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公民不服從

公民不服從,或稱公民抗命等,是一種政治參與形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09/15 | 法操FOLLAW

【書評】《芝加哥七人案》:連成一氣的法官與檢察官,沒有正義可言

《芝加哥七人案》收錄了在美國反戰運動盛行的背景下,被逮捕的示威運動領導人的判決過程。除了不公正的法官判決之外,這其中也牽扯了一個公民運動的核心議題──當人民不服而上街抗爭時,究竟是「公民不服從」的展現;抑或是煽動暴亂呢?

2021/12/13 | 精選書摘

《法哲學:自然法研究》:「抵抗權」與「公民不服從」在概念上不可混淆

歷經專制至民主憲政的演變,如今「抵抗」範圍極廣,包含以合法或不法的手段爭取權利(現實或未來的法律權利),這些在用語上均泛稱為「抵抗權」之行使及主張。

2021/02/21 | TNL 編輯

緬甸軍警開槍鎮壓釀2死20傷,華航救援班機啟程赴仰光

在緬甸第2大城瓦城,有些民眾以彈弓攻擊警方,警方則以催淚瓦斯和槍彈回應。現場一名攝影師通報,至少有5人遭橡膠子彈射傷;而救助傷者的急救醫療人員證實,至少另有6人是遭實彈射傷。

2021/02/17 | 關鍵評論網 ASEAN:緬甸商情

緬甸軍方承諾將舉行選舉,仰光街頭爆發大規模抗爭

緬甸國務資政翁山蘇姬、總統溫敏從2月1日軍方發動政變後遭拘押至今,下一場審訊預計將於3月1日進行。軍方保證會舉行選舉,屆時將移交政權,卻未明確說出時程。

2021/02/07 | 精選書摘

《非暴力抗爭》:是什麼拯救了馬丁.路德.金恩的「C計畫」

本書介紹六個舉足輕重、影響全球的抗爭故事,這些故事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非暴力運動人士選擇對抗不公不義,拯救遭受壓迫的受害者。或許你會以為信守非暴力信條的抗爭者厭惡衝突,但事實正好相反。

2021/01/18 | TNL 編輯

323行政院案再逆轉:最高法院承認「抵抗權」,魏揚等7人「有罪」判決遭撤銷

最高法院指出,抵抗權是為了保衛及回復民主憲政秩序,並由《憲法》賦予正當性與合法性,義務律師團則指,檢方指控的「煽惑他人犯罪罪」是威權時代的遺緒,應就此做檢討。

2019/07/18 | David Tang

將抗爭者告上法庭,陷法官於兩難甚至不義

「無論目標有多好,都一定要依據法律途徑去爭取」,那的而且確是個很好的starting point原則,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都是對的,但這個原則又是不是真的那麼absolute?

2019/03/28 | 精選書摘

《烏托邦工具箱》:反抗的新美學——公民不服從的型態

我們的目的在於,經由鎖定目標的干預,促使大眾開始關注社會的、文化的、政治的、經濟的、功能上或物質上的狀況,以促成公開論述。相較於後面我們會深入介紹的「戰略媒體」,藝術形式的介入更常運用有形的空間與物質,但焦點則在於行動本身,不在於最終的由藝術過程產生的實體作品。即使出現了實體作品,往往也只是用來作為傳遞觀念的工具。

2017/04/20 | 羊正鈺

馬英九談人才外流,就像「錢暫時存在國外」

馬英九致詞時提到,不能走保護主義,一定要走開放的路,希望年輕人對於大環境,能夠體會國家發展的困境跟機會,不要做出錯誤決定。

2017/04/10 | 法操FOLLAW

太陽花「立法院案」和「行政院案」,為何判決結果大不同?

這次的判決,並不代表法院不接受以「公民不服從」做為超法規阻卻違法事由,只是個案情形不適用而已。

2017/04/05 | 精選轉載

現在是不正常的時代,但太陽花獲判無罪「不是」不正常作法

現在當然是不正常的時代,但是因為公民不服從而獲判無罪,絕對不是不正常的作法,而是世世代代都應該要謹記這樣的精神。

2017/03/31 | 左岸沉思

為何法官會判太陽花學運無罪?讓我們先來溫習一下何謂「公民不服從」

美國詩人梭羅是現代公民不服從運動的重要起源者之一,他認為,當人們基於良知,反覆思索政府的政策,如果發現政策不符公平正義時,那麼應該秉持個人良知,拒絕遵守配合此項政策。

2017/03/31 | 左岸沉思

為何法官會判太陽花學運無罪?讓我們先來複習一下何謂「公民不服從」

美國詩人梭羅是現代公民不服從運動的重要起源者之一,他認為,當人們基於良知,反覆思索政府的政策,如果發現政策不符公平正義時,那麼應該秉持個人良知,拒絕遵守配合此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