要在社交媒體作公共討論嗎? 社交媒體並非沒有良好的公共討論,只是比例上絕無僅有,原因很簡單︰個人難以抵禦龐大的結構問題,即使有些人自以為能夠擺脫其中的弊病,但實情多數已不自覺陷入某種不良的後果之中。所以,我選擇放棄。 公共討論 社交媒體 More... Twitter Facebook 政治 Troll 社交網絡 網民 民主 人身攻擊 網絡 公共辯論 辯論 討論 2018/09/07 | 精選書摘 《如何說,如何聽》:沒有和社會對話的風氣,今天就沒有美國這個國家 如果沒有這種風氣,今天可能沒有美國這個國家。十九世紀末,對話風氣開始衰頹,這股態勢在今日降至最低。隨著受教育人口由少數增長為多數、再由多數擴及所有孩童,公共教育的品質逐漸下降,而對話的勢微就與此現象互為表裡。 商務會議 公共事務 More... 公共討論 議會 對話 西方文化 國際戰爭 世界和平 如何說,如何聽 Mortimer J. Adler 2018/02/19 | Kayue 一人一個獨裁按鈕 現實沒有小叮噹,但Facebook提供的封鎖功能,也許就像漫畫中的「獨裁按鈕」一樣。 回音室 迴音室效應 More... 社交媒體 Facebook 封鎖 逆火效應 討論 理性討論 流言 KOL 公共討論 異見 正反意見 多元 器量 分歧 2018/02/17 | Kayue 一人一個獨裁按鈕 現實沒有叮噹,但Facebook提供的封鎖功能,也許就像漫畫中的「獨裁按鈕」一樣。 回音室 迴音室效應 More... 社交媒體 Facebook 封鎖 逆火效應 討論 理性討論 流言 KOL 公共討論 異見 正反意見 多元 器量 分歧 2017/09/27 | 陳方隅 「XX歸XX、政治歸政治」——人人心中都有一座小警總 「政治」就是日常生活,是每個人時時刻刻都要面對的各種事情。「XX歸XX、政治歸政治」其實代表的意思是說,我們要對先前所有政治安排都繼續無條件接受,更多時候代表的意義是:我不想討論/懶得討論跟我的想法不一樣的那些想法。 政治參與 公共討論 More... 種族歧視 川普 體育 中國新歌聲 統戰 818拆政府 大埔事件 言論自由 自我審查 人二室 小警總 2017/08/30 | 精選書摘 《法國人教你如何投票》譯者序:嘲諷作為自由的象徵,以及對抗禮貌的虛偽 法國的故事告訴我們,法國人要捍衛的是自由、平等、博愛的共和精神,法國人要追求的是能夠揭穿政客或所有領域統治者的虛偽面具,直指背後真相與事實的權利與權力。因此他們選擇了真實的嘲諷。 恐怖攻擊 嘲諷 More... 自由 公共討論 反抗 權力 法國人教你如何投票 200種投票前應該思考的想法 法蘭索瓦費索 政治 民主 禮貌 2017/06/16 | 林立青 「教訓」周芷萱:為什麼我們的公共討論、網路留言集體欺負女生? 我好奇的是,如果要攻擊論點,那大可針對論點討論,或者根本不討論,但為什麼會出現一大堆「只針對年輕女生」的「教養」來討論比較?是因為我們的社會認為男生發言比較不需要教養,還是因為我們對於年輕女生的教養有獨特的要求? 李家同 周芷萱 More... 蕩婦羞辱 公共討論 公民素養 2017/05/30 | 讀者投書 同婚釋憲之後,該如何形成尚未完成的共識基礎? 2017年5月24日下午,台灣同志平權運動努力的目標之一,終於在大法官的釋憲文中實現。然而該如何處理釋憲之後,尚未完成的共識基礎?其根本就在於是否已經能夠以公共討論和行動的過程,理解宗教團體和同志族群之間論述的差異。 婚姻平權 大法官釋憲 More... 護家盟 社會共識 婚姻制度 公共討論 釋字第748號 同性戀 2017/02/21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我們都很在意隱私,但「隱私權」是基本權利嗎? 「隱私權」是甚麼?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道德哲學大師湯姆森提供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隱私權根本就不是一種基本道德權利。 哲學 道德哲學 More... 權利 知情權 公眾 國家安全 公共討論 公眾知情權 基本權利 財產權 隱私 神鬼駭客:史諾登 史諾登 2017/02/20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我們都很在意私隱,但「私隱權」是基本權利嗎? 「私隱權」是甚麼?在上世紀70年代,美國道德哲學大師湯姆森提供了一個出乎意料的答案︰私隱權根本就不是一種基本道德權利。 哲學 道德哲學 More... 權利 私隱 私隱權 斯諾登 斯諾登風暴 知情權 公眾 國家安全 公共討論 公眾知情權 基本權利 財產權 2016/12/16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你不見得要站在同志這邊,但應該站在護家盟的對立面 我們國家對於不合格的公民並沒有罰則,也不會剝奪其權利,但護家盟應該感到羞恥,並且注意到:他們小孩的教育並不是最大的問題,他們的教育才是。 同性婚姻 婚姻平權 More... 護家盟 同性戀 小蜜蜂 歧視 公共討論 2016/11/25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完全無痛哲學:日常遇到的相對主義 作者認為即使在價值的爭議上,相對主義仍然不是一個理想的先行立場。 討論 哲學 More... 相對主義 思考 價值觀 莊子 爭議 公共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