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票日倒數 倒數
0
23
11
50

前往選舉專區

創作

作品,亦稱創作、創意成品、著作,是具有創作性,並且可以透過某種形式複製的成品。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10/27 | 高重建

獲得1000個真粉絲的粵語教室:葾豬頭都有㒼鼻菩薩

尋找1000位願意付費支持你的粉絲是甚麼概念?如果以香港人口為基數,就是每約7000人中找到一位知音人;以台灣人口為基數,則是每約23,000人中找到一位;以世界為基數,就是每7,000,000萬人裡面找到一位。

2023/10/01 | 方格子vocus

【專訪】音樂創作人LINION:放棄是一種藝術,但不是「give up」而是「let it go」

於是把大量精力放在放鬆的事情上,比如親近大海、刪減著複雜的編曲,最終甚至刷著一把吉他、一道聲音便誕生一首作品。他是LINION,如果你也是位願意偶爾把時間交給生活的人,聽了會從此愛上他的聲音吧?

2023/09/18 | 方格子vocus

「偽經」是印刷術成熟之後才出現的觀念,文本在網路世界的傳播彷彿又回到上古時代

或許「偽經」這種觀念,是在印刷術成熟的時代,才會出現的看法,在上古時期,文本是有機的、會變動的。其實文字載體在資訊化時代電子化以後,又慢慢跳脫了印刷術的限制,再度變回了有機體。

2023/09/02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江振誠:享受工作,讓工作回歸生活,就沒有所謂的平不平衡

樂於實踐工作美學,平日創作料理,江振誠也將美學納入考量。他的創作步驟不若常人從食材著手,而是換位思考,以客人視角規劃饗宴。「我總先想到最終成品的畫面與氣味,畢竟這是客人最初對料理的體驗。」從視覺與嗅覺出發,再一步步回推味覺,最終才是找到合適食材來料理。對江振誠而言,料理好吃的關鍵是達到平衡,「譬如怎麼讓極酸的食材能入口?只要掌握味覺平衡,任何食材都能做得好吃。」

2023/08/22 | 精選轉載

《山道猴子的一生》角色源自「Wojak」網路創作,這種迷因文化為何容易引發共鳴?

像《山道猴子的一生》這類型的創作,其實是屬於「wojak」流派系列,最早可追溯自2010年一個德語網站。「wojak」影片透過社會底層的角度描寫各種屬性的角色所面對的現實,以及內心負面造成的處境,從而引起觀眾的共鳴。

2023/08/20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Gucci與Dior的御用插畫藝術家鄒駿昇:喜歡線條有點矬矬的手感,不完美大概是AI時代最有人味的特質

鄒駿昇在2011年,成為第一位獲得波隆納插畫展SM國際插畫首獎的亞洲藝術家,但在這之前,他沒有想到好不容易進入心心念念的RCA之後,竟然差點連第一學期都撐不過去,嘔心瀝血畫出來的每件作品,並沒有讓老師們所認同;台灣美術教育訓練出來的技法,更被批評得體無完膚,最糟的時候,鄒駿昇經常覺得自己要窒息了。

2023/06/22 | 德國之聲

陳奕迅廣州演唱會歌單作詞人「林夕」被竄改,只是北京封殺香港藝人的其中一例

近日,網上流傳陳奕迅廣州演唱會送審歌單,數首歌曲的作詞人本為香港作詞家林夕,但卻換成了他人的名字,引起輿論發酵。該活動廣州主辦公司現出面道歉,但仍不提林夕的名字。因公開支持香港雨傘運動和反送中運動,林夕在中國遭到越來越嚴厲的封殺。

2023/06/10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史蒂芬金《絕筆》:只有真正熱愛寫作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一本犯罪小說

虛構與現實,就這麼再度於金的筆下相互輝映,告訴我們寫作與閱讀,將能使人生獲得短暫片刻的全然自由與無限可能,正如同金最精采的那些作品,藉由生命中那些熠熠生輝的美好與殘酷,就這麼把你拉入書頁,與這些角色們一同上路。

2023/05/26 | 讀者投書

網路上已出現滿坑滿谷的AI孫燕姿翻唱,法律無法保障歌手的「聲音」嗎?

