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兵役

兵役是個人或群體為軍隊或民兵團提供的服務,這服務可以是自願性的志願兵或強制性的徵兵。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1 | 《思想坦克》

蔡政府追求以色列模式的義務役改革,結果卻顯得有些東施效顰

以色列的兵役制度引人矚目,筆者在海外交流中發現,以色列國民對當兵持有一種與台灣人迥異的心態。大多數人表現出極高的當兵意願,雖然也有一小部分反對者。經深度訪談後,筆者發現,以色列人之所以對當兵充滿熱情,不僅僅是因為愛國和榮譽,更包含了當完兵之後的未來發展。

TNL+ 2023/10/14 | 陳慶德

杭州亞運後,韓國重新檢討50年前振興體育的「奪金牌免兵役」制度

因為就本次亞運出戰的韓國國家代表隊,參加國際賽事的選手為求免除兵役而過於年輕化,缺少大大小小國際賽實戰經驗,若於現場表現失常的話,將減少國家奪牌率,甚則如棒球項目內,還傳出該隊王牌投手郭彬(疑似有傷),一球未投,最終靠著隊友奮勇奪牌,免去服兵役等國民與外人觀感不佳等爭論。

TNL+ 2023/09/26 | 貓心(龔佑霖)

林凱威遭疑「詐傷」缺席亞運,背負臭名的味全龍就算拿到冠軍,未來也會被嘴很多年

昔日,味全龍因為為了洗白頂新集團的臭名,才重回中華職棒,花了三、四年的時間,如今成了能夠爭冠的佼佼者之一,但今天遇到這樣的事件,除了有損球隊形象之外,對於林凱威這位球員而言,也得背負逃兵的臭名,我想即便靠著這一步拿到冠軍,未來也會被說嘴很多年。

2023/07/0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華爾街日報》:台灣強化軍隊決心,將影響美軍在中共武力犯台時的介入程度

報導指出,俄羅斯與烏克蘭接壤,台海則是北京對台動武時兩棲攻擊的天然屏障。但台灣是海島,取得彈藥與電廠所需燃料等關鍵物資更為棘手,而且因國土面積小而缺乏戰略縱深。中華民國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形容,台灣有如大衛對抗巨人歌利亞,「但這是我們的祖國,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是我們價值觀一部分,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捍衛。」

2023/07/0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侯友宜稱當選後撤掉NCC、兵役恢復4個月,綠委批犧牲國家安全,學者:1年才能形塑後備戰力

侯友宜指出,現階段民進黨把兩岸搞得兵凶戰危,才不得不延長兵役為1年,如果他當選總統,會努力確定兩岸穩定和平,在確定兩岸穩定和平後,就將兵役恢復為4個月;兩岸是重中之重,兩岸穩定才是決定兵役的問題,這是他的態度。

2023/03/02 | Ian Murphy

恢復一年制義務役只是第一步,台灣更該思考如何調整養出「草莓兵」的軍事訓練

台灣需充分利用2024年將施行的改革,並依循整體防衛構想,來將現行的訓練方法徹底翻新。除了延長義務役役期,由於新的訓練計劃將沿用美軍所設計和使用的訓練模塊,台灣與美國更該增加雙邊的軍事訓練、交流,甚至進行聯合軍演。

2023/03/01 | Abby Huang

新聞媒體遭納管、16歲青年上戰場?國防部擬修《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爭議一次看

傳教育部擬大規模編組16歲以上學生造冊,有學者認為,目前高中生早已取消軍訓課與軍護課,不適合擔任後方安全工作,要學生從事戰時勤務,恐缺乏實質的效益。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兵役法」明文規定18歲以上才會加入兵役,16-18歲的這群青年未來可能做社區輔助、保護學校或復原工作,不會拿槍上戰場。

TNL+ 2023/01/23 | 局外人

蔡總統能否把握任期僅剩不到一年的有限時間,推動必要的國防改革?

蔡英文總統日前延長役期為一年之外,在訓練、編制上都承諾會進行相應的改革。筆者除了肯定此一政策補足兵源及提振台灣自我防衛的決心之外,更不禁想問,身為主政者的蔡總統是否能把握任期僅剩的10多個月的有限時間推動必要的國防改革?

2023/01/19 | Abby Huang

蘇貞昌率全體內閣總辭:國防部長邱國正料將卸任,兩岸局勢升溫之際由誰交棒?

