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黨

共和黨是常見的政黨名稱,可以指:

共和黨 (美國),是美國的一個政黨,與民主黨並列為美國當代的兩大主要政黨。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0 | Abby Huang

21名共和黨眾議員致函布林肯邀請蔡英文參與APEC,吳釗燮:會與其他國家協商做最好的安排

台灣自1991年以「中華台北」名義加入AEPC,從未有總統親自參與領袖會議,美國眾議院聯名信警告,如果持續依照中共要求不讓台灣充分參與APEC,可能對外傳遞錯誤訊息,無異於美國向中國申請和台灣發展雙邊關係的許可。

2023/04/19 | 精選書摘

《衝突的力量》:為衝突而衝突,在任何領域都是一種無效的策略,川普就是個好例子

作者喬恩・塔弗從小生活在躁鬱症母親的陰影下,為了生存,他學會了如何在警報大響的憤怒之人面前,藉由察言觀色、轉移話題來平息戰爭,並利用衝突將結論導向期望目標。而後,他也在自己所主持的節目《酒吧救援》與《婚姻救援》中,運用這套建設性衝突技巧,協助人們面對真相、展開溝通。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南達科他州州長挺擁槍:我2歲孫女已經擁有獵槍和步槍

美國南達科他州州長、有可能成為2024年美國總統候選人的諾姆,在全國步槍協會的活動中告訴民眾,她近兩歲的孫女「已經」擁有獵槍和步槍。不過就在幾天前,一名槍手用AR-15類型半自動步槍在肯塔基州路易維爾(Louisville)市中心一間銀行殺害6人。

2023/04/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新聞週刊民調:過半受訪者支持干預台海危機,四成認為中國是美國利益「最大威脅」

超過一半的受訪美國民眾表示,支持美國及盟國在中國入侵時防衛台灣,其中56%受訪者表示支持(31%)或強烈支持(25%)美國干預台海危機,只有12%反對。

2023/04/14 | 《思想坦克》

川普性醜聞案的細節與爭點:檢察官辦了這麼久,也沒有動搖到川粉支持

很多不了解川普醜聞案的媒體喜歡在「醜聞」部分著墨,但其實這與川普可能需要付的刑事責任無涉,主要還是在這些封口費金流的管道上,涉及到「造假的商業紀錄」所衍生出來的刑事罪責。

2023/04/13 | 精選書摘

《別想那隻大象!》:保守派試圖將「嚴父道德觀」強加於美國身上,再擴及世界其他地方

雷可夫教授從「大象」的例子開始,深入探討框架如何運作。正因為這些框架深植於我們大腦的神經迴路,成為既定的思維模式,想改變它們可不簡單,必須創造或使用一個精確的框架,不斷論述,才能在所有人的大腦扎根。本書自2004年出版以來一直長銷,美國總統候選人在競選活動中奉為圭臬,《紐約時報》更讚譽雷可夫教授為「框架之父」。

2023/04/11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AV女優封口費案若定罪,川普又當選總統會怎樣?專家也是雙手一攤

不少法律界人士認為,檢方對川普的起訴內容恐怕是有點薄弱,畢竟要證明一個人的意圖向來非常棘手,而川普時期的前司法部長巴爾也認為,或許主要的目的是打擊共和黨在2024的選情......

TNL+ 2023/04/09 | TNL國際編譯

拜登欲修法保障跨性別學生參與校園體育競賽,為何支持與反對方都不看好?

因美國境內多個由共和黨領導的州,已通過或提出禁止跨性別運動員參加校園運動的法案,這也使得拜登現在提出的規定修正若成功生效,將有機會強化1972年開始實施的Title IX,同時在促進性別平等教育上發揮積極且有力的作用。

TNL+ 2023/04/07 | 黎蝸藤

經過這場災難性的聽證會,將TikTok出售給美國公司或許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TikTok要被禁,這些受損失的人群和企業一定不少。在美國不太可能像中國一樣,一個命令下來說封就封,受影響人只能自認倒楣,自尋出路。他們的損失,政府也有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賠償責任。如果政府不提出方案,就會引發賠償訴訟。一旦用戶勝訴政府可能要賠天價數字,都是不得不考慮的要點。

2023/04/06 | Abby Huang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率團訪台,將接力「蔡麥會」後與蔡英文會晤

