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冤獄

冤獄(英語:Miscarriage of Justice),或稱司法誤判、審判不公或冤假錯案。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6/18 | 精選轉載

被控殺害四子女服刑20年後,基因研究如何為「全世界最殘酷的母親」平反?

這個家族基因研究,震驚了澳洲科學界,「在一個家中連續4個幼兒窒息猝死」,其實並非「極不可能發生的巧合、其中必有犯罪行為」,而是「倒楣到了極點的滿手遺傳爛牌」的必然結果,以及衰上加衰的「冤獄」。

2023/06/16 | 疑案辦

豐原楊家滅門血案(上):警方屈打成招「破案」,辯護律師出奇招為無辜被告作證

開庭當日,被告方的辯護律師吳闖,當庭脫下法袍,進到證人席擔任證人,說明魏嫌等人是遭受刑求,才會提出種種自白提供檢方起訴。原來嫌犯們利用吳闖律師探監時,讓他確認身上的傷口,並且商討在訴訟上應採用的策略。

TNL+ 2023/06/04 | 局外人

你越了解中國,他們就越懷疑你:從鈴木英司事件回顧被中共整肅的各國「親中派」

無論是美國人、日本人、香港人或台灣人,無論是身處中國體制內還是體制外,無論對中共及中國文化表現出如何的熱愛,只要讓中共當權派產生疑心,這些親中派往往都成為第一個被懷疑、被整肅的對象。

TNL+ 2023/06/02 | 李少民

從毛主席的美術兵到習近平的漫畫家(三):我以為我是咱們家最後一個住過共產黨監獄的人

父親後來在他的回憶錄裡感嘆道:「我1946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當時21歲,到64歲時正好43年。我一入黨,就做地下工作。國民黨要抓我,但沒抓到。43年後,我被抓到了。但抓我的不是國民黨,而是共產黨。最大的諷刺是:國民黨抓我,是因為我要推翻它;共產黨抓我,卻因為我在維護它。」

2023/01/12 | 李秉芳

林金貴被控槍殺計程車司機遭判無期徒刑,纏訟16年歷經3次逆轉終於無罪定讞

林金貴的案子纏訟16年反覆逆轉3次,關鍵在於兇嫌的頭髮長度與林金貴當時不符,林金貴之前被判刑坐監9年共計3116天,若依國家補償每日3000元到5000元計算,最少可獲得934萬到1558萬不等的金額。

2022/11/0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麥爾坎X遇刺案,2男冤獄20多年將獲得3600萬美元賠償金

阿濟茲(Muhammad Aziz)和伊斯蘭(Khalil Islam)一直堅稱自己並未謀殺麥爾坎X,卻雙雙為此坐牢20多年。兩人雖已在1980年代中期獲釋,卻直到去年11月才獲得紐約州最高法院宣判無罪。法院當時表示,兩人近半個世紀前被判有罪,是「一起判決失當」。

2022/05/08 |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TIDF專訪】《彼岸》導演施佑倫:呈現冤案之外人的狀態,「我認為紀錄片的道德觀是浮動的」

我認為紀錄片的道德觀是浮動的,沒有單一絕對的標準。就像我剛剛說的卷宗素材,如果在救死刑犯的時候說不能拿出來用,結果最後這個人被執行死刑,如此的道德感就太廉價了。

2021/11/24 | 法操FOLLAW

吳明峰案再審獲無罪判決:模糊指認、瑕疵測謊,監察院調查報告發現了什麼?

在過去,測謊與自白是許多警察辦案的常見手法,也因此產生許多冤案的謎團。在吳明峰案中,模糊的照片指證與充滿瑕疵的測謊結果,成了辦案的主要證據。

2021/11/19 | TNL 編輯

遲到近50年的清白:因美國民運動領袖麥爾坎X遇刺案被判無期徒刑,2名男子終洗刷冤屈撤銷罪名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麥爾坎X於1965年在曼哈頓一間舞廳準備發表演說時,遭人射殺身亡。1嫌哈立姆當場落網,阿濟茲、伊斯蘭數天後被捕,在連嫌犯都作證他們沒有殺人的情況下,兩人仍遭判無期徒刑。過了近半世紀,兩人沉冤昭雪,獲判無罪。

2021/03/27 | 傅紀鋼

王逸帆短片《伏魔殿》:達到國際水準的Cult片,以隱喻講述台灣社會的「無形黑手」

《伏魔殿》高明的地方是明明要談冤獄,以及許多更生人即使想悔過,但還是被社會排擠的狀態。但不是拍一個「人被冤枉」的故事,而是藉著無形的事物,來象徵台灣社會隨處可見的「灰色地帶」。

2021/03/08 | 精選書摘

《審判的人性弱點》:刑事鑑識中存在的「確認偏誤」,造成了不計其數的冤錯案件

造成司法盲目的心理學解讀,包括幾個主要概念:認知失調、確認偏誤及記憶汙染等等。馬克・戈希從許多冤案中,都看到了這三種心理問題,從而導致冤案難反,以及不願面對錯誤承認冤案,或者縱然平冤後仍然否認這些案件有問題。

2020/12/11 | 精選書摘

《被搶劫的人生》:嚴刑逼供、草率起訴、有罪推定……蘇炳坤這類冤案真的只是「時代產物」嗎?

本書記錄蘇炳坤三十年來為平反而奮鬥的漫長旅程。盼望這樣舊時代的冤獄,能在新時代的期許中真正地畫下句點,因為只有直視過去,重新串接記憶斷裂之處,才能在如霧般籠罩的現實中重新確立航道,找到未來的路。

2020/05/05 | 精選書摘

《桑切斯家的孩子們》:我蹲了七個月的冤獄,法官卻只說句「不好意思」

這裡沒有法律,只有拳頭和金錢,這才是最重要的。叢林法則才是最強的法律。經濟上強勢的人可以笑。就算他犯下滔天大罪,在法官和警察面前也可以像隻無辜的白鴿,因為他給了一大筆錢。

2019/11/15 | Syrena Lin

「死刑定讞就該執行!」——台灣如何應對死刑爭議?

國際人權聯盟主席在社論中指出,廢死後的台灣只會成為一個更公正的國家。他寫道:「通常,在一國廢除死刑後,輿論並不會要求重新執行死刑,因為民眾意識到廢死並不會改變他們的日常生活。」

2019/10/20 | 法操FOLLAW

《七號房的禮物》:公設辯護律師為何重要?嚴刑逼供下的死刑冤案

《七號房的禮物》講述的是一個智能障礙者被羅織罪名,最後遭死刑處決的故事。從電影中也能探討,為什麼律師要幫「壞人」辯護?

2019/10/09 | 法操FOLLAW

日本「足利事件」:有DNA鑑定和自白,為什麼還是冤案?

1979年至1996年,日本有多名女童下落不明,一位娃娃車司機被認為是元兇,但後來被平反是冤案。而殺人犯還逍遙法外,追訴期會因為是冤案而停止計算嗎?

2019/05/09 | 讀者投書

一次「校外教學」探望死囚,衝擊了我長久以來對司法的信任

司法並不該是高懸在上的聖物,它雖不完美,但人民卻能親手觸及,用自己的力量做出行動來改變,這是一位死囚所教給我的。

2019/03/14 | Abby Huang

當年沒被移送的「自白」曝光,羈押近19年的「死囚」謝志宏案可能再審

發生在19年前的「歸仁雙屍命案」,因新事證的曝光可能獲得再審。冤獄平反協會認為,台南高分院秉持不讓無辜的人遭判有罪的使命重啟審判,深表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