新內閣人選未定,但在國防方面,現年70歲的國防部長邱國正預料將卸任,結束將近3年的任期。在諸多人選之中,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是有望接任國防部長的大黑馬。

2023/01/12 | Abby Huang

美智庫2049計畫研究所主席薛瑞福:2024總統大選前,中共讓台灣人「對未來沒希望」的心理戰不間斷

美國防部前印太安全事務部助理部長薛瑞福表示,直到今天都可以看到解放軍在台海周邊進行活動,增加台灣人民的壓力;薛瑞福說,解放軍這些行為有一些目的,除了軍事訓練,更是為了影響台灣社會大眾的整體士氣,「讓他們對未來沒有希望」,他指出,「在2024總統大選前,大部分都是相同的狀況」。

2023/01/10 | 法操FOLLAW

張育成閃兵風波:體育署列管選手不想打國際賽,算是「逃兵」嗎?

近日旅美球員張育成因拒絕代表隊徵召而引起球迷不滿,質疑其享有補充兵的好處,卻不理會五年列管的限制,批評其行為如同「逃兵」。雖然目前事件已經告一段落,但張育成的爭議真的有涉及逃兵嗎?同是棒球大國且須服兵役的韓國又如何處理運動員兵役問題呢?

TNL+ 2023/01/10 | 貓心(龔佑霖)

為什麼張育成「閃兵」拒打國家隊會讓球迷這麼憤怒?

張育成曾表示,自己接獲的大聯盟球團邀約,都是希望他能參加完整春訓,所以他才會在未和球團簽約的情況下婉拒參賽。但在受外界質疑與中職會長蔡其昌見面後,已明確表態願意參賽。

2023/01/08 | 財訊

義務役延長案差點被蓋牌?驚爆13天決策急轉彎內幕

台灣兵役延長案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不過,這項重大政策,一度因為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幾乎胎死腹中,雖然過程中蔡總統又呈現「考慮很久」的特色,最後展現國家領導人的高度,拍板定案。

TNL+ 2022/12/30 | 吳崑玉

台灣的府院軍高層應「跨越恐懼」,讓一年義務役成為國防體系改革的真正起點

現代的全民國防,早已不是以軍方為上位指揮的「總體戰」模式,而是一種集結社會各方專業人士與菁英完成保家衛國任務的「協作機制」,國軍必須藉這次義務役期的調整,引進並善用大批高素質人力,快速調整整個軍事體系的體質,成為一支能戰可戰的現代化部隊,那才是一年上千億軍事投資的意義。

2022/12/29 | 讀者投書

徵兵制的本質是一種軍事奴隸制度,日本視之為「違反本人之意思的苦役」的違憲國家行為

大家都會同意「世界上不該存在奴隸制度」,但兵役制度的本質,其實就是一個「合法」的奴隸制度,也有許多國家不斷探討徵兵的合憲性。而在台灣,本應成為兵役事務決策主體的國會,卻不斷把決定全推給「專業」的國防部,這會造成什麼問題?

2022/12/28 | TNL 編輯

94年次役男不得申請研發替代役,花敬群:因應國際情勢,希望一般役男都能入伍

內政部長花敬群表示,過去替代役體位較寬鬆,是基於當年兵源過剩等問題,不過因應國際情勢及全民國防的政策,國防部與內政部將針對一般役和替代役的體位做檢討,將會有一些調整,符合替代役體位的役男比例「會適度的調降。」

2022/12/28 | BBC News 中文

台灣延長義務兵役至一年,蔡英文「困難決定」背後的各種壓力

在野國民黨在11月的「九合一」地方選舉期間提出「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口號,有分析認為延長兵役恐不利民進黨支持率,甚至會衝擊2024年總統大選。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說,延長兵役不見得會得罪年輕選民,年輕人討厭的是無意義的兵役,但改革之後已經完全不一樣,沒有以前那麼嚴重的形式主義。

2022/12/28 | Abby Huang

義務役延長一年,日本自民黨參議院幹事長世耕弘成:台灣宣示「自己國家自己防衛」值得高度肯定

針對台灣國防兵役的重大改革,日本產經新聞台北支局長矢板明夫表示,國民黨雖然對這次兵役改革提了很多意見,但沒有反對延長兵役這件事,也沒再說什麼「民進黨讓青年上戰場」之類的酸言酸語,「總算展現了一個負責任的在野黨應有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