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

創新(英語:Innovation,源自拉丁語 innovare,「更新」)是將導致引入新商品或服務或改進提供商品或服務的想法的實際實施。 --來自 維基百科


最新文章

2023/04/26 | 方格子vocus

不要害怕問問題:透過「有效的好問題」,帶你去到更遠的地方

在矽谷和其他創新中心,問問題比得到答案更有價值。一個好的問題,往往是創新和突破的根源。但在學校裡,提出好問題的價值幾乎沒有被重視,甚至很多人不敢提問。那麼,該如何提出好問題呢?

2023/02/10 | Abby Huang

瑞士國會訪團今返國,遇到中國大使會說什麼?議員:台灣民主充滿活力,有權決定自己的生活

瑞士綠黨議員議員瓦德表示,他來台灣之前就知道「這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民主國家」,但他仍對討論的開放程度感到驚訝;雖然部分討論雙方意見有所不同,比如廢除死刑議題,但都是在深厚的友誼和理解的環境中進行的。

2022/10/11 | 財訊

支撐台積電獨霸全球的關鍵:揭露護國神山管理「營業祕密」的保命心法

支撐台積電獨霸全球地位的關鍵,在於不對外公開的20萬件營業祕密,台積電副法務長謝福源罕見公開管理心法,計畫形成產業共識,打造保護智慧財產的新防線。

2022/09/30 | 智慧國家觀測報告

引領台灣2030科技轉型兼容「創新、包容、永續」三大願景,新科國科會主委吳政忠:我們從被動解題到主動出題!

近期國內政府組織的重要大事之一,就是科技部改制為「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以下簡稱國科會)。這個過去主掌國家科技發展預算及科研方向的部會,為何要在這個時刻重新調整組織體質?以及國科會聚焦科技賦能「創新、包容、永續」議題,有哪些不同於以往科技部的實際作為?我們專訪國科會首任主任委員吳政忠了解背後脈絡,讓民眾更理解國科會的任務,透過科技轉型同時帶動社會、經濟、産業、環境等面向的嶄新出路。

2022/09/30 | 讀者投書

德國智庫讚「台灣教育DNA」(下):台灣絕對有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的潛能

台灣有良好的基礎建設、由下而上的草根創新動能、令國際稱羨的制度法規開放性,以及敏捷的跨界合作文化。不過,要讓台灣成為「世界教育實驗之島」,還有個更根本的門檻必須突破......

2022/09/05 | 精選書摘

《真希望我20歲就懂的事》:如果你手上只有五美元和兩小時的時間,你要如何賺到錢?

從創意的發想、創新的執行到創業的實踐,透過希莉格深富創意與說故事的能力,以及許多深具啟發的真實案例,不管你是20歲、30歲、40歲甚至50歲,無論你是社會新鮮人或走向未來的人,都能幫助你對人生、工作的改變轉念,看出自己周遭的各種機會,帶來無窮的可能性!

2022/07/13 | 李貴敏

金融監理沙盒上路四年僅落地三件,政府思維仍以保護傳統金融業者為主,而非建構公平環境

沙盒功能未見強化的關鍵問題,就是政府對金融科技的開放不夠積極,思維似仍以保護傳統金融業者為主,無法讓弱勢的創新金融業者有機會與傳統金融業者共同競爭——而這也與「金融沙盒」的初衷相違背。

2022/04/05 | 精選書摘

《翻轉思維》:西佛博士發明了黏不住東西的膠水,沒想到「便利貼」成為3M公司代表作

觀察一個東西所具有的特點,從正面看能看出其功用,從反面看能看出其限制,這是一塊硬幣的兩面。而要澈底弄懂一個東西,從正面出發可以,從反面出發也可以,殊途同歸。

2022/03/14 | 廣編企劃

5 分鐘一次讀懂!匯聚臺灣新創能量的亞洲矽谷 2.0

依循亞洲・矽谷1.0以物聯網及創新創業生態系,加速國內產業升級轉型的基礎,亞洲・矽谷2.0將整合各部會動能,持續強化數位科技應用及協助新創發展,打造臺灣成為亞洲數位創新的關鍵力量。

2021/12/12 | 創新拿鐵

魯蛇變成龍的故事:Ben & Jerry’s如何逆勢操作,讓美國人越冷越想吃冰淇淋?

