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冷氣

空氣調節,簡稱空調,是包含溫度、濕度、空氣清淨度以及空氣循環的控制系統。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8/2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弱勢孩童陷「能源貧窮」,調查:逾5成很少吹冷氣,2成家裡沒冷氣只能忍受酷暑炎夏

兒盟指出,目前國際上廣泛使用的「能源貧窮」界定主要來自英國,當水費、電費、瓦斯費等家庭能源總支出占家戶所得10%以上就稱為「能源貧窮」,而有些家庭因為經濟上的弱勢,無法省電節能,在國際上被稱為「能源貧戶」。

2023/08/13 | Cool3c

台電傳授冷氣省電20招:舒眠、除溼模式較耗電?持續開整天能省電嗎?

冷氣壓縮機高功率運轉的時候最為耗電,因此如果民眾在進入室內時,將冷氣的溫度一次調太低,則冷氣為了達到設定的溫度就會持續高功率運轉,也就增加了用電量。因此,建議民眾使用電風扇、循環扇提高冷房效果,以及將冷氣的風量設定為自動模式,溫度則建議設定在26至28度之間即可。

2023/07/21 | If Lin

【圖表】你的冷氣可能會被拒絕維修?兩張圖了解室外機有哪些裝設規範

你家冷氣室外機是架設在什麼位置呢?如果架設位置過於危險,施工人員有可能會拒絕維修。讓我們從「空調標準外機施工SOP細節規範」看看,要符合哪些規定,採可能不會被拒絕維修。

2023/07/14 | 廣編企劃

【一圖看懂】最強的生活管家!用LG ThinQ照顧全家人!

智慧家電領導品牌LG的「ThinQ智慧家電物聯網」技術打破消費者對智慧家電的印象,讓你在彈指之間,輕鬆串聯家中每一樣智慧家電,在遠方也能照顧與關心所愛的人。

2023/07/07 | 廣編企劃

「LG ThinQ」智慧與創新的完美結合 用科技對愛的人傳遞心意

智慧家電領導品牌LG用「LG ThinQ」智慧家電物聯網技術串連起全系列智慧家電,整合包括電視、冰箱、洗碗機、冷氣、洗衣機、電子衣櫥、空氣清淨機、除濕機、無線吸塵器、清潔機器人等家電產品,為消費者打造全方位智能生活,用科技讓家人的心更靠近。

2023/06/18 | 今周刊

達人破解用電迷思:省電燈泡其實不省電?冷氣開整天 vs. 開八小時哪個省?

炎熱的夏季來臨,又到了用電高峰的季節,而6月也迎來夏季電費計價。為了不讓夏季電費暴增,網上開始有許多「教學」教大家如何省電,包括半夜電費較便宜、燈具換成省電燈泡、隨手關燈等,不過,想真正省電費,一定要先破除迷思,別踏入假省電陷阱。

2023/04/21 | 讀者投書

隱藏在「限溫令」背後的違法爭議:法律管的是能源,還是冷氣?

《能源管理法》應該是管制冷氣所耗的「電能」,而不是冷氣如何使用,例如百貨公司在離峰時段將溫度調高,尖峰時間開到23度以下,若整體電力消耗比全程都開26度少,其實更符合節約能源的要旨。若將該法解釋為「管制能源設備的使用」,那小至家庭電器、大至工廠生產設備,不就都是規範對象了嗎?

2022/10/24 | 精選書摘

《跳出溫度舒適圈》:空調的發明不是為了人,冷氣會涼也只是副作用?

21個淺顯易懂的小故事,告訴你溫度從何而來?為什麼會覺得熱?如何透過提早規劃,預約涼適的居家空間?溫度如何影響人們的戶外活動模式?如何在高溫下保護自己的安全?最後,想要保護太陽系中獨一無二存有生命的地球,我們應該怎麼做?

2022/08/12 | 國際大風吹

【國際大風吹】熱浪每年越來越兇猛,為何歐洲大多數家庭不裝冷氣?

跟大西洋對岸的美國不同,歐洲人極少在家中裝冷氣,但隨著氣候變遷,熱浪年年來襲,歐洲人也開始將空調視為生存必須。只是,冷氣本身也又對氣候變遷帶來全新挑戰。

2022/07/26 | TNL 編輯

不負責任的浪費將被開罰!法國祭法令,開冷氣不關門的店家最高可罰台幣2萬多元

法國的電力很便宜,因為法國不像德國等其他歐洲國家那樣依賴天然氣發電,但法國主要發電來源—核能,約佔該國電力的70%—同樣受到熱浪的嚴重影響。

2022/07/21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40度熱浪來襲也不裝冷氣,法國人「佛系避暑」租借私人泳池、用電扇吹冰塊

熱浪雖無情,但一年總共也就肆虐10多天,冷氣效用不高,因此許多民眾仍只依賴電扇,咬緊牙關撐一下。高昂的費用及對環境的傷害,也是大部分法國人對冷氣猶豫再三的原因。

2022/04/11 | 關鍵特務

一圖看懂 禾聯R32變頻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柔道男神楊勇緯熱力推薦

禾聯 R32 變頻一級空調「沼氣防護清淨旗艦型」具備四大強項,無論是殺菌、自體清潔、全域循環、環保效能等都表現不俗,還有獨家沼氣防護機制延長機體壽命,值得消費者入手。

2022/04/06 | TNL 編輯

柯文哲批「班班有冷氣」會「班班都跳電」,教育部回應已編列經費改善電力、北市拿5億元

柯文哲受訪時表示:「電路沒有改變,一開機的下場就是全校跳電,班班都停電之前會班班都跳電。」教育部對此回應,計畫也編列了電力改善經費,截至3月21日,全國3584校共補助250億元給各縣市,而台北市的電力改善工程則獲得5億元的補助。

2021/09/26 | 地球公民基金會

落實減碳救地球,製造、住商、交通、能源四大部門分別該做到這些事

扭轉氣候危機,沒有單一救世主,每個人都負有共同而有差別的責任,製造、住商、交通、能源部門應該落實這些工作,並盼執政者與國人都能以對話代替對撞,通力合作,促進能源與社會轉型。

2021/07/09 | 照護線上

開冷氣後室內、室外溫差大,忽冷忽熱對心臟疾病患者有什麼影響?

炎炎夏日,更應該注意心臟保養!利用3大招:「空調溫度26至28度之間」、「避免飲用含鈉量、含糖量高的運動飲料」、「補充水分時,少量、多次、慢飲」保護心血管。

2021/05/03 | Jack Huang

思考循環經濟與永續的關係:你需要的是「冷氣機」還是「冷風」?

把循環經濟應用在經濟活動中,如何著重在「使用」而非「擁有」,就是一個很好的思維轉換,例如有沒有一種方式,可以既節能減碳,又維持我們對日常生活的需求?「冷風服務」就是一個不賣冷氣而賣「冷風」的服務提供者。

2021/02/09 | 綠學院

「ESG」概念下環保與經濟結合的例子:換冷氣划算,還是多繳電費划算?

換老舊冷氣看起來是個短期投入的事情,但每個月可以省電、省錢,影響未來十幾年,不僅涉及環保省電,還涉及到省錢,這就是ESG該念下,用時間串起經濟和環保的「長久影響的脈絡」。

2021/01/08 | 世界公民文化中心

常犯錯的「open」:開發票不是「open invoice」、開公司不能用「open a company」

聽到「開」,許多人會聯想到open。open有時的確是用在把一樣東西「打開」,像open a door / open your eyes。但是很多中文用詞裡的「開」,轉換成英文時,不能使用open。來看幾個大家經常會犯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