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初選

初選(英語:primary election),也稱黨內預備選舉或預選,是各政黨用來決定選舉提名人的一個過程。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2/08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共和黨第4場總統初選辯論川普仍缺席,海利民調攀升遭對手圍攻

海利在全國性民調中削弱迪尚特的領先幅度,同時在新罕布什爾州和她的家鄉南卡羅來納州的領先擴大,這兩個州是初選首批投票的州,因此格外重要。迪尚特和海利在愛荷華州的民調基本上是不相上下。

TNL+ 2023/11/30 | TNL國際編譯

共和黨大金主科克旗下AFP Action宣布力挺前南卡州長海利,盼在初選擊敗川普

海利近幾個月來在部分州的支持度確實穩健上升,但其競選團隊仍缺乏充足的財務資源及穩固的選民支持,然而AFP Action這個堪稱全美最具規模的保守派草根組織,無疑為海利的聲勢注入一劑強心針。

2023/11/0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藍白合最後期限?柯文哲堅持全民調稱「誤差範圍可禮讓當副手」,朱立倫:不要再走回原點

朱立倫說,侯柯配、柯侯配分別對上賴蕭配,兩組統計上都會贏,但差距都是麻花情況,在距離很接近下,統計誤差沒有意義,當然就要調查團隊、政黨實力。柯文哲則表示,不該侷限總統,甚至用總統來綁架其他合作機會。

2023/10/2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藍白合衍生逼婚說、砒霜論,侯友宜願與柯陣營共組參選,喊話柯文哲「不能只想到自己」

2024總統選舉,民眾黨與國民黨的藍白合之路,始終沒有定案。如何選?如何配?採用民主初選還是全民調雙邊沒有共識。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今(25)日發文表示,願意跟柯陣營合併參選,並向柯喊話:「請問柯主席,您願意嗎?」

2023/08/29 | 蕭如芯

涉嫌干預2020大選結果,川普將於2024「超級星期二」前一日受審

聯邦地區法院法官決定將審理日期定於2024年3月4日,她表示:「民眾有權要求對這個事件進行迅速且有效的解決。」而本案件審理的隔天,正好遇上美國「超級星期二」(Super Tuesday),這天共和黨將在數十個州舉行總統初選。由於川普仍在最新的民調中,領先其他共和黨侯選人,預估超級星期二前的審判對川普的人氣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2023/08/02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川普第3度遭刑事起訴,上半年訴訟費逾2100萬美元;民調:拜登連任是場硬仗,川粉死忠不退

54歲的馬蓋斯(Melody Marquess)所言頗能反映選民對於拜登的普遍觀點。馬蓋斯現已退休,是德州城鎮泰樓(Tyler)的左傾獨立選民,2020年票投拜登的理由是「在兩顆爛蘋果中選比較不爛的」。馬蓋斯說:「很抱歉,這兩個人對我來說都太老了。在我看來,按照年齡,拜登的精神力較差。但川普就是邪惡。他做了恐怖的事情。」

2023/06/15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川普被起訴後募款大增,若遭判刑2024還能選美國總統嗎?事件發展一次看

川普被控37項與機密文件處理不當相關的犯行,其中31項與「間諜法」蓄意保留國防訊息相關,其他罪名還包括妨礙司法和不實陳述等。根據起訴書,川普被控保留與「美國核武」和「一外國國家核能力」有關的文件,以及來自白宮情資簡報的文件。

2023/05/24 | 財訊

立委初選殺紅眼,派系競爭變鬥爭,2024民進黨國會過半難度高

民進黨黨務高層坦言,初選過度競爭,黨內團結仍有隱憂;此外,人選交替的基隆市、新北中和、高雄左楠都有青黃不接的狀況,而大環境恐也讓民進黨不分區席次下降,這樣扣扣減減下,黨內普遍對國會過半樂觀不起來。

2023/05/09 | 《思想坦克》

郭台銘近期狂言囈語連發並非老番顛,而是他壓根就沒打算選總統

郭台銘信口開河、亂開空頭支票的紀錄,堪稱罄竹難書。但倚賴中國昔日低廉人口紅利壯大企業規模的郭台銘,自然知曉如何謹言慎行,與因地制宜發言,近日郭台銘發言漫無邊際,代表他無心競選,只企圖藉此發揮政治影響力,讓中國政府投鼠忌器,掩護富士康集團將生產基地移出中國。

2023/05/06 | 方格子vocus

徐巧芯等「戰鬥藍」看似能戰,依然都是在搶「優勢選區」

國民黨加快新陳代謝,是否能就此扭轉國民黨過去缺乏對年輕選民的吸引力,還值得觀察。此外,雖然年輕人看似能戰,但依然都是在搶「優勢選區」,號稱亮眼的戰鬥藍入選的民代名單,也沒多少出自「艱困選區」,是否真的「敢戰」,也是未來值得觀察的重點。

2023/05/04 | 財訊

難以參透的國民黨徵召大戲:朱立倫到底是用心良苦,還是別有所圖?

