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最新文章

2023/08/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行政院通過公部門生成式AI參考指引,禁用於高機密文件,國科會:先訂指引再立法

行政院發言人轉述院長陳建仁談話,表示人工智慧(AI)正在改變全世界,生成式AI可取代部分腦力,相關應用的確非常重要,但其潛在的風險與衝擊,需由科技、產業發展、人才及治理等各方面積極布局,以回應國內、外社會挑戰及維持國家安全。

2023/07/13 | Roy Ngerng

提高基本工資對台灣的20個好處(下):不只影響外籍勞工,年輕畢業生也能獲得更高的起薪

更快的增加基本工資,可以幫助提高生育率並鼓勵更多台灣人回台灣工,減少收入和財富不平等,從而使台灣人之間建立更大的信任,並確保台灣民主得到更多支持。台灣的基本工資在過去的兩到三十年裡一直停滯,導致其經濟停滯,落後於其他已開發國家,這也導致了台灣創新活力的停滯,更引發了社會問題,使人們對台灣的民主能否解決這些問題缺乏信心。

2023/05/1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耳其大選前夕,艾爾多安宣布公部門加薪45%,力拚20年選戰不敗神話

德國馬歇爾基金會土耳其事務主任恩盧希札契克利(Özgür Ünlühisarcıklı)表示,艾爾多安上台20年來,他第一次面臨真正可能會輸的選舉挑戰。「全世界都在關注,因為這也是一場實驗,因為土耳其和其他一些國家一樣,已經在專制路走了一段時間。如果光透過選舉就能扭轉這一軌跡,那將為其他國家立下榜樣。」

2023/03/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希臘火車對撞增至57死,鐵路工會罷工抗議政府沉痾,憤怒民眾示威與警方爆發衝突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及其他政府官員很快地將事故指向「人為疏失」,但越來越多人認為這場悲劇根本可以避免。反對黨報紙《Syntaktwn》即以「這並非失誤,而是犯罪」為頭條標題,並報導鐵路工會長期以來一直對鐵路系統的內在風險發出警示。

2022/10/10 | 翻轉公職

當公務員也可以很酷:從事公職可以得到私部門沒有的成就感、價值與動力

有些人會覺得那麼熱情很傻,畢竟薪水都一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換一種角度想,如果薪水都一樣,將自己的工作賦予快樂及意義,可以拯救自己空虛貧乏的心靈。而在公務機關能夠帶來的改變及創造的溫暖,比起在私部門可能更有影響力,也更龐大......

2022/09/19 | 翻轉公職

公務員是非常「情緒勞動」的服務業,面對第一線民眾的四大考驗與五招實務建議

民間服務業的修練,不外乎就是服務禮儀、自我激勵、說服及談判話術、正能量、感染力等,然而這對服務「全國最難的民眾」的公務員來說遠遠不夠——為何如此?擔任公務員面對第一線民眾時,又有哪些「心法」呢?

2022/05/10 | 讀者投書

誰是扼殺「多元共融職場」的兇手?以身心障礙公務員為例(下):改造房間成為動物園

雖然政府近年推行了「職務再設計」,但沒有實質規範或強制力的情況下,這種推廣往往淪為口號。要怎麼改變目前的公部門、將其改變為多元共融的職場生態,她給出了5個方法來因應。但最初也最重要的是意識到房間中的大象,「一旦我們開始承認大象的存在,它就會神奇般的縮小,最終我們才能把它趕出房間。」

2022/05/09 | 讀者投書

誰是扼殺「多元共融職場」的兇手?以身心障礙公務員為例(上):房間裡到處都是大象

「多元共融職場」是近年提倡的新職場文化,但看著民間企業的轉型,身為障礙者的「左邊女孩」在公部門內看到的則使她失望:官僚文化、少做少錯、權力把持在少數長官手中,這些不禁都讓她質疑,是什麼阻止公部門落實多元共融職場精神?

2021/12/08 | 蔡孟凱

【劇場】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請辭震撼彈,公部門與公營劇團的歷史包袱再度浮上檯面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此前拋出請辭震撼彈。有鑑於此,這篇文章嘗試對於公權力成立及經營公營劇團的議題提出若干思考方向,若現今的混亂和迷惘,能夠喚起藝文社群對這個議題的重視和討論,我想或許可以是這個事件對國內戲曲環境僅存的一點積極意義。

2021/07/16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台灣設計研究院院長張基義:將「設計力」推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讓世界看見台灣

張基義鼓勵對投入設計領域有意願的年輕人,對世界充滿好奇心還不夠,還必須主動積極探索,問對問題,然後在有限的資源、法規跟環境限制下,找出相對適宜的解決方法。

2021/07/13 | 精選書摘

《長勝心態》:主管常誤解自以為在「教練」員工,其實他們在發號施令或是微管理

教練模式包括傾聽、提問、提供意見回饋、展現同理心、肯定並指出輔導對象的優勢、讓被輔導的對象自己學習解決問題(後面這一點是習慣發號施令的主管最難克服的挑戰之一,卻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2021/05/11 | TNL特稿

【台漫】《CCC創作集》解散始末(下):沒有足夠人力的平台,如何持續深化影響力?

一個沒有了編輯、足夠人力的漫畫平台,如何能夠持續深化品牌影響力?品牌服務的調整要如何鞏固原有的忠實消費者?看來,文策院公關處在寫稿的時候,還是讓內部人員先想想合理的續聘計畫、確切的轉型期程,並穩住當前預算危機,再來畫餅吧。

2021/05/11 | TNL特稿

【台漫】《CCC創作集》解散始末(上):給八位編輯一份有名無實的賣身契

因為編輯的「決策」角色所帶有的「審核」意義,是公部門無法給公眾交代的;這也是為何各種「創作計畫」在申請政府補助時,都須通過「第三方專業人士」的審查團隊核可,才具法理性。但難道因為公家性質遇到的開發作品難題,就該讓《CCC》的8位編輯強硬退場?

2020/04/25 | 李律鋒

致海巡署長室:我們私底下可以揶揄羅志祥,但公部門不應該拿來八卦說嘴

這一年來政府公部門的社群媒體公眾溝通策略很精彩,但是有些界線不能跨越,這是公部門的角色使然,尤其是在倫理上有重大爭議的事件。

2019/08/15 | 李修慧

有法規但沒落實:三大問題讓消防員「因公受傷」卻無法預防

法規要求「防護小組」必須規劃、督導、檢視公務員職業安權防護。但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秘書長說,全台各地沒有一個縣市的消防局有真正落實「防護小組」的工作。

2018/10/09 | 李修慧

公部門「約聘僱」賣命25年月薪只有34K,銓敘部:「不宜適用勞基法」以免增加支出

有個地方政府養工單位約聘僱人員,負責道路維修,每逢颱風等天災,都要待命,為政府單位賣命25年,但退休時月薪只有34k。

2018/10/01 | 精選書摘

《進擊的日本地方刊物》 :有質感的公部門刊物是怎樣煉成的?

《在雲端上》是由市公所發起,目的是為了向觀光客傳達北九州市的魅力,但其內容不僅止於給觀光客看的美食或觀光區介紹,而是深入介紹在地的特色,擁有這種長遠眼光的公部門刊物相當少見,而這本定期刊物成功的原因是什麼呢?

2018/05/14 | 李修慧

行政院「低薪政策」:基本時薪「有可能」從140元升到150元

行政院副院長表示,不是馬上要把薪資提高到三萬,「如果你把簡單工作的薪資提高到三萬,原來工作比較複雜、起薪在三萬的,他不就水漲船高,這對整個薪資結構、薪資階級都會產生根本性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