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英語:sharing economy),別於租賃經濟,是一種共用土地、人力、資本與企業職能的社會運作方式。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11/04 | 楚焱堯

談WeWork破產:共享神話破滅?不如說是資本「野蠻擴張」的時代結束了

WeWork最初的想法顛覆了原本單純的「商辦租賃業」,讓其很快就吸引了投資者的目光,而不斷擴張,而這種讓「共享空間」變成小型孵化器的想法,現在台灣有許多業者在模仿學習,但本質上,相較於Uber與Airbnb那種運用「閒置資源」的概念,WeWork到頭來還是「辦公室租賃網」,

2022/11/30 | JuJuJudy

EP18|《接單人生&什麼都能外送》在什麼都可以送的世界,接單人生沒那麼簡單

管都是為了改善越來越匱乏的生活而努力,但號稱自由、彈性、能多賺一點、幫助創業的平台接單工作模式,是否只是白忙一場?沒想到「接單」可以探討的面相超級廣,除了直擊工作第一現場之外,沒想到外送可延伸討論的社會議題超多,除了大家都多少有印象的勞工職場保護措施、歧視與性騷擾、職業災害、是否不小心成為犯罪漏洞?

2022/05/31 | 精選書摘

《接單人生》:APP駕駛有開不完的車、載不完的客,甚至不得不「邊開邊上」

本書敘述了接單過活、靠零工經濟維生的故事,也檢視了這種新興經濟運動中的成本、效益和社會衝擊,內容引人同情、深具省思,揭露零工經濟是「最低工資+最具危險」的工作,更是19世紀勞工的千禧版本。

2022/04/01 | 莊貿捷

中信金鬆口評估進軍「純網保」,喊話金管會放鬆監管,搶零工經濟「時間碎片」保險財

現在生活非常碎片化,透過數位化應用,年輕人可以透過手機直接在網路上得到保障,這也大幅度的減少經營者投入的資本,意味著不需要每一張保單都必須親簽,保險公司才能去承做。

2021/09/26 | Jack Huang

共享平台淪為勞動壓榨者,「合作社經濟」成為市場失靈的解方

「勞動合作社」聽起來很像共產時代的東西,但他偏偏是符合資本主義運作的遊戲規則——每個人都可以是自己勞動的所有者和受益者,讓剩餘價值不會被剝削,並透過「合作社」的模式,進一步將民主決策的機制,巧妙的應用在市場經濟之中。

2021/09/24 | 精選書摘

《搭便車不是一件隨機的事》:「大拇指」無疑是便車旅行次文化中最廣為人知的符號

135趟便車,35,600公里的旅程!前往跟著旅行團到不了的地方,沿著國界冒險、相遇、離別。大膽探索地圖上的空白處,品味的不只是旅行,而是一段段真實人生,一個個世界的入口。

2021/05/03 | Jack Huang

思考循環經濟與永續的關係:你需要的是「冷氣機」還是「冷風」?

把循環經濟應用在經濟活動中,如何著重在「使用」而非「擁有」,就是一個很好的思維轉換,例如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既節能減碳,又維持我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冷風服務」就是一個不賣冷氣而賣「冷風」的服務提供者。

2020/12/25 | 精選書摘

《恣意橫行》:第一天到Uber上班就被噁男求歡,真是低級到一個新境界了

《紐約時報》記者麥克.伊薩克採訪Uber上百名現任與離職員工,彙整未曾曝光的第一手資料,揭露這家有望取代亞馬遜、蘋果和Google成為新一代科技巨擘的內幕,在其光鮮亮麗的外表之下,裡頭實則藏匿無數謊言、背叛與欺騙。 

2020/12/25 | 方格子vocus

線上商城累積的能量優勢,2021年將面對「來自不同次元的挑戰者」

這個疫情加速了很多事情的改變,實體零售業者因為受到的驚嚇,在絕境中為了生存「很多以前的各種不可能,通通在今年都變成可能」。改變正在零售業的各處發生,包含線上購物商城。

2020/05/17 | 海森飽嗝

Foodpanda、UberEats等第三方餐飲外送服務,在台灣做不做得起來?

美食外送平台「誠實蜜蜂」之前宣布在台灣停止營運,是個案還是消費者回歸實際體驗?到底第三方餐飲外送服務在台灣做不做得起來?我是覺得不容易。

2020/04/08 | 李修慧

「外送員條例」延宕兩個月終於實施,「保險」為何成為台北市與外送平台的戰場

台北市政府今年1月三讀通過一份保護食物外送員的法規,規定業者應該為外送員保意外險,但保的不只「接單到送餐」的這段工作時間,而是要求業者提供24小時的「全時段保險」。

2020/03/27 | 環境資訊中心

少了電動化與共乘,使用叫車平台的碳排量比私家車還高近50%

雖然即時叫車服務的車隊車輛比較新,燃油效率也比整體要高,但因為空車時間太多加上前往客人的路程,反而讓整體碳排放量增加。

2019/12/24 | 新社會政策雜誌

從共享單車到太陽能產業,台灣走在「循環經濟」的前端

大自然界裡沒有「廢棄物」,借鏡自然智慧,如果可以重新規劃原料開採、產品設計、製程、使用、回收等一系列流程,讓資源的生命週期延長,甚至不斷循環,才能徹底解決廢棄物與污染的問題。

2019/11/20 | 關鍵評論網 ASEAN:馬六甲

新加坡政府禁電動踏板車上人行道,餐飲外送業者與市民怨聲載道

新加坡政府針對人行道禁騎電動踏板車的新措施,雖有助緩解騎士在人行道與行人爭道亂象,但已引起以電動踏板車載送食物為生計的快遞送餐員,以及以電動踏板車接駁住家與地鐵站的市民不滿。

2019/10/09 | 鄭仲嵐

日本籌組Uber Eats工會,台灣的餐飲外送服務是否起而效尤?

Uber Eats日本在展開服務後,就有不少意外發生。其中一名42歲的男性就說,他在7月時在世田谷區騎車送餐時機車摔倒,後來餐點雖然還是送到,但便當摔到的外型畢竟醜陋,讓他遭到總公司警告:「如果接下來還有這樣的情況,您的帳號可能會被永久停止,請多注意。」

2019/09/08 | 精選書摘

《爆買帝國》:從實體消費到「體驗經濟」,並無法遏制我們渴求更多物質

我們的生活方式對社會與環境造成的後果,應該是嚴肅的公眾議題與公共政策的主題,而不是被當成僅關乎個人品味與購買力的問題。同時,也必須有更多人記住:身為消費者,他們不僅是顧客,也是公民。而這一切都需要歷史的想像力。

2019/05/08 | 李修慧

Uber上市募股前兩日,英美共10城市司機大罷工

扣掉服務費、車輛維修費等必要支出後,美國Uber司機平均時薪只有9.21美元,但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早就將基本時薪調高到12美元以上,有的地區甚至高達15美元。

2019/05/08 | 李修慧

Uber上市募股前2天,英美共10個城市司機發起大罷工

扣掉服務費、車輛維修費等必要支出後,美國Uber司機平均時薪只有9.21美元,但大城市如紐約、洛杉磯,早就將基本時薪調高到12美元以上,有的地區甚至高達1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