國民黨總統提名人選遲未底定,身為國民黨2024大選操盤手,朱立倫如何妥善解決郭侯之爭,推出最強人選,又不造成藍營分裂,對他是個重要的挑戰,而在那之前,朱侯郭的三角習題勢必還要再糾結一段時間......

2023/05/01 | 讀者投書

郭侯相爭綠營得利,國民黨需要的不是「最強候選人」而是「最強的組合」

藍營面對選戰的解讀與策略和綠營不同,總是輸在起跑點的不團結和恩怨,「郭、侯合作」的夢幻組合其實可以捐棄前嫌、快速團結、凝聚支持者。即使進入誰正誰副的考量,主事者和候選人也不妨想想,副總統也未必沒有實權。

2023/04/2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芯費大戰」落幕,藍營憂若整合不利恐成各地立委初選隱憂

地方人士表示,徐巧芯在初選過程中,攻擊費鴻泰比較深,加上徐巧芯在遊覽車事件中與基層里長鬧翻,雖然地方的里長群組未到炸鍋地步,但這些事件都會是未來整合的關鍵;徐巧芯恐要花點力氣,而費鴻泰的態度也很重要,相信兩人會妥適處理。

2023/04/1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國民黨立委批總統人選懸而未決,朱立倫:少製造內鬥紛擾

國民黨秘書長黃健庭日前表示,總統提名作業分黨內整合、泛藍整合及包含民眾黨的非綠陣營整合等三階段。國民黨立委鄭麗文日前則表示,黨中央應早日徵召新北市長侯友宜,後續與其他勢力的整合應由總統候選人衡量決定,而非以此為由拖延徵召。

2023/04/14 | 王家俊路邊社政治學

郭台銘僅剩的一條路,是宣布獨立參選,朱立倫、侯友宜會立刻跪下

如果最終不能選總統,朱立倫篤定徵召侯友宜,郭台銘兩個月來有需要演這齣嗎?不是洗國民黨的臉,就是被國民黨洗臉,郭董如果沒有這種氣魄,連國民黨都玩不過,朱立倫、侯友宜都不敢反,就不用玩政治了。

2023/04/14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日本學者小笠原欣幸評賴清德提名談話:對台灣定位有明確框架,搶佔選戰先機

對於賴清德提到「台灣社會並沒有統獨問題」,小笠原欣幸認為,這也是一個大膽的表態。獨派的人物並不想這麼論述。不過直接訴求支持「維持現狀」的台灣社會多數派,以強化反對統一的民意力量,是一個明智的選舉戰略。小笠原欣幸指出,賴清德也完全沿用蔡總統的「中華民國台灣」概念,這展現出他對蔡總統個人的高度尊重。

2023/04/13 | 賴詩涵

徐巧芯邀費鴻泰辯論遭拒,自辦政見發表會談國民黨世代交接,自詡「非綠大聯盟」先鋒

徐巧芯為爭取國民黨黨內初選立委名額,力邀對手費鴻泰進行辯論,但遭到拒絕。但徐巧芯不但沒有灰心,還將辯論會改為政見發表會,在網上直播,會後開放網友提問,充分展現她身為年輕世代的靈活戰力,並再度呼籲國民黨盡快完成「世代傳承」。

2023/04/13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民進黨正式提名賴清德出征2024,兩岸論述「尊英」強調現狀,下半年赴美受矚目

在總統蔡英文這次出訪過境美國後持續升高,賴清德雖一再強調「和平」,但國民黨仍緊咬過去的「務實台獨工作者」言論,將這次選戰打為和平與戰爭的選擇,如何讓民眾信服他的兩岸論述,被外界視為賴清德進軍總統府的最大挑戰。黨政人士指出,所謂務實的台獨工作者,重點在於「務實」,這也是賴清德近來對黨內強調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