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訴訟法

刑事訴訟(英語:Criminal procedure)包括偵查、起訴、審判與執行等作為,其主要規範於刑事訴訟法內;而一般刑事程序法除規範刑事訴訟相關程序外,尚包括刑事法庭的組成。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2/10/14 | 賴冠伶

刑事訴訟法侵入性採尿規定違憲,2年內相關機關需完成修法

憲法法庭認為,刑事訴訟法有關強制採尿的規定違憲,不僅嚴重侵害受採尿者免於身心傷害的身體權,顯然也並不符合憲法正當法律程序原則的要求。因此,且自判決公告當天的2年內,相關機關需要完成修法,而此判決公告前已採取尿液而尚未終結的案件,則依現行規定辦理。

2022/05/05 | TNL國際編譯

韓國國會修法大幅削減檢察官偵查權,反對黨譏文在寅怕下台後遭清算

韓國自1954年頒布賦予檢察官起訴和偵查權力的《刑事訴訟法》以來,韓國歷史上沒有一任總統做出實際更動檢察機關權力的決議,當前仍很難判定文在寅政府在檢察機關的改革案中,是功大於過,還是過大於功。

2022/03/24 | TNL 編輯

司改會稱地檢署對彭文正律師張靜搜索程序不合法,劍青檢改怒批干擾辦案

今(24)日台東地檢署則以刑法第315之1第2款妨害秘密罪、個人資料保護法第41條罪對張靜提起公訴。被告涉嫌對前往自營按摩店中的客人進行偷拍及錄音,為進行調查台東地檢署遂展開搜索、拘提等調查程序。然而民間司改會認為前述程序並不合法,並要求法務部長蔡清祥出面道歉;劍青檢改則是指責司改會蔑視法律體制,干擾辦案。

2021/08/17 | 讀者投書

刑事冤案再審已不設時效,「行政訴訟法」何不也取消五年時效限制?

行政法的再審制度應該像《刑事訴訟法》,取消五年時間及新證據的限制,以維護人權,然而部分立法者、行政官員與法官,在立法或行使法律時常以法律安定性而不願修法、不願撤銷處分,甚至拒絕人民再審的機會。

2021/05/07 | 法操FOLLAW

店家抓到現行犯,有權力直接搜包包嗎?

如果店家發現自己店內疑似出現竊賊,或者走在路上有人高喊搶劫的時候,我們可以直接把人抓起來並搜身嗎?這就關係到「現行犯逮捕」的概念。

2021/04/22 | 精選書摘

《扭曲的正義》:「有效率」的追求績效、不肖學長「口耳相傳」,歪鴿是怎麼變歪的?

《扭曲的正義》作者吳忻穎,是一位前檢察官。在本該實現刑事正義的檢察體系中磨滅了希望,最後失望出走。她回望過去任檢察官的實際經驗與觀察,深刻剖析了檢察體系、警察體系、媒體的重大問題,有系統地暴露三方之間如何往來、影響視聽。

2021/03/30 | 方格子vocus

當一個適任的警察,最需要具備的是「職場倫理」還是「法律知識」?

不少現職員警對於《刑事訴訟法》的規定一知半解,甚或曲解法律原意,造成不少案件偵查上的困擾。由於刑案偵查是警察最主要的工作,我便針對這部分提出討論。

2021/03/01 | 法操FOLLAW

法律小教室:「偵查不公開」為何重要?

之所以訂定偵查不公開的原則,除了避免偵查秘密外洩導致犯罪嫌疑人逃亡藏匿、湮滅證據或勾串偽證,也是對於被告人權的充分保障。因為檢調一旦先公開偵查內容,再經媒體傳播,很容易形成全民公審被告,對被告未審先判。

2021/01/17 | 法操FOLLAW

不擇手段的正義還是正義嗎?談電影《緝毒風暴》裡的法律爭議

《緝毒風暴》裡的警官急於追緝毒梟,也不斷使用硬派的作風逼出訊息。但這些做法若依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定,這些是屬於「不正訊問」。不正訊問是什麼意思?

2020/12/04 | 法操FOLLAW

什麼是「致被害人羞忿自殺罪」?為何刑事與民事的心證標準如此不同?

一位張姓軍人對乾妹犯下強制性交罪,且乾妹在被侵犯後五天自殺身亡,所以除了強制性交罪外,也有「致被害人羞忿自殺」罪嫌。不過刑事與民事判決的認定截然不同,為什麼?

2020/09/18 | 法操FOLLAW

海龍快艇採購弊案:什麼情況下檢察官需要「依職權送再議」?

當檢察官進入案件的偵查程序後,如果經過犯罪事實、證據的調查,最終認為確實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被告的犯罪嫌疑,檢察官就會向法院提起公訴,進入大家所熟知的訴訟程序。

2020/08/08 |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M

構成「羈押」的要件是什麼?交保免羈押是代表無罪嗎?

「羈押」跟「有罪判決」是兩件不同的事,以多少錢交保而免羈押不就代表無罪、沒事了,因為法院根本還沒進行實體判決。

2020/07/12 | 法操FOLLAW

法國電影《懸案判決》:至今仍未解的真實案件,檢方只憑「感覺」就認定殺人兇手嗎?

檢方認為,維格爾的諸多行為相當可疑,例如他在妻子失蹤後十日才報案、案發後將妻子的床墊丟棄等,再加上維格爾知情妻子出軌,準備和她協議離婚,種種跡象讓檢方一口咬定維格爾是預謀殺人。

2020/07/06 |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M

嫌疑時人人喊打、無罪時乏人問津──什麼是「不起訴處分」 ?

「無罪判決」跟「不起訴處分」對於當事人來說都算是「沉冤得雪」,但一般人在生活中通常不會碰到刑事案件,對於新聞裡常出現的「起訴」或「不起訴」總是模模糊糊?到底不起訴處分是什麼?

2020/05/04 | 《思想坦克》

資深精神科醫師:精神鑑定的艱難,依法裁判的艱難

畢竟,這樣的審判過程,有著為原告論告的檢察官及原告律師,被告辯護律師,受法同委託鑑定的鑑定人,以及中立聽審的審判官,是數十年來,民間社會與司法改革共同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