Ben和Jerry不是帥哥、沒有背景、成績不好、連大學都無法畢業,很多人都會認定他們是人生失敗組。但他們憑著「把缺點變成優勢」的精神,不斷的奮鬥,最後竟然將一間湊和著開的手工冰淇淋店,變成世界聞名的企業。

2021/11/22 | 精選書摘

《做個有SENSE的人》:開會時我會帶時鐘進去,告訴大家這個時鐘代表的正是我們所有人薪水的總和

國際知名品牌顧問暨暢銷書作者馬汀・林斯壯在《做個有SENSE的人》提出幽默又務實的五步驟,為我們和企業指出一盞明燈,幫助水深火熱的辦公室廢止所有愚蠢的規定,找回常理之道。

2021/10/19 | 精選轉載

【專訪】清大科管所洪世章談《創新六策》:寫給企業經營者的六堂策略必修課

在《創新六策》中,洪世章為企業經營者打開六扇大門:能力、定位、簡則、整合、開放、賦名。前三者作為企業經營的內功「心法」,後三者則是行走江湖的外功「招式」。

2021/10/18 | 《思想坦克》

「私募股權基金」不只為產業轉型引進資金,還提供管理專業人才創造價值

私募股權基金的特色在於它對於所投資標的企業不只是提供資金,而且還提供管理上的專業人才或結合其他管理能量以提高經營成果創造價值,包括營運面的改善計畫、公司治理機制、組織文化、管理結構與長期的目標。

2021/10/17 | 精選書摘

原野守弘《創意入門》:創造的真義,是「無視大眾一直以來覺得很重要的事」

你可能不認識本人,但你一定看過「森の木琴」或是「OK Go: I Won’t Let You Down」等作品。這本《創意入門》是原野先生集結多年創作經驗的全新成果,將創意發想的過程具體分享出來

2021/10/11 | 創新拿鐵

床墊界的特斯拉:配備「自動駕駛」模式,能縮短睡眠讓你一生多出八年時間可運用

最近在床墊界也出現了一個「特斯拉」,Eight Sleep是一個配備「自駕」模式的智能床墊,紀錄你的睡眠資料,並產生出作最適合你的睡眠環境。因為能睡個好覺,幾乎等於多了八年可運用的時間。

2021/10/04 | Roy Ngerng

「台灣慣老闆賺錢不分利潤給員工」是真的嗎?用歐盟數據證明給你看有多誇張

當歐盟國家的勞工在企業獲得利潤時,得到了更公平的回饋,台灣企業則是為自己留下了更多的利潤。如果台灣工資以歐盟國家的速度增長,台灣2019年工資總額會增加了1兆1731億新台幣將使最低工資達到新台幣31,081元;如果工資總額按照台灣企業的利潤率增長,基本工資則能達到新台幣49,739元。

2021/09/08 | Roy Ngerng

不平衡的台灣經濟與工資(下):政府常說「台灣經濟增長」,卻不願為勞工大幅調漲工資

台灣的低成本結構,為企業帶來過高的利潤水平,也影響了台灣及其工人、創新和整體增長潛力的利益,如果政府繼續向企業讓步,就如同向公眾表明,政府是剝削工人和破壞國家創新潛力的同謀。

2021/08/22 | 讀者投書

寫在東京帕運之前:「通用設計」與「身障者參與」作為社會創新的動能

身障人士為了突破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因環境不友善造成的障礙,往往必須探尋替代管道與解決問題的路徑,而這種因經驗多樣性帶來的創新潛能,也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