麥考爾在就任外委會主席之前,曾長期擔任外委會共和黨首席議員及國土安全委員會主席,是美國國會中挺台最力的國會領袖之一,近年來美國國會所有挺台舉措,均有麥考爾對台灣的支持身影。

TNL+ 2023/03/31 | TNL國際編譯

美國參議院通過廢除波灣與伊戰授權法,民主黨領袖:大家都已厭倦中東無止盡的戰爭了

若現在廢除波斯灣及伊拉克戰爭授權法的決議通過,預計將不會影響任何現有的軍事部署,但兩黨的議員都在積極收回當時賦予白宮發動軍事衝突的權限。同時,有部分曾同意發動戰爭的議員也指出,發動伊拉克戰爭如今看來根本是個錯誤的決定。

2023/03/28 | 德國之聲

川普在德州展開首場競選造勢,批共和黨同僚「對美國的威脅更勝於中國」

3月25日,川普在德克薩斯州小城韋科舉行了首場競選集會。他在活動上抨擊正在調查他的檢察官,認為這是「虛假調查」和「政治迫害」。這位前總統還抨擊一些共和黨內同僚,認為他們對美國的威脅更甚於中國。

2023/03/25 | BBC News 中文

TikTok美國聽證會:CEO周受資作供的五個關鍵時刻

「謝謝你,周先生,把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團結起來了,」共和黨人丹・克倫肖(Dan Crenshaw)說。這確實是一件挺了不起的事情,如此多的政客,他們基本上都不會在任何事情上有一致的看法,但卻一致同意TikTok是一個安全威脅。

2023/03/20 | 張博丞

川普預告21日將被逮捕,呼籲支持者抗議聲援,幕僚憂國會山莊事件重演

根據檢方的調查,該筆封口費是由科恩設立的空殼公司支付,隨即再由川普向白宮報帳,要回款項。法律專家表示,川普把科恩對丹尼爾絲的付款,登記為「法律費用」,這在美國相當於犯了「偽造商業紀錄罪」。科恩已經承認,該付款違反了聯邦競選財務法,也表示自己是受川普指使,才會向丹尼爾絲支付封口費。

2023/03/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法國總理未經國會投票、強制通過退休改革法案,在野黨齊聲砲轟、7000民眾聚集巴黎抗議

由於執政黨團對投票結果沒有把握,因此在最後一刻宣布動用終極武器——憲法第49.3條,即辯論終止,且不須投票,法案立即視為通過。此決定引發朝野震動與反對黨怒火。激進左派不屈法國領袖梅朗雄對法媒表示,退改法案「沒有任何國會正當性」,並支持向政府提出不信任動議,「政府多數在我們眼前崩垮」。

2023/03/13 | 張博丞

拜登推新預算案向富人大幅增稅,計劃10年內縮減3兆美元財政赤字

早在2022年,拜登就試圖推動類似的增稅法案,然而當時即便在民主黨佔有參、眾兩院多數席位的情況下,拜登仍無法通過增稅措施。考量到如今共和黨佔眾議院多數,拜登此次以向富人增稅為主的預算案,在國會獲得通過的可能性只會更低。然而,此次預算案,也很有可能成為拜登競選2024美國總統大選的政策支柱。

2023/03/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馬克宏年改法案取得關鍵勝利,法國參議院通過退休年齡延至64歲

政治鬥爭激烈角力,街頭鬥爭也同時登場。法國工會11日舉行第7場反年改全國示威,抗議年改法案。根據內政部資料指出,11日全國共有36萬8000人上街;法國總工會數字則為100萬人,為自1月19日反年改社會運動以來人數最低的一次。但法國民主工會聯盟秘書長貝爾傑(Laurent Berger)告訴媒體:「或許街頭的人比較少,但內心的憤怒卻更多。」

TNL+ 2023/03/09 | TNL國際編譯

美國參議院否決華盛頓特區《刑法修訂案》,為何連民主黨議員也「倒戈」投下反對票?

自1901年以來,華府的《刑法》從未經歷變動,諸多民眾及立法者認為該部法令已不符合現今的社會脈絡,因此特區議會於2022年草擬《刑法修訂案》,除重新定義部分犯罪的形式、以更貼近當代的語境撰寫,修訂案中也減少多數暴力犯罪的法定最高刑期。然而,下修刑罰的舉措卻也引發各界的撻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