AI技術正在顛覆創作,目前網路上已出現滿坑滿谷的AI孫燕姿翻唱,當誰都可以用AI工具簡單隨手生產作品的情況下,有經濟價值的或許並非是創作內容,而是特定的被模仿的真人。但更麻煩的是,不僅是否為某人的創作也已經真假難辨,將來鑑別真人的「人類」作品或「類人」的AI作品,也會成為困擾。

2023/03/24 | 台北畫刊

看不見如何創作?不要執著於視覺上的精緻,而是要先相信「我能夠創作」

「看不見,如何創作?為何創作?」這是很多人對視障藝術創作很大的疑問。但這群喜愛創作的視障藝術家們,用他們最自在的方式,創作出能自由表達自我的作品,是一種用祝福的心,將自己對生命的態度分享給全世界的方式。

2023/03/21 | Y.t.Chan

看得到的AI革命:大學不再高貴,創作不再神秘

AI有天會讓愛恩斯坦這種級別的天才一個個「復活」,讓不同宗教的神一個個「降生」,有問題便請教各大宗師,還需付大筆學費,考進大學唸幾年書,慢慢學習嗎?我當然知道學習本身有樂趣可言,有自足價值可言,但不是人人有時間、金錢、興趣和能力享受學習。

2023/02/27 | 讀者投書

相較於AI繪圖的作品,其背後的科技再造靈魂之美反倒更貼近「藝術」

我們無法避免AI帶來的衝擊。或許在資本利益至上的現代社會裡,所有職業本就會迎來如此終局。但就如同多數科幻片描寫得一般──這不是AI造成,而是人性使然。畫得更好、更快、更精的大有人在;盜圖、拼貼、置換的也層出不窮,傳統創作者在技藝上的信心早在工業革命就已消失。

2023/02/25 | Readmoo閱讀最前線

【專訪】漫畫家左萱:畫筆是魔杖,創作有如奔向九又四分之三月台的路上

若要定義台灣漫畫的特質,左萱以看似泰國菜、實則源自台灣的月亮蝦餅貼切比喻,地處海島,台灣漫畫與台灣食物同樣深受各方影響,但並非照單全收,而是加上自己的優勢與獨特性,在地化成屬於台灣的模樣。

2023/02/06 | 精選轉載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的背後:真正大器晚成的人不是李安,而是班方登

2006年班方登出版了小說《與切格瓦拉的短暫相遇》,暢銷,深獲好評,爬出了谷底,然而這一年他已經48歲;1954年生的李安,取得紐約大學電影碩士後也失業六年,直到1991年的《推手》、1993年的《囍宴》,才漸漸站穩腳步。這兩位大器晚成的人,背後都有一個愛的故事。

2022/12/17 | 音音有代誌

【專訪】音樂人林昱君:雖然台北的雨天讓人提不起勁,但至少我們還有音樂

許多網友對〈我討厭台北的天氣〉這首歌特別有共鳴。只要有過居住在台北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這裡的天氣好像與水氣永遠脫不了關係,特別是碰上又濕又冷的冬天、再加上生活不順,簡直煩上加煩。昱君表示,當初剛搬來台北時人生地不熟,還得要適應不同的生活步調。因此借題發揮,從台北天氣延伸到格格不入的台北生活,還融入了與暗戀對象相處的挫敗感。

2022/12/17 | AQ廣藝誌

【專訪】《地帶》創作者薛祖杰:當大家著迷於宮鬥劇復仇的快感,他在意的卻是每個人能否得到生命應有的自由

薛祖杰聊起疫情後自己第一次有時間看完十年前的熱門大戲《後宮甄嬛傳》,他提到看完這齣戲的人都應該要反對極權,因為正是極權與限制,讓觀眾喜愛的主角們的一生過得如此不幸與痛苦。你感覺薛祖杰對於「平等」是很認真的,當大家著迷於宮鬥劇復仇的快感,他在意的卻是每個人能否都得到生命應有的自由。如果把《後宮甄嬛傳》后妃們於紫禁城行走路線繪測成「地帶」,想必是既密集、又起伏劇烈的地形圖吧

TNL+ 2022/12/02 | Ricardo

Fleetwood Mac女主唱Christine McVie逝世:樂團暢銷單曲的重要推手,寫歌才華令團長也折服

七零年代長青流行搖滾團體Fleetwood Mac的當家女主唱之一Christine McVie,於2022年11月30日去世,享壽79歲。作為樂團中的主唱、主要詞曲作者和鍵盤手,McVie一直是樂團暢銷單曲的重要推手。透過本篇文章共同緬懷這名極具才華的音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