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共產主義

共產主義(拉丁語:communismus)是一種共享經濟結合集體主義的政治思想,主張消滅生產資料私有制,並建立一個各盡所能、各取所需的生產資料公有制,進行集體生產,以階級鬥爭建立無階級的社會。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1/22 | 精選書摘

《經濟武器》作者序:戰間期的歷史經驗告訴我們,對軍事強權實施經濟制裁時不應過於樂觀

我這份研究最想達成的目標,就是希望提醒人們不要對國家之間的權力關係抱持過於機械化的理解,從而錯誤預期經濟制裁的效果。光從國內生產毛額的數據或技術優勢,並不能預測制裁會不會成功。從貿易依賴度也無法確定制裁的影響,特別是現在的貿易市場已經有辦法向外轉移,導致執行制裁變得更加困難。

TNL+ 2023/11/21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為何共產主義不可行】3:馬克思理論,其實點出非常多資本主義的邏輯bug

那段熱血的崢嶸歲月,為了我們如今的生活品質打下基礎。我們今天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所享有的那些保障,不是因為資本家忽然大發慈悲,也並非他們良心未泯,而是因為共產黨人來過。接著讓我們了解馬克思主義的三大重點:「價值、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勞動的二重性」、「剩餘價值理論」。

TNL+ 2023/11/07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為何共產主義不可行】2:鵝城究竟是誰的?人民幻想自己是國家的主人,馬克思說No,你們並不是

馬克思主義的魅力到底在哪裡?一個方便簡單的答案是,除了在哲學上一騎絕塵,馬克思主義在經濟學上的解釋力同樣強大到無以復加。越是自詡為高知識份子的人,在閱讀馬克思著作時感受到的那種邏輯碾壓力越強烈。然而雖然他是針對十九世紀資本主義的怒吼,這也並不代表馬克思在今日已經過時。

TNL+ 2023/10/21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為何共產主義不可行】1:馬克思問黑格爾——你的上帝在奸笑,你看到了嗎?

馬克思在十九世紀所看到一片末日景象,他認為若想要獲得解放,我們應該要拒絕「異化」,而他給出的方案是消滅私有產權,走向共產主義:所有人為了「滿足自身需求(need)」而工作,而不再是為了「創造更多利潤(profit)」而工作。因此真正的共產主義,其實是偉大的自由主義。

2023/10/07 | 魯汶的袋熊先生

【為何共產主義不可行】導言:當我們用「中共同路人」攻擊彼此時,是否真的知道自己在指控什麼?

台灣最常犯的錯誤就是「臉譜的絕對化」:台獨傾向者把中國人等同於中國共產黨人,並把中國共產黨人等同於真正的共產黨人,再把他們全部統稱為壞人;大中華主義者則把中華文明等同中華人民共和國,無條件接受共產黨話語權壟斷,並把所有臆想中的好感抽象投射到這個政權,並將其通稱為好人。這些概念都值得仔細區分,而兩岸真正的悲劇,正來自那些刻意引誘你不去深入思考的勢力。

TNL+ 2023/09/29 | 傅紀鋼

反戰學者盧倩儀的思路其實非常清晰,她只是迴避自己左統的民族情感

檢討公視的言論,反而才像是法西斯或獨裁政權的媒體立場,認為媒體必須要替特定意識形態服務。不客氣說,就是不給左派發言的機會。這完全違背世界主流民主國家的趨勢。即使是歐美在認定邪教上,也有嚴格的審查機制,一些知名邪教在言論自由與宗教自由的前提下,在某些民主國家,例如英國,也沒有被禁止結社。批判公視的人,蠻多反而都缺乏言論自由與民主思想。

2023/09/13 | 精選書摘

喬登彼得森《秩序之上》:日復一日偽裝下的病態秩序——別去做你厭惡的工作

在《生存的十二條法則》中,作者試圖為價值混亂的當代生活開出解方、找出秩序。在《秩序之上》裡,他則進一步以混亂為主題,為甫經歷過全球疫情的我們指出秩序與混亂如何互為雙生,缺一不可。生命有一部分很重要的意義來自於探索未知領域,並在不斷變動的世界中找到適應之道。

2023/09/11 | 精選書摘

《歷史六瓶裝》:當我們想到共產主義,會想到鐵幕;但當他們想到民主,則會想到可口可樂

對於共產主義者來說,可口可樂代表的是資本主義所有的毒素,特別是關於「經濟的原則是滿足消費者最微小需求」的概念。正如同可口可樂公司在一九四八年的年會擺出的一塊標語:「當我們想到共產主義者,會想到鐵幕;但當他們想到民主,則會想到可口可樂。」

