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提拔習近平、毛澤東前秘書李銳過世,但不接受「染滿鮮血的黨旗」
中國共產黨曾經將李銳囚禁、下放,幾乎讓他餓死,但即使被黨開除,他最終還是回歸到黨組織,希望能從內部發揮作用帶來改變,不過一直到他過世都沒有等到他期待的民主憲政。
金庸這個人,很容易令人誤解
近來「金庸(查良鏞)」二字引起無數爭議,尤其觸及他的政治生涯,傷透了不少人的心,到底我們應如何金庸這個人?作者嘗試重點回顧他80年代的社跡,辨清脈絡與真相。
Line@漲價哀嚎一片!許禾杰:每個企業都該擁有自己的DMP
第三方數據平台說變就變,企業該如何掌握、善用自家寶貴數據,跳脫投廣告、買流量的苦海?蝙蝠移動暨烏龜移動執行長許禾杰認為,企業擁有自己的DMP(Data Management Platform),才是唯一解法。
《天安門殺戮》:坦克「保衛了黨中央、國務院所在地的安全」
在中南海紅牆附近警戒的士兵,聽到學生和市民「痛哭聲震天動地」後,紛紛「舉槍跳躍歡呼著」。一輛趕來的救護車被士兵們以槍口逼著原路返回。
年輕人不認識六四,不是他們的問題,是我們的問題
學校不敢講,電視不報導,年輕人不認識六四,不是他們的問題。如果因為這樣而批評他們,真的很無謂,想年輕人認識六四,就更加要做好傳訊工作。
在倫敦時裝周遇見來自台灣的純淨保養-綠藤生機
台灣純淨保養品牌「綠藤生機」,登上倫敦時裝周的國際舞台,希望全世界看見台灣品牌展現的創新與研發實力!並於即日起至 2/23 特別推出「倫敦時裝秀指定保養組」,內含活萃修護精華露 2 瓶,讓消費者在台灣同步感受純淨保養帶給肌膚的美好改變。
年輕人坦言「對六四無感覺」,或許是件好事
作者認為年輕人直率地表達「對六四無感覺」,遠比他們選取不合理的理據旨在長期激辯,更為真實;人們掌握真實的社會現況之後,才更可以辨清公民社會還有哪些重要的價值所在。
免跑銀行也能換到傳說中的低點?兌換外幣的划算小撇步
不分四季、想玩就出去玩,現在對國人來說全年都是旅遊旺季,而對於旅遊的規劃,不再只有上旅遊網站比較機票飯店價格、請年假、打包行李而已,如何提早在理想低點換匯,更成為聰明旅行者的必備功課之一。
民主人權的想像:七年級生眼中六四民運在今日台灣的政治意義
中國政經分離與台灣民主深化遂成為兩岸關係在制度上最大的差距。我們必須說,六四民運是個關鍵的歷史轉折點,因為他使得近代中國走向民主化的契機頓時間被人為因素打斷了,成敗都在鄧小平的一念之間。
「兩岸最大的距離是民主」:六四事件28周年,蔡英文呼籲早日釋放李明哲
蔡英文總統說,台灣願意跟對岸分享民主轉型的經驗,借助台灣的經驗,她相信,中國可以縮短民主改革時的陣痛,「民主的路上,有人先到,有人晚到,但終究會到。」
控糖.重生:一場糖尿病,喚起一家三代女性的改變與溫暖
每年都做健康檢查,就可避免常見慢性疾病上身?罹患糖尿病的「糖友」,就沒有享受甜點的權利?慢性疾病對病患人生的改變,就只有無情破壞、毫無良性回饋嗎?讓身為第2型糖尿病患者的陳純慧,來告訴你如何活出不一樣的糖友生活。
【8964敏感詞】27年過去,六張圖讓你快速瞭解「六四事件」
當初演變成六四的八九民運,所主張的七點訴求像是開放媒體、提高教育經費等,在民主社會是合乎情理的要求,但時至今日,六四於中國仍然是敏感而不得討論的話題,甚至連當時的死亡人數都至今不明,因此仍有許多人主張平反六四,希望能還原真相。
六四雜談:中國正經歷第三共和,但我不看好習近平當第三共和的建政國父
中國要經歷第三共和了,領導人要能調合極權政體和資本主義,作者對習近平作為第三共和的建政國父沒有信心,因為,中國現在沒有台灣那時能夠兩者的條件,順利過渡到民主不樂觀。
炭王金霸一代顏家:臺灣最神秘低調的地方望族
臺灣最神秘低調的礦業家族,臺日混血作家一青妙的「父親那邊」,就是當年獨霸九份的基隆顏家。曾經日進斗金、富可敵國,身為臺灣5大家族之一;時至今日,基隆顏家似乎少再被提起,漸漸隱匿在臺灣的望族圖譜上。
美國會促習近平「解禁六四」 北京全城戒備、異議人士「被旅遊」
「六四事件」至今在中國仍是禁忌,每年6月4日臨近前,官方無不嚴陣以待,許多在北京受到監控的異議人士,都會被強迫帶往外地旅遊或監視居住,以免發表批評言論。
維權律師浦志強北京受審 聲援民眾、多國外交官旁聽不成遭警驅離
浦志強是中國維權律師,歷年參與許多重大社會事件。他在2014年參加六四事件25週年紀念活動時遭逮捕,北京檢方今年5月以「煽動民族仇恨罪」、「尋釁滋事罪」對他提起公訴。
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清真認證與他們的產地
你理解伊斯蘭教、清真認證對於東南亞當地穆斯林的生活意義嗎?跨境電商不僅得跨越有形的國界,更得跨越無形的文化差異;先理解文化,才能說一個好故事。
中國網民發表敏感言論都會被「河蟹」嗎?其實中共不怕你罵,只怕你「不只是罵」
中共當局並不太鳥你在發文中是支持或反對它,只要你是在家裡打嘴砲就好,它在意的是這些發言是否真的有可能造成具體的抗議行動
沒有人是局外人!讓聲音成為力量,一起為台灣人權發聲
70年前的12月10日,是全球步向迎接「言論」和信仰自由的關鍵日。全球為紀念這一日,特別舉辦響應活動紀念「世界人權宣言」。自栩為民主、自由國家的台灣,自然也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眾多藝文人士、教授都站出來齊聲為人權發聲,身為台灣公民的你,這次也有機會一起來為台灣發聲。
引「二二八」為例 馬總統籲北京正視歷史、平反六四
民進黨亦發表聲明,強調,民主、自由與人權,是不分國界的普世價值,兩岸關係的和平與穩定,也應立基於民主自由的制度上,方能穩固且長久。
真正的抗爭可從來都不溫馨:13張一個人挑戰警察、軍人甚至是坦克車的照片
回顧這一年來的大小抗爭,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聽過對運動「嘉年華化」、「園遊會化」的批判。但真正的抗爭,可從來都不溫馨。
【青春還鄉】留下孩子笑容的101種方法:攝影師楊文逸的偏鄉畢冊義拍行動
「畢業照」有沒有拍都不重要?對於偏鄉學童來說,這可能是他們將求學階段的回憶珍藏一輩子的紀念品,而很多孩子卻沒有機會擁有這種奢侈。
中國人權鬥士:天安門廣場離自由廣場有多遠,從暴政到民主就有多遠
你所不知道的「中正紀念堂」與「自由廣場」!中國人權鬥士余杰,要和你聊聊中國天安門與台灣自由廣場,到底有多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