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

創造力(英語:Creativity;德語:Kreativität),或稱創造性、才思等,是創造新事物或原創事物從而有用或可用的能力。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30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台灣奧美集團創意長龔大中:我相信創意可以改變世界,而我的工具就是廣告

談起創意,龔大中有一種由衷而生的自在,事實上,他也曾經歷不管是身體、生活、感情,都因為太過於執著工作之中而失衡,這也是很多創意人的困境,只是他現在學會輕重緩急的調適。他說:「我常常和辦公室同事講,試著排出生活中五項重要的事情,不要把工作放第一順位,然後再去面對生活,有輕重緩急就不會失序。」

2023/04/20 | 莊貿捷

微軟將投入自有AI晶片研發,採用台積電5奈米技術,與超微共組「AI生態圈鐵三角」

微軟日前表示,雲端計算是科技業重要的推動力,它們在Azure 的架構下,並透過和台積電集團的密切合作,分別在虛擬伺服器(VM)、電子自動設計(EDA)獲得相當多的突破。

2023/03/23 | 莊貿捷

台積電擴大領先三星,旗下創意電子營收已超越韓國矽智財龍頭業者

三星電子(Samsung)及SK海力士(SK Hynix)本季度的晶片業務恐因提列庫存損失而面臨數十億美元虧損,其中三星和台積電的差距越來越大,除了在代工本業上居於劣勢以外,三星還拖累旗下矽智財公司AD Technology、Koasia。

2023/03/06 | 莊貿捷

消費性電子產品不振,半導體成熟製程擴大砍價戰,上游IP設計大廠創意股價逆勢飆漲200%

近期受到全球經濟走弱影響,半導體產業雜音多,而包含手機、筆電等品牌也面臨庫存高漲的問題,但是半導體IP大廠創意(GUC)卻逆勢衝高,短短幾個月內股價已經突破千元。

2023/02/27 | 中央通訊社(Central News Agency)

ChatGPT加速AI晶片運算競爭,美台掌握關鍵供應鏈卡中國脖子

近日人工智慧(AI)生成內容軟體應用掀起熱潮,相關應用包括人工智慧伺服器、AIGC軟體升級及反覆運算,需要高階且強大運算能力的半導體晶片支持,這些晶片的製造技術均掌握在台積電(TSMC)手裡。

2022/12/28 | 傅瑞德

「政治正確」讓廣告越來越不敢使用幽默元素,平權限縮了你的創意嗎?

根據統計,過去二十年來廣告和文案中的「幽默元素」有逐漸減少的趨勢,因為「企業擔心犯錯」。我認為,這跟二三十年來的平權觀念興起、以及部分創作者缺乏對社會文化改變的理解、以及自身的創作能力和習慣也有些關係......

2022/10/15 | 傅瑞德

卡西歐G-SHOCK新廣告很有趣,但我嗅到更多的氣味是「絕望」

日本手錶廠商卡西歐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很特別的廣告;除了從各種特別的角度、甚至缺點去解析手錶的用途之外,也利用「手錶不出現在畫面上」的方式強調「大家現在都不戴手錶」的情境。不過,這樣的訴求有說服力嗎?

2022/09/05 | 精選書摘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如果你手上只有五美元和兩小時的時間,你要如何賺到錢?

從創意的發想、創新的執行到創業的實踐,透過希莉格深富創意與說故事的能力,以及許多深具啟發的真實案例,不管你是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無論你是社會新鮮人或走向未來的人,都能幫助你對人生、工作的改變轉念,看出自己周遭的各種機會,帶來無窮的可能性!

2022/07/19 | 精選書摘

《我家的散漫孩子是創造力隊長》:全球性企業開始尋找「散漫人才」的理由為何?

這種特性也是創意觀察與解釋事物的沃土。而且這未必只侷限於視覺,還會出現在聞、聽、嚐、摸等所有過程。因此,以陌生方式觀察掌握,這個特性常常可以表現為孩子的創意才能。

2022/06/30 | 人本教育札記

【專訪】石明謹:從警察、球評到時事評論,變動的人生造就不被體制框架的靈魂

「左盃」石明謹在訪談中提到,「翻轉事情的正反面,同時看或反著看,往往會看到真貌或核心。」這句話代表了他的人生觀,或許這就是為甚麼他在主播台上能靈活講解,隨時抓到觀眾有興趣的話題,並將球評的工作從球賽的框架中打破,讓他能從一眾球評中脫穎而出,成為看世足賽或甚至足球轉播時不可或缺的聲音。

2022/02/12 | every little d

來「失敗博物館」感受歷史上的各種失敗,例如「像1000隻螞蟻在咬我臉」的瘦臉面具

失敗博物館館長Samuel West表示,這是一個「創新」和「失敗」之間的關係展示,其目的並非在於打擊信心或恥笑失敗,而是期盼以幽默的角度,學習與失敗共處。

2022/02/06 | 精選書摘

《好Logo設計教科書》:專訪日本鬼才設計師佐藤可士和,「Logo是去蕪存菁的溝通工具」

設計Logo時,必須先掌握客戶的痛點,再歸納課題並提出解決方案。換言之,我們透過設計Logo這項行為,成為溝通的醫生。為此,我們要從各個角度徹底訪查、討論,深入挖掘客戶面臨的課題。

2021/07/22 | 臺北文創天空創意節

【專訪】Bito創辦人劉耕名:操刀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從民間信仰出發,傳遞台灣與世界的共振

Bito是劉耕名在紐約工作近十年後,於2013年回台灣成立的公司。身兼創辦人、創意總監、動態圖像導演等多職於一身的劉耕名,用開放的視野看見世界、貼近台灣,然後讓世界看見台灣。

2021/07/02 | 林易萱

【專訪】倫敦設計雙年展台灣館總策展人劉耕名:台灣人有多迷信?從宗教探索台灣與世界的連結

「廟宇文化」這個具有代表性的台灣文化習俗,在Bito團隊的詮釋之下,以《Swingphony》為主題登上2022年倫敦雙年展(London Design Biennales)的世界舞台,展現在世人面前。

2021/05/24 | 創新拿鐵

比爾蓋茲和貝佐斯除了是科技富豪,還有一個共同點是都喜歡「洗碗」

做家務不但在「當下」為我們釋放壓力,也會因為居住環境變得「整齊」,讓我們能夠持續保持在低壓力的狀況,而很多創意,都是在我們發白日夢的時候出現的。

2021/01/24 | Inside 硬塞的網路趨勢觀察

研究:從維基百科瀏覽方式分析好奇心,你是「獵人」還是「忙碌者」?

好奇心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在使用維基百科的習慣上,你是發散廣泛,思維跳躍充滿開放性的「忙碌者」模式,還是集中專注、閉鎖在特定知識領域的「獵人」型呢?

2020/12/10 | 方格子vocus

寫作的刻意練習:「6 Words Story」是超嚴格但有效的寫作訓練

「6 words story」是一個極端嚴苛的寫作訓練:得想一整天,但經過近兩年的每日不輟圖文練習,現在信手捻來就是一個六字故事。另外由於規格緊巴巴,可以把人的創意壓扁到不得不開花的程度,我找出了各種說故事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