2023/08/19 | 歪脑|WHYNOT

李怡《失敗者回憶錄》(上):因著「血污海」而醒悟,深刻地懺悔自己年輕時的輕信和軟弱

在《失敗者回憶錄》裡,李怡主要紀錄了他在1955年進入出版社,到2020年國安法在香港實施,這六十多年來他如何利用香港的言論自由,推動兩岸進步,「提供歷史初稿」的人生旅程。

2023/07/21 | 精選書摘

易思安《爭霸大業》:到2040年代,孩子們的頂頭上司將會都是中國獨佔企業

中共即將贏得掌控全球的最後一場鬥爭!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而是作者細細研究中共內部發行的專書以後,所得出的結論。這場迫切的危機正對著我們的生活入侵而來,任何企圖抵擋這股洪流侵襲的努力,正一點一點地導向有利於侵略的那一方。當你驚覺自己已經被洪水包圍而立足之地正萎縮到無法生存的那一刻,一切就太遲了。

2023/06/07 | 精選書摘

《打造美利堅》:美國為何要積極向全世界外送「民主自由」?

理解美國早期歷史、政治、思想發展的優良讀物,搭配《國父的真相》服用效果更佳。深入剖析美國的立國原理,了解美國何以成為美國,美國是以自由、平等、民主立國?其最重要的本質竟然是「共和精神」?美國又為何要積極向全世界外送「民主自由」?

2023/05/24 | 《思想坦克》

歷經千年封建皇權調教,「儒家」已演化成最適應極權統治的理論

儒家能在封建歷史中存活茁壯,乃因經過千年磨合,已是最適應極權統治的最佳化(optimized)理論。希冀改革儒家思想以適應民主社會,與改良纏足以相容於女性主義同樣困難。陳獨秀以袁世凱和張勳復辟獨尊儒術,批判「孔教與帝制有不可離散之因緣」乃今世「文明進化之大阻力也」。

TNL+ 2023/05/23 | 長河

舉報脫口秀演員算什麼!中國充斥著「政治雷達」敏銳的可悲年輕人

一直在揪出「惡」的中國社會,反而人與人之間毫無信任可言,社會也並沒有因為大家不斷「揪出惡者」而變得更好。這是因為很多人把大量精力都用在「監督」和「反監督」,大部分人求穩勝過求好。

TNL+ 2023/05/18 | 許劍虹(Samuel Hui)

澤倫斯基將二戰「勝利日」改為「歐洲日」,跳脫共產主義、納粹主義二選一的悲情歷史

烏克蘭反對慶祝「勝利日」的原因,並非是徹底否定蘇聯時代反抗納粹侵略的歷史,而是反對「勝利日」被俄羅斯一個國家綁架,成為了所有前蘇聯加盟共和國向俄羅斯表忠心的日子。所以選擇與美英一起在5月8日紀念歐戰勝利,更符合普世價值。

2023/05/14 | 黃照靜

別阻攔革命家,他們自會死得其所:被馬克思送客後,從丹麥到美國搞社會主義的Louis Pio

被認為是福利國家模範生的丹麥社民黨認了Pio為宗師,卻對馬克思主義陽奉陰違,因為社民黨要的是和平建設社會,溫和完成工業轉型,共識化和實用主義,完全符合丹麥人的民族性。共產主義者要一個俄羅斯一樣紅的丹麥,社民黨大佬們絕對不能容忍。這是丹麥人民的大幸。

2023/04/20 | 精選書摘

麥克尼爾《世界史》:大眾對菁英、非理性對理性、自發對控制,20世紀西方經驗存在明顯矛盾

威廉.麥克尼爾這部廣受好評的單冊世界史強調中東、印度、中國與歐洲這四個舊世界文明,書中尤其著重文明在歷史中的互動關係,並網羅近期的考古發現。本書涵蓋了文明的所有層面,包括地理、交通、科技與藝術發展,不僅內容包羅萬象,連文字也引人入勝。

2023/04/18 | 精選書摘

《帝國,統治世界的邏輯》:每個民族在「蘇聯宿舍」都有自己的房間,只有俄羅斯沒有

蘇維埃帝國解體,俄羅斯人比其他民族更迫切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是誰?我們的身分是什麼?又該如何宣揚?俄羅斯真的可能是個「正常」的民族國家嗎?身為數百年來帝國綿延的核心要素,俄羅斯所有的經驗都是帝國的。他們如何在短短幾年內學會當一個民族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