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六四

六四事件,又稱八九民運、八九學運,中國官方稱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廣義上指1989年4月中旬開始的以悼念胡耀邦活動為導火線、由中國大陸高校學生在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發起、持續近兩個月的全境示威運動。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2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六四學者」何曉清申請香港工作簽證不獲批,失中大教席

何曉清表示,很珍惜香港一直以來的自由,即使學生持不同意見,課堂內外也能自由討論;過去3年在香港工作也從無自我審查,自認她個人言論並非偏激,而是忠於歷史。

2023/08/3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百老匯華裔演員在中國巡迴演出,突然辭演「六四」音樂劇原因不明

一場關於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的音樂劇未來幾週將在美國首次演出,但參演的百老匯華裔男星卻在中國巡演期間宣布辭演,沒有告知原因。

2023/07/2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民研:不再公布六四和台灣等敏感議題民調結果

香港民意研究所表示,將不再公布諸如六四事件或台灣獨立等主題的民調結果。研究所主席鍾庭耀否認此舉是在自我審查,強調這是為了「節省我們的資源和精力」,另一個原因則是民眾對相關數據的需求與日俱減。

2023/06/09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港警「六四」周年帶走記者,記協與警方連日互發聲明

「六四」周年當日,香港警方在銅鑼灣帶走記者麥燕庭,指麥燕庭被警察截停時沒有佩戴記者證,也「沒有明顯採訪行為」。記協則反駁警方,指麥燕庭當時已即時出示記者證,並表示正在進行採訪工作。

TNL+ 2023/06/08 | 躺平青年

「六四」除了呼喚自由,更需要努力擺脫中共的「成功學」敘事

如果毛澤東能活到1989年,當他看到一群不聽話的8、9點鐘的太陽,會不會惱羞成怒,然後像后羿一樣把太陽射下來?他的繼承人們後來確實這樣做了,射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屢試不爽。1989年6月4日學運被鎮壓後,它毫無意外地像古代宮廷政變一樣掃蕩政敵、排除異己、發動社會大清洗,然後開啟新政、廣布恩德。

2023/06/06 | 精選轉載

六四、港獨、台獨,李怡與我們共同的《失敗者回憶錄》

雖然我和李怡一樣,對推動中國民主頗有失敗感。但幸虧台灣的民主化成功了。更好佳在的是,過去我們的「大陸工作」,不論是蔣介石的「反攻大陸」或是蔣經國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都失敗了。這才讓我們認清兩岸分裂、分治的現實。

2023/06/05 | 李芯

台大研究生悼念六四遭港警以「煽動罪」逮補,今早已保釋並在臉書報平安

台大有一名城鄉所研究生在香港維多利亞公園進行六四事件的悼念活動,卻遭警方以「煽動罪」逮補,而遭捕的學生劉家儀今(5)早在臉書發文報平安,表示已經保釋,並完成個人悼念的禁食。

2023/06/05 | 德國之聲

「六四」34周年在香港:六千警防街頭悼念,多人被帶走

六四事件34週年,悼念集會連續第四年絕跡香港。在肅殺氣氛下,依然有人在這天現身維園一帶,以不同方式表達紀念,但在數千警力嚴防下,任何行動的存活時間比以往更短。而被囚的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據報於獄中進行34小時絕食。

2023/06/04 | 賴詩涵

前政治工作者揭露遭「強吻且強暴未遂」,王丹:歡迎提告,支持用法律尋找真相

前政治工作者李援軍今日上午在台北市議員林亮君的陪同下召開記者會,說明遭民運人士王丹「強吻且強暴未遂」事件始末。李援軍表示,在6月6日午夜之前,王丹若沒有明確的指出自己的錯誤,向他欺負過、騷擾過的人道歉,就會帶著證據向檢方提告。王丹則回應,歡迎提告。

2023/06/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六四34週年前夕,數人因「煽動、擾亂秩序」遭港警逮捕

在六四天安門事件34週年前夕,香港警察以「煽動行為」和「擾亂秩序」為由,在香港鬧區街頭逮捕了4人。其中一名被逮捕的是香港藝術家三木(陳式森),他在銅鑼灣街道反覆高呼「不忘六四」、「香港人,唔好驚(不要怕)」。但被逮捕的其中幾人卻似乎根本沒做什麼特別的事。

2023/06/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香港六四紀念館被迫熄燈後於紐約重生,王丹:首要意義是反擊中共抹煞歷史的行為

六四紀念館位於曼哈頓中城,鄰近紐約地標帝國大廈,由籌備委員會租用的辦公空間改裝而成,陳列100多件展品,包括當年在天安門廣場豎立的民主女神像縮小版,前《解放軍報》記者江林遭武警打傷留下血漬的衣服,各式標語、圖章、書信及當年民運人士用來印製宣傳品的高速油印機。

2023/06/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六四」臨近,香港戲院取消當天包場放映

香港高先電影院近日取消了兩場原定於「六四」當天包場播放的電影,有媒體發現,社交媒體上,有可疑帳號在社交平台上留言「終於有個地方可以悼念六四」。《尚未完場》只是講述本地歷史悠久皇都戲院的前身,以及前璇宮戲院創辦人歐德禮(Harry Odell)在港的事迹,與「六四」無關。

2023/05/1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連續兩年停辦六四彌撒,天主教香港教區無解釋原因

教區沒進一步解釋停辦「六四」彌撒的原因。天主教香港教區去年停辦「六四」追思彌撒,當時教區解釋,由於前線同工及部分時任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委員對活動是否觸犯《港區國安法》感到憂慮,因此不會舉行「六四」彌撒。

2022/12/15 | 德國之聲

鄒幸彤「六四晚會案」上訴得直,獲判撤銷定罪及判刑

香港高院法官法官張慧玲在判詞說,鄒幸彤發文的確是有意圖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不過因警方「禁止令」合法性未被確定,故「即使上訴人呼籲他人到維園集會,亦不屬違法」。

2022/12/04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六四以來最大抗議浪潮,中國「白紙運動」接下來怎麼發展?官方如何回應?

從北京、上海、廣州到成都,這波抗議浪潮席捲了全中國至少17座城市,為什麼這波示威潮,跟中國以往的抗爭行動通通都不一樣?抗爭爆發前10天內,官方如何回應?接下來又有什麼可能發展?

TNL+ 2022/12/03 | 張宇韶

二十大後爆發「白紙運動」又逢江澤民去世,就怕群眾「扛著江旗砍習旗」

白紙革命的出現早有跡象,二十大前夕的四通橋新坦克人事件就已經埋下了火種,群眾本以為習近平完成了政治佈局與權力安排後,至少在防疫政策上有所放寬,期待落空後的剝奪感,就成為了星星之火的社會動能。

2022/11/30 | TNL 編輯

六四、法輪功、台海危機:中共第三代領導人江澤民96歲病逝上海,關於他任內的幾個關鍵字

江澤民於1995年提出關於發展兩岸關係、推進中國和平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明確了如何達到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實踐,而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之前,被問到兩岸問題,江澤民現場背誦了曹植的「煮豆燃豆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