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末爾

穆斯塔法·凱末爾·阿塔圖克(土耳其語:Mustafa Kemal Atatürk;約1881年-1938年11月10日),1934年以前所用姓名為穆斯塔法·凱末爾帕夏(土耳其語:Mustafa Kemal Paşa),土耳其軍事將領、改革家和作家,土耳其共和國第一任總統、總理及國民議會議長,有近代土耳其國父之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TNL+ 2023/03/18 | 劉庭妤

【閱讀博物館】《純真博物館》:在文字中玩弄博物館學與文學,帕慕克無疑是箇中翹楚

讀者當然能從故事主線來觀看這一齣愛情悲劇,也有許多評論者將《純真博物館》置放於伊斯坦堡的城市歷史脈絡關照,但暫且讓我們回到最初命題,帕慕克之所以有別於其他寫作者之處,在於他縮小自身,讓位給筆下的角色及故事,他不僅重新定義了博物館使命,也聰明游移於博物館學、文學兩端。

2023/03/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耳其在野聯盟6黨團結推共主,「土耳其甘地」基里達歐魯挑戰終結艾爾多安20年執政

基里達歐魯在獲得6黨組成的在野聯盟推選為共同總統候選人後,大批支持民眾爆出歡呼聲。他因為和印度民權領袖聖雄甘地外型神似,又有「土耳其甘地」(Turkey's Gandh)之稱。這位現年74歲,說起話來輕聲細語的在野勢力共主,和談話嗆辣並且魅力十足的艾爾多安屬截然不同類型。

2022/12/16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土耳其政壇新秀、伊斯坦堡巿長伊瑪莫魯遭定罪褫奪公權,民眾上街批艾爾多安「清除總統大選對手」

現年52歲的伊瑪莫魯是少數在野黨領袖之一,民調顯示,他有望在明年6月總統大選正面交鋒中擊敗艾爾多安。面對貨幣急貶、通貨膨脹加劇,土耳其人的生活成本愈來愈高,明年大選可能成為艾爾多安迄今面臨的最大政治挑戰,他掌權已經第20個年頭,正尋求將他的統治延長到第3個10年。

2019/07/11 | 精選書摘

《鄂圖曼帝國五百年的和平》:活在「民族時代」之中的鄂圖曼帝國後代子孫

將現在的問題根源,往前追溯到始於十四世紀、終於十八世紀末的鄂圖曼帝國的傳統體制,然後做出通盤徹底的理解,無疑是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但是,絕不能將之用來當作強化近代各民族立場的道具,因為前近代鄂圖曼帝國,是一個與民族概念扯不上關係的國家。

2018/10/02 | TIME

艾爾多安認為,國父凱末爾把土耳其變成歐洲的「下屬」

凱末爾在任期間欲使土耳其歐化的動機,來自於歐洲當時是2次世界大戰期間的最主要勢力。然而,以政治上怨恨為食的艾爾多安主義,強力的反對凱末爾的親近西方事蹟。

2018/07/01 | 精選書摘

君士坦丁堡隨著凱末爾的腳步,卸下帝都光環蛻變伊斯坦堡

回頭思考,遷離君士坦丁堡對現代土耳其國家的形成,是個正確的決定。此舉明示現代土耳其與過去的決裂,以及全新事物的誕生。君士坦丁堡所有的雄偉庫利葉、偉大清真寺、寬廣宮廷,都持續提醒著對蘇丹、烏理瑪與帝國的記憶。

2018/02/13 | 精選書摘

矛盾土耳其:支持政變又選出軍方不支持的候選人

土耳其軍方多次強加自身的政治意志,甚至取消或指定特定政黨執政,但選民在軍事干預後的選舉中總是選出了和軍隊偏好不同的人選。

2017/12/24 | 精選書摘

伊斯坦堡:兩顆藍寶石間的鑽石,東西方渴望對視之地

所有曾控制過伊斯坦堡的人,不論是色雷斯人、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拜占庭人、拉丁人、鄂圖曼人、英國人和土耳其人,全都是為了交易貨物、政治、人或概念而特地前來,因此,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念之間的隱形連結是難以斷絕的。

2017/12/23 | 精選書摘

《伊斯坦堡三城記》:兩顆藍寶石之間的鑽石,東方與西方渴望對視之地

所有曾控制過伊斯坦堡的人,不論是色雷斯人、希臘人、波斯人、羅馬人、拜占庭人、拉丁人、鄂圖曼人、英國人和土耳其人,全都是為了交易貨物、政治、人或概念而特地前來,因此,城市及其所代表的意念之間的隱形連結是難以斷絕的。

2017/08/01 | 土逗公社

張翠容:藉伊斯蘭化硬銷強人政治難解土耳其憂鬱

這種集體的「呼愁」或許造就了埃爾多安。在公投投票日前的最後拉票活動中,支持政府陣營祭出奧圖曼帝國歌舞,參與者無不興奮跟隨扭動身體,奧斯曼的幽靈沒有離開過土耳其。

2017/04/19 | 精選轉載

土耳其公投修憲讓我們知道,民主憲政不是人類政治體制的均衡結果

但美國,還有英、加、澳、紐這些盎格魯・撒克遜國家太特別了,他們可以搞共和,因為他們的「機構」經過數百年的試練,已經成熟到誰掌權都動不了的境界。其它國家要搞民主憲制,還是一條迢迢長路。

2015/12/07 | 土女時代 Türk Kızları

想振興民族,必先消滅外來語: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語言政策

在奧圖曼帝國垮台後,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為了要讓國家能更進步富強,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而其中的語言政策不只對土耳其人的識字程度和教育有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左右了整個國家的的意識形態,同時也體現了凱末爾的個人色彩。

2015/12/07 | 土女時代 Türk Kızları

想振興民族,必先消滅外來語: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語言政策

在奧圖曼帝國垮台後,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為了要讓國家能更進步富強,進行了一連串的改革。而其中的語言政策不只對土耳其人的識字程度和教育有深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它左右了整個國家的的意識形態,同時也體現了凱末爾的個人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