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審

公審是一種審判方式,可能是:

大陪審團制度,Grand jury。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5/26 | 黃靖芸律師

遇到感情騙子就公布對方個資公審,你可能已觸犯《個資法》

通常遇到所謂的渣男渣女時,大家都會很想要去抒發自己不滿的情緒,在用字遣詞以及方式上難免會有點激動,詞彙也可能包含辱罵指責。這些情況,很可能會牽涉到《個資法》以及誹謗的問題。

2022/06/08 | 讀者投書

女同學體育課作業影片被放到FB萬人社團意淫,「霸社」有毒的男性神話與根深蒂固的厭女情節

在霸社中,那些不跟著一起公審的人會被質疑;那些看不下去出來發聲的就是內鬼,我們見識到一種「巧妙的勞務管理術」,也是這一層厚厚的同溫層,保護並維持著社團系統的運作,靠著物化的情色玩笑、低級的偷拍監視、冒犯的地獄梗調侃,維持著這個群體的向心力。

2021/07/29 | 黃靖芸律師

另一半劈腿,為何律師會建議「別用網路公審小三」?

你可能會問,就算外遇真有發生,也不能用網路公開貼文去批評小三的行為嗎?其實誹謗罪是否有成立有相關前提,如果只是為了宣洩個人的糾紛,敘述與公共利益並無相關聯,仍會造成他人名譽受到損害。

2020/12/29 | 傅紀鋼

臺虎精釀「歧視同志」事件:「發文公審」已是網路潮流,會造成什麼後果?

縱觀臺虎精釀近期的面試爭議,得從兩個層面來說。一個是臺虎精釀的品牌總監有沒有歧視同志?另一個則是詹庭琪發文公審的效應。

2020/11/29 | 傅紀鋼

單親媽媽判死案:眾人皆曰「殺之」,「以命換命」可能成為台灣的另類流行病

單親媽媽撐了七年,撐到心理生病,然後怪她怎麼不好好做「網路業務」的工作?她不見得適合,更不見得能跑到業績。眼前每天就是需要錢,罵她又能怎樣?她自己被判死刑也甘願,最後只希望前男友對她還有愛,那也許是她最後的精神寄託,卻也被認為是死不悔改的理由。

2020/11/15 | 傅紀鋼

「失業保全打小孩」是暴力犯罪,但「社會性抹殺」的輿論就不暴力嗎?

新北市一名保全因為被解雇,心情不佳,到體育場掌摑一名男童,被民眾壓制後送警。這個新聞乍看只是一樁暴力事件,套上個「人渣」標籤即可結案,背後卻是社會的縮影。

2020/04/30 | 湯米

【插畫】我們是正義的一方,要和惡勢力來對抗

正義勇者來了走了,卻不在乎他們罵的人,或許其實才是受害者。

2020/04/28 | 方格子vocus

當網路公審成為一種手段,我們究竟傷害了誰?

近年來,這種公開羞辱已經成為一種商業模式,群眾越喜歡這種公開羞辱,這些羞辱就越值錢。之前許志安在計程車上接吻的影片,據聞是以超過150萬的代價賣給媒體,而媒體願意買,是因為大眾點閱換算成的廣告收入,可以遠遠超過購買這個醜聞的代價,我們花在關心這些名人私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會被換算成錢,進而助長這種風氣。

2017/10/15 | 山地媽

投訴子女功課多,網上公審無助於自救

家長除了在網上申訴子女功課多,最重要還是同學校溝通,最好是集體行動反映意見。

2017/10/15 | 山地媽

投訴子女功課多,網上公審無助於自救

家長除了在網上申訴子女功課多,最重要還是同學校溝通,最好是集體行動反映意見。

2017/04/28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試從「金、權、愛、慾」看嫖妓與賣淫的問題

一旦接觸多了社會的真實面貌時,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赫然發覺,許多人其實會不斷地犯禁,彷彿這才是社會常態。

2017/04/26 | 好青年荼毒室(哲學部)

試從「金、權、愛、慾」看嫖妓與賣淫的問題

一旦接觸多了社會的真實面貌時,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赫然發覺,許多人其實會不斷地犯禁,彷彿這才是社會常態。

2016/09/25 | Sid Weng

輔大性侵案工作小組影片曝光 百人討論會「公審」受害者

許多人質疑,討論會根本是在「公審」檢討受害者,對被害人造成二度傷害。有網友在臉書活動專頁「對不起,我就是站在受害者的位子上」,貼出整場討論會的